作者手记|《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发明》
Author's Notes
《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发明》
应《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杂志之约,向学界同仁介绍译文《亚洲传统武术“正宗性”的发明》是如何产生的。
在介绍这篇文章翻译缘起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Paul Bowman教授。保罗·鲍曼(Paul Bowman),英国著名文化学、传播学和武术研究专家,现任职于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传播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卡迪夫大学媒体、文化和创意研究中心主任,卡迪夫大学出版社的总编辑,跨学科电影和视觉文化研究网络主管,西方武术研究发起人,西方武术研究小组网络主管,卡迪夫大学研究生院董事会成员,同时是《武术研究期刊》(Martial Arts Studies Journal)和《新闻,媒体与文化研究期刊》(JOMEC Journal)的创办者兼主编,多个期刊编委会的委员,二十几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牛津大学等十四家出版社的学术编审。鲍曼教授是一位多产的学者,撰有《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解构流行文化》《对李小龙的理论阐释—电影-幻想-格斗-哲学》《文化与媒体》《李小龙的宝藏》《超越李小龙:通过电影、哲学和流行文化追逐龙》《阅读周蕾—视觉、后殖民、种族、性别》《武术研究—打破学科界线》《武术神话》《解构武术》和《武术的发明:亚洲和美国之间的流行文化》等12本学术专著,其中《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和《对李小龙的理论阐释—电影-幻想-格斗-哲学》被翻译多种语言出版。编著了《武术研究读本》《朗西埃与电影》《阅读朗西埃》《周蕾读本》《齐泽克的真相》《文化研究探讨:理论、政治和实践》等6本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十年,致力从文化学、传播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武术,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图丨与鲍曼教授合影
翻译缘起
从2016年的邮件到2017年的视频通话,再到2018年的李小龙学术会议会面,我能深刻体会到鲍曼教授对于李小龙的喜爱是无以言表的。正如他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讲过他非常喜欢李小龙,李小龙已经走进他的身体。正是由于这种对李小龙的狂热促使他弃“文”(文化政治学,其代表作《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理论政治与介入》被中央翻译局黄晓武老师翻译为中文)投“武”(武术研究)。2010年起,三年内鲍曼教授出版有关李小龙著作三部,分别为《对李小龙的理论阐释—电影-幻想-格斗-哲学》《李小龙的宝藏》《超越李小龙:通过电影、哲学和流行文化追逐龙》。
在随后对李小龙研究的过程中,鲍曼教授发现武术研究是学术研究的一片“绿洲”,他认为武术研究这片“绿洲”的开发需要从不同学科、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来进行。于是他在2015年创建武术研究的学术期刊《Martial Arts Studies》,组建了西方武术研究小组,召开首届武术研究国际会议,并出版了专著《武术研究——打破学科界线》(Martial Arts Studies: Disrupting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2018年本人有幸获得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资助赴英国在卡迪夫大学鲍曼教授的指导下访学一年。鲍曼教授身兼数职,自己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十几人。但即便工作如此繁忙,对我这个访问学生的指导没有丝毫懈怠,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学者风范。一年多的时间,近百封学术指导的邮件往来、数十次的学术研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鲍曼教授对学生学术培养的极高责任感。
本人翻译的这篇文章是我们在学术辩论、讨论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当时在国内由“太极雷雷事件”引发的传统武术“约架”层出不穷,为传统武术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鲍曼教授认为虽然中国传统武术失去生长的土壤,有些技击功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退,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正常现象。但作为武术学者和武术的传承者需要很理智地分析“传统”的意义是什么,“正宗”的传统武术是什么?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今天应如何传播正确的武术知识?这一些列的反思是这篇文章形成的逻辑起点。记得一次辩论,我极力辩护“正宗”传承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武术传承的担忧。鲍曼教授边拿出一个酒杯,边往里面倒入了水。他说:“如果酒杯是太极拳的外在形式,那么水就是太极的内在精华。水可以倒进酒杯、茶杯、水壶或碗里,但水的内在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负载它的外在表现发生了变化。换句话说,无论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的外在变现形式(套路)有多么的不同,太极拳的内在精髓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对“正宗”传统武术的关注焦点应该是如何把太极拳的真正内在精髓教给学生,而不是过分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不要让外在的刺激或者补充性的其他事项规训了”。他认为同样其他传统武术的“正宗”“传统”也是一样,不要过度追求所谓的“正宗”与“传统”,因为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发明”。真正有责任心的武术学者与传承者的真实使命是传播正确的知识,而不是过度地追求“发明”的“正宗”。我思索良久,回观我国的太极拳流派发展,确实存在过度追求追踪溯源,过度地追求“正宗”而遗失了真正的“内涵”。个人认为这样学术之思应该可以在中西方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碰撞,也许有可能产生学术之火花。所以我请求鲍曼教授为中国读者写一篇有关“正宗”的文章,由我翻译成文发表。随后向鲍曼教授阐明了我的想法,他欣然答应。正如鲍曼教授在其2021年出版的专著《The Invention of Martial Arts:Popular Culture between Asia and America》(牛津大学出版社)前言中所描述一样,第九章《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in Martial Arts》是在我不断“督促”的背景下成文的(见下图)。但由于当时我的博士论文工作十分繁重,不得不暂时放慢了翻译的进度。
图丨《武术的发明:亚洲和美国之间的流行文化》封面与第九章写作缘由
翻译过程
博士毕业后,有幸来到成都体育学院工作,并恰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设有域外视野栏目。于是我就重新开始了这篇文章的翻译工作。读过鲍曼教授著作的读者都清楚其书写风格有着很强的学术性,读懂他的思想是需要费一些力气的,当然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为了防止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失真”的翻译折扣现象,在整个翻译过程,我就有关问题与鲍曼教授信件往来二十余次,并就有关部分在征得鲍曼教授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了删减。为了使译稿达到“信、达、雅”的标准,有时我和鲍曼教授会因为一个词的翻译往返信件多封,甚至有视频连线解决一些纠结迷茫之处。比如,“Authenticity”一词的翻译,国内一般将该英文单词译为“真实性”,但依据本文对传统武术“真实性”的表达并结合“Authenticity”词根“权威”“起源”的内涵我将其翻译为“正宗性”,这样更能贴切地表达传统武术,让国内读者更易理解。再如,“depth of texture”原本译为纹理深度,但结合马克思·韦伯的“interpretive frame”(解释框架)和“intertext”(互文文本)是并列关系并表示是对亚洲传统武术实体“前理解”的形式,所以在结合库克所提的“depth of texture”真实意指的前提下把“depth of texture”译文“深度纹理”。
译稿完成后,鲍曼教授把译稿发给他香港的朋友进行了复审。香港朋友的美言让我感觉到努力付出的欣慰。最终于2020年10月30日我通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的投稿平台提交了该译文。
最后要十分感谢学报的编辑和评审专家的建议,让这篇译稿得以刊发。再次感谢。
作为非外语专业出身的本人对于这么一篇学术性极强的文章,翻译难免会出现纰漏与不足,望国内同仁批评指正。寄希望这篇译稿能够在学术的海洋上泛起涟漪,而这些涟漪能够引发国内同仁的学术之思,进而产生学术碰撞之火花。
●
译者简介/Translator's Profile
马秀杰,男,1983年生,山东冠县人,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传播与文化学院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卡迪夫大学新闻传播与文化学院传播学在站博士后,《Frontiers in Sociology》审稿专家与特邀编辑,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河北省太极拳健康协会副秘书长。现任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副研究员、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和东西方格斗文化比较研究。曾到俄罗斯、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巴西、蒙古、赞比亚等国家教授、交流中国武术,具有丰富的海外教学与传播经验。
主持完成省部级与校级课题4项,参与完成各级课题10多项,参与在研国家课题1项,在SSCI、SCI、CSSCI期刊及其他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前期研究中,以域外武术国际化实证研究为主,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养,并具有较强的涉外调研与组织协调能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编辑丨魏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