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票房玄学

三声编辑部 三声 2019-05-14

👆本号引起极度舒适,建议星标一下

这样一部在审美上遭到轻视、在生活中讨论度极低的电影,票房却一路高歌猛进。这种反差看起来更像是华语爱情片的“票房玄学”。


作者 | 刘春超

编辑 | 申学舟


毫无察觉地,《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票房攀升到了9.3亿。

 

二十二天前,几乎没有人看好这部将古早韩派的drama剧情搬上院线的电影。上映后,该片口碑一路下跌,豆瓣评分目前仅有4.8分。除此之外,在漫威与奥斯卡齐齐来袭的3月,《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下称《悲伤》)几乎没有在主流舆论场激起任何波澜:电影官博只有1W粉丝,微博超话仅1100W+浏览。

 

但就是这样一部在审美上遭到轻视、在生活中讨论度极低的电影,票房却一路高歌猛进。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该片首日票房达到1912.5万元,首周票房超过3.3亿元,并于上映十六天后票房突破9亿元——这种反差看起来更像是华语爱情片的“票房玄学”。


猫眼专业版显示,《悲伤》票房已破9亿


同样的故事曾发生在一年多以前。2017年12月29日,《前任3:再见前任》上映,虽然在豆瓣评分仅5.5分,但该片最终获得超过19亿元的票房成绩。

 

人们试图寻找“票房玄学”下的底层逻辑:有人将这种成功简单归因于在“爽片”逻辑下,这类拒绝思考、只求宣泄的电影,通过精心铺陈的剧情节奏对观众情感形成的精准撩拨。然而,引发共情本就是电影职责所在,用“爽片逻辑”来套用,很难完全解释清楚这类电影在票房上的成功;也有人认为基于移动短视频的营销对电影票房贡献巨大,但《地球最后的夜晚》早已证明短视频平台上的声量与电影成功之间存在致命割裂。

 

很大程度上,《悲伤》走的是一条收缩野心的精准踩点之路:在内容上,精准定位受众、充分贴合其情感偏好,引发共鸣和情绪积累;在宣发营销上,提供合理的情感表达渠道和场域,解决情绪痛点。

 

上游通过内容蓄水,下游通过互动泄洪,且始终保持着同一基调。最终,指向了一场静悄悄的胜利。


在别人的故事里哭泣


一样是“好哭”题材,《悲伤》与《前任3》并不相同,影片从故事质感到情感表达,都拉开了一条迥异的审美线。《悲伤》的精神师承是《我可能不会爱你》和《对不起我爱你》,延续的是清新感、理想化、强戏剧化的风格。

 

首先,《悲伤》选择告别红男绿女的欲望深渊,从个体的孤独感为切入口来探讨爱情。男主K和女主Cream,都是社会关系和精神层面的孤独者——K遗传了亡父的绝症,惨遭生母抛弃,Cream则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家人。

 

这种压倒性的孤独无援,从青春期起就成为二人生命的底色,彼此一起生活所建立的羁绊和共生则是救命稻草。影片反复强调“陪伴”、“家人”的概念,它宣扬的情感状态,是相依为命式的彼此依托,而不是都市情感片常见的情欲缠斗。

 

相比《前任3》中纸醉金迷、开游艇、泡外围、消磨KTV等油腻空虚的都市生活,《悲伤》多了一些清新纯粹,就连被无数人诟病的“同床十年不上床”的桥段也为电影增加了一些纯爱质感。


男女主“同居但不交往,十年不曾上床”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孤独感”几乎是一种原生情绪。日趋原子化的社会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结更加频繁,但也更加脆弱,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精神世界负责。在冷漠都市里奋斗的一线青年是流动且漂泊的孤独,而二三线的年轻人也觉得自己的茫然不被知晓。

 

对于他们来说,片中的孤独感能够感同身受,男女主的陪伴则是可遇不可求。这也成为本片重要的情感基调和“哭点”。

 

其次,《悲伤》的爱情观也是久违的“奇葩”。这种不对现实妥协的爱情片,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在院线见过了。一样是赚取眼泪,《前任3》、《后来的我们》,以及更早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会无期》等,讲的都是在残酷现实面前爱而不得的故事,是人性的脆弱和自私。


《后来的我们》讲述了一个共苦却不能同甘的爱情故事


但《悲伤》讲述的是一个可以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故事。男主为了女主的幸福独自隐忍绝症的痛苦,而女主为了让男主安心,主动嫁给了男二,又在男主去世后殉情自尽。女主对纯情男二的利用成为本片最大的伦理危机,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看过太多面对现实的“自我保护”式错过,很久没有看到这种“互相成全”、“爱最大”的感情表达。

 

城市里的年轻人被飞速变化、高压竞争的生活捶打变形,看惯了各类油腻的形态。对于他们来说,《前任3》的扎心固然让人动情,但如果有选择,那么也可以为一个极端理想化的爱情童话留下眼泪。“现实已经很丧,进电影院就不想再丧了。”一段评论写道。


在《悲伤》中,殉情成为“永远”的诠释


而让观众最终卸下防线的,是《悲伤》的非现实色彩。

 

“车祸、绝症、堕胎、吸毒”狗血四大天王,《悲伤》独中两元,殉情的结局更是让整个场面drama到极致。这种“非现实”一方面让它被批八点档,另一方面,却又恰恰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显而易见的超脱感。

 

正是因为离真实的生活很远,人们反而可以放松投入,让思考简化,情绪释放到最大,不必扎心、讨论和反思,卸下眼泪,一身轻松。

 

同档期的《地久天长》则恰恰相反。论艺术性、情绪厚度和社会议题密度,《地久天长》都远高于《悲伤》——计划生育、失独、下岗,看起来是一个更真实、容易引发泪点的故事。但“过于真实”的创痕,和隐而不发的“大和解”,反而让观众的共情无处安放。“地久天长看完之后是沉重,是憋屈,而不是想哭。”

 

《悲伤》提供了这样一个载体——既能够顺畅表达情绪,又不会堵心,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安心地留着自己的泪。


提供情感宣泄的场域


一个必须要提到的事实是,今年一季度电影市场平淡。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2019年前三月全国电影票房共计达到186.07亿元,比去年同期缩水约16亿元。

 

这使得以《悲伤》为代表的中小成本爱情片能够在市场竞争相对较弱的环境下,以更讨巧的内容去争夺观影者。而在内容上积蓄足够的情感后,《悲伤》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自然宣泄的场域——抖音。

 

自2017年起,抖音开始成为电影营销的兵家必争之地,《前任3》、《地球最后的夜晚》和《悲伤》分别代表了3次重要的战役节点。

 

从传播媒介来说,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音乐,与电影的声画表达天然贴合;从创作机制来讲,短视频能够帮助年轻人简单便捷地完成自我情绪表达,与作品产生情感互动和联结,而不仅仅是被动消费;从流量来讲,“双微一抖”在成为年轻人标配的同时,也已经成为电影营销的主战场。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话题#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已经在抖音累计8.7亿次播放,用户纷纷晒出自己看完《悲伤》后泪流满面的场景。


抖音《悲伤》话题里的“晒哭”视频


这一幕在《前任3》时已发生过。当时,无数人转发男主扮演至尊宝、女主伤心地吃芒果的桥段,对前任隔空喊话,晒出自己梨花带雨的哭脸。这一次《悲伤》以同样的策略卷土重来,只是招数更为直接。

 

早在《悲伤》上映前,就已经以“催泪”为卖点进行营销。海报打上了“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的预警,宣传语和预告片也都紧紧扣住“催泪”。影片一经上映,“晒哭”便开启。有人晒出自己拎着三包纸巾进了影厅,有人在电影结束后抽泣着不愿离去。


《悲伤》的预告片打出”催泪“主题


但《悲伤》这种“晒哭”策略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主动提供了一个自然、不尬、理直气壮的哭泣场域。

 

当代生活中,人们有大量碎片化、复杂化的情绪需要释放,但频繁而戏剧化的表达又会有造作矫情的嫌疑。于是有了分组可见、自己可见、三天可见、阅后即删等种种营造舒适表达空间的手段。

 

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有趣、轻盈、调侃式、“正能量”的内容,逐渐成为“政治正确”。哭泣的照片或者视频,在朋友圈停留不会超过5分钟就被会被删除;明星公开流泪,会被认为是“表演型人格”;近期《1818黄金眼》上的杭州小哥崩溃哭泣视频在网络爆红,也说明了肆无忌惮地当众释放压力,在崇尚理性克制的当代已经成为一种奇观。

 

但《悲伤》通过“主动请哭”的策略,将“哭泣”这一带有羞耻感、私密化的行动,变成了一场群体化、公开化、娱乐化的狂欢。每一个积蓄了情绪的观众,都获得了一种合理的表达渠道。他们可以大方分享自己的流泪时刻,不必担心悲伤沉重所引起的不解与尴尬。这为人们真实地表达脆弱,撑起了一把理直气壮的保护伞。


抖音“晒哭”视频下的评论主要以共情和调侃为主


而这种“哭果”的顺利达成,关键点在于《悲伤》从影片内容到宣发营销的过程中,情绪痛点的把握和宣泄场域的营造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从《前任3》到《悲伤》,在艺术性和审美层面,它们并不令人满意——《前任3》的节奏、镜头和转场,有一种情景电视剧感;《悲伤》的缺乏逻辑的情感主线也是致命伤。

 

它们“票房玄学”背后是认清了自己的受众:《前任3》诸多细节桥段、种种性文化梗,都体现了创作者对于普通都市男女爱情生态的把握。而《悲伤》将野心收缩得更为精确,只打动能打动的人,通过一个套路化的爱情故事,让大家好好哭一场。

 

市场的疲软给了更多中小成本电影机会,而在这个文娱消费圈层化、细分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找准自己的诉说对象,贴合他们的情感需求去认真讲一个故事,再加上一场有情感联结的互动,或许将成为一部爱情电影能够冲破重围的重要手段。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sanshengss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