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故事」从哪里来

三声编辑部 三声 2021-06-04

👆本号引起极度舒适,建议星标一下

一方面,“IP热”下,重资本、轻规模的一轮生产周期过后,留下了不少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亟需被正视、被总结;另一方面,当作品池本身出现了更新,其中呈现的趋势和作品的价值,需要用一个相对统一且有说服力的标准,为整个行业做好前瞻工作。


作者 | 周亚波

设计 | 关喆


12月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一共落地了6场与网文、文字影视改编相关的论坛,一定程度上,它代表着某种强烈的需求,也反映着某种焦虑。


网文是IP的富矿,同时,网文的影视化是网文产业价值进一步发挥的通途,这两点接近成为行业共识的的论点背后,“新的‘中国故事’从哪来”成为从业者天问。


所有的创作都是当下时代的投影。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向了不同的方向,一方面,“IP热”下,重资本、轻规模的一轮生产周期过后,留下了不少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亟需被正视、被总结;另一方面,当作品池本身出现了更新,其中呈现的趋势和作品的价值,需要用一个相对统一且有说服力的标准,为整个行业做好前瞻工作。


1月29日,筹备已久的《2019-2020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在北京发布,它是集合了“用户大数据”与“专家学术意见”两大维度的报告,也是首个“双论证创新性”探索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问题的研究成果。


 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


《报告》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将“个体激励”、“人物”、“题材”等要素的重要性进行配比,在网文改编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价值判断,在这些判断标准下,《诡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天梯》四部作品脱颖而出,占据着未被改编的作品当中的“第一阶梯”。


《诡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天梯》四部作品


从类别上看,新幻想类、现实类题材崛起,成为历史、仙侠类传统网文之外的“新生力军”,网文品类正变得更加五花八门。这既是创作者自然的周期选择,也是网文直接连接读者、乃至集体意志创作等特点的集中体现。


越是快速迭代的、映衬趋势的,就越要认清网文价值的本质。在内容变革来临之时,在“中国故事”的阶段要求面前,价值的判断成为了一种珍贵的能力,《报告》正尝试成为一种优质的辅助工具。


01 | 前置


“IP热”早已成为不少从业者又爱又恨的一个话题,网文的价值在浪潮中彻底被发现,但改编作品的良莠不齐,也充分证明了其中的风险性:只有真正好的改编,才能让IP本身获得加分,而在一轮洗礼过后,由观众的内容消费为主体的市场,对内容的鉴别能力也早有提升。


当“影视作品是IP价值放大器”接近成为共识,如何在冷却后回顾“IP热”过程中的得失,成为了《报告》的首要任务,它能够让《报告》自身找准位置:一如史官,对昨日的鉴定成为一种前置的指导,对未来发挥功效。


影视剧的“IP热”时代呈现着重资本、轻规模的特点。资本作为逐利手段进入到市场当中,却在诸多项目当中呈现着非内容生产规律的过程,投资额和项目数是一种虚假的“规模”,真正“规模化”的核心点:生产上的“连接性”却被忽视。


随着行业整合的进行,网文平台和影视制作的合作开始加深,规模效应带来的势能初步显现,也诞生了诸如《庆余年》这样优质的作品。与此同时,具体怎样将专家指导乃至学术研究与这一趋势结合,让市场检验的后置风险尽可能降低,成为了“前置”所追求的一种目标。


2018-2019年度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用户评论满意度排名


《报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一个重要突破在于,它将覆盖各大长视频平台、网文平台的4100万条用户评论成为了主体分析对象,运用大数据和NLP(自然语言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社会价值”和“艺术品质与体验”两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为标准,对网文、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评判。


评判结果下,“网文IP影视改编潜力”成为了一种量化构建的“标准”,“人物”、“情节”、“个体激励”等关键要素经分析得出,在构筑的回归方程下,以“作品阶梯”呈现的输出结果则反映了《报告》更为直观的一面。


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表 


《报告》所依赖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力量,发布前1个多月,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6场网文论坛”中,就包括了作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单元环节、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针对《报告》讨论稿的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

 

研讨会上,《报告》顾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开场视频致辞,现场讨论者包括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副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孟中、网剧评论专家周蓉、著名编剧张巍等逾20位专家学者、资深编剧与导演。

 

“建言团”包括了政策、学术、实践等多个方面,后经五轮修改审定形成正式报告,而这次讨论,也只是《报告》形成中无数次讨论的一次缩影。


02 | 改编


4.67亿读者,1936万创作者,2590万部作品,这是《报告》所呈现的中国网文世界基本盘。


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副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孟中在研讨会上表示,更新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大众娱乐性、酬劳机制所带来的作者标签性,参与度带来的碎片化阅读,以及直接面对用户市场反馈的商业机制,都是网文的自由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学怎样改、怎样改好。


在这些特点下,平衡用户诉求和标准化判定,成为了网文改编完成“进化”的关键。此前,因为缺乏明确的成功案例标准化提炼,又存在简单粗暴的“类型标签”处理,题材上对某一种类别一拥而上的现象成为常态。


因此,一是找准变量,二是立好标准,成为了《报告》在“改编分析”层面的抓手。


根据2018年-2019年的热播口碑等标准,《报告》找出了47部优质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作为分析的一大内容,并对如2019年末热播的《庆余年》等剧集进行了细节化分析。


《报告》首先明确了,在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使IP在社会价值和艺术品质与体验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社会价值提升显著。这说明网络文学IP的影视剧改编是一种提升IP价值的重要方式、有利于IP进行更长线的塑造。


例如,大数据和NLP系统显示,改编后《庆余年》这一IP的各项二级指标用户评分得到提升,说明高质的影视改编,可以让网络文学IP得到更多的喜爱与认同,实现IP增值,设施从案例层面的参考。


而在计算与分析之下,“个体激励”、“人物”、“情节”最终影响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结果最关键的3个指标。


网络文学个体激励、人物、情节三指标组合测试:与影视改编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分析经过了网文改编的文字和影视作品两个阶段,这47个IP在改编前,其网络文学的“个体激励”、“人物”、“文笔”以及“作者”因素用户评论得分较高,被视为这些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成功的内因;改编后,影视剧作品的“个体激励” 、“角色”、“题材”得分较高,是这些优质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成功的外因。


而在关键词的变化中,从情节到剧情、从人物到角色、从类型到题材等等,都存在着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一些优质的改编作品在改编成影视剧后,在网文平台本身评分也得到了提升,这成为了具体的表现。


从评论量维度考量,用户最关注的网络文学要素为“个体激励” 、“人物”,最关注的影视剧要素为“个体激励”、“剧情”,通过计算和分析,《报告》认为,“人物”、“情节”、“个体激励”是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否有可能改编为优质影视剧的关键因素。


换句话说,一个IP在网络文学形态如果能从“个体激励”、“人物”、“情节”三个指标上获得用户更高的认同和关注,其改编为影视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1.  从网络文学的“强主角”特点看,能否成功塑造关键人物,并表现出对个体的正向激励作用,是决定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成败的关键。

2.  从IP的理论角度,一个真正“强大”的“强主角”,能够将自身所凝聚的用户情感,牵引到另一种文化形态的同一角色身上。

3.  网络文学强调“情节”,影视剧强调“剧情”,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也强调故事核心的一致性,这与行业基础专业共识相一致,也印证当下行业对“回归内容”的呼吁,以及用户文化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例如,在《庆余年》案例当中,范闲作为网文原著中的唯一主角 ,能够将自身所凝聚的用户情感,牵引到另一种文化形态的同一角色身上;《庆余年》的成功改编,充分发挥了影视相对于平面文字的优势,使范闲的形象更为立体、丰满、正面;而对情节合理的增添与适当的改编,使得剧情与影视形态的契合度更高,可看性也更强。


影视剧《庆余年》


《报告》希望自身能够成为一种指导,在仍有许多优质的网络文学IP尚未被影视改编的状态下,“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作品面世”;同时,当个体激励、人物、情节的关键指标表现更为优质的网络文学IP,更有可能改编为好的影视作品时,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回归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基本要求和规律可以得以更好地发挥。


在这一维度上,《诡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国重工》等看似非“传统网文”的作品出现在《报告》所总结的“网文改编潜力”第一阶梯时,背后的趋势就更具可解读性质。


03 | 故事


《报告》显示,2018年、2019年309个热播影视剧中来自网络文学改编的有65个,占比约21%。而在热度前100的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占到了42个。在内容消费门槛最低的影视内容中,网络文学的高比重已经说明了,它已经成为了大众娱乐消费当中“故事”极为重要的来源。


作为“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网文正在呈现着类型多、变化快的趋势,而高度商业化模式、内容筛选机制的较早建立,也推动了网文多年来创意的爆发,并帮助网文时刻把握着互联网与时代语境的变化,积淀了许多原生情感,构成了向其他内容形态改编的基础。


《斗罗大陆》作者、阅文白金作家唐家三少曾将“中国网文”列为与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四大文化现象之一。相比电影、剧集和动漫,网文天然的阅读门槛实际上是国际影响力不如其他三种的内因,这决定了,从网文中提取“中国故事”,用影视作品创造文化附加价值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


在这层意义上,网文不仅是产业意义上的IP源头,同时已经愈发成为了一种现代文化资源。


“第一阶梯”的四部作品当中,《诡秘之主》带有蒸汽朋克、克苏鲁要素,《第一序列》是典型的后启示录科幻题材小说,《大国重工》和《天梯》则属于现实类型。这四部作品成为“第一阶梯”,对人们传统认知中网文“三幻”、“修仙”的认知大相径庭,也反应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作者表达诉求和读者消费诉求的变化。


更具世界流行文化当中的语境当中的“中国表达”,将成为新一批网文当中展现的重点,他们很有可能将成为新的“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在接受《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采访时表示,在共同的背景下,西方人不理解的部分,实际上就是中国表达的核心,在《流浪地球》中对“为何要带着地球一起逃亡”的诠释中,中国式对故土的眷恋得到了集中地展现。


原作者刘慈欣也表示,虽然科幻属于标准的舶来品,许多科幻作家也深受西方科幻作品的表达,但在自身的创作过程中,作为中国人,哪怕没有刻意去想,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到自身的表达。


例如,《诡秘之主》加入了西方幻想文学常见的蒸汽朋克与克苏鲁要素,但主角克莱恩(周明瑞)是作者“爱潜水的乌贼”笔下的中国人,故事当中的西大陆被命名为“福生玄黄天尊”,也带有了充分的中国元素。


这类“新幻想题材”背后包含的是一种对需求的创造,这成为了影视工业进化的一种助推器。《报告》也指出,作为网络视听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IP的影视剧改编,不仅卷入广泛的社会资源,也关系数字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互联网文化形态,网络文学天然成为孕育中国故事的新鲜土壤,并且已经开始实现基于网络文学本体的对外文化输出。《诡秘之主》的英文版正在刷新平台纪录,已经是一种证明。


小说《诡秘之主》中英文版封面


《报告》认为,随着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网络文学有望进一步成为整个产业在故事创意层面最活跃、最集中的领域。而《报告》对改编的标准化定义,以及基于此的潜力榜单的释出,更标志着网文的改编已悄然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sanshengss333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点击下方图片 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