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医生的话丨TA那么爱笑,为什么还会得抑郁症?

重庆发布 2023-07-29

说到抑郁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情绪低落、不开心、想太多……

“抑郁症”一词

也越来越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事实上,抑郁症被误解太多

抑郁症≠抑郁情绪

不是仅靠自我振奋就能好转的

而是一种可被明确诊断

并治疗的精神心理疾病


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特征

来识别抑郁症?

重庆发布医学科普类栏目

《听医生的话》

联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邀请到该院心理科主任杨辉

为大家解答

↓↓↓


01为何阳光、爱笑的人也会得上抑郁症?

首先,抑郁症是一种多种危险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复杂性、异质性疾病。一方面遗传素质、神经内分泌改变等生物因素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心理、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对抑郁症的起病也有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丧失所爱之人、与所爱之人分离、家庭关系破裂或长期冲突、工作学业的挫折、罹患严重的躯体疾病等都是抑郁症常见的危险因素。考虑到生物学因素,那些生活幸福、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得抑郁症,性格开朗、阳光爱笑的人同样也可能得抑郁症。


其次,一个人看起来乐观开朗,阳光爱笑并不等于TA的内心真正感到开心愉快。笑不光有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也有讨好、压抑的掩饰性微笑。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要求要礼貌、友善、照顾他人情绪,渐渐地会变得对自我的想法和情绪高度忽略,凡事优先考虑他人,人们只会看见TA表面的阳光、爱笑,难以体会到TA内心的痛苦。



02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特征来识别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并非无迹可循,他们的症状虽然千变万化,个体差异很大,但是大致可以观察到以下表现:


情绪低落:这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心态悲观。程度轻者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缺乏愉悦感;重者感到悲观绝望、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和行为。


思维障碍:患者感到头脑变得迟钝、大脑像没有打润滑油一样转不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平时得心应手的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做了。如学生会出现做不出平时拿手的题目,学习成绩下降;能干的家庭主妇甚至难以做出一日三餐。


患者的思维内容也消极悲观,对自己持有负面的评价,总是回忆一些负面、不愉快的事情,想到未来也是顾虑重重,担忧特别多。比如因躯体不适而怀疑自己患有重病,担忧自己患病家庭经济困难、担忧自己的家人在外面遭遇不幸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


意志活动减退:轻者感到兴趣下降,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没有兴趣,既没有意愿去做事,也感到力不从心。患者生活懒散、喜卧床、不再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不愿与他人交往。一方面是因为对外界事物和人缺少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患者对自己的评价低、自卑有关。患者长时间独处,甚至离群索居,严重时不顾个人卫生,甚至卧于床上不言不语、不进食,连上厕所都懒得起来。


躯体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以早醒为主,也可能是难以入眠、噩梦多,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少部分人有暴食)、体重下降、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疼痛(身体任何部位)、心慌、出汗、全身紧张等。



03抑郁症可以被治愈吗?

抑郁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患者的职业、学业、家庭生活带来影响,令患者深感痛苦。但我们也不必谈“抑郁症”色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通过医学、心理学专业的帮助,大多数患者可以被治愈,重新开启美好人生。


抑郁症治疗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早发现、早治疗。和大部分疾病一样,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在开始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能够及时觉察、发现,就可以尽快帮助患者自我调节,及时寻求心理干预,尽早恢复正常心理状态,避免发展到抑郁症的程度。在患抑郁症后能够早期得到医学、心理学帮助也能够助力患者尽快达到临床治愈,恢复正常的职场与家庭生活。


全病程治疗。抑郁症虽然也被称为“心灵感冒”,但抑郁症的治疗并不像感冒的治疗一样几天控制症状就可以,由于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改变的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全病程治疗特别重要。


为了减少药物副反应,让患者有更好的用药体验,我们通常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大治疗量,达到目标剂量维持治疗,连续用药治疗的时间接近一年,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我们用药可能需要达到两年甚至更长。不论是前期等待药物起效的时间、还是后期治疗的过程,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都需要极大的耐心,需要与医生建立更好的工作同盟来共同面对。


综合治疗。由于抑郁症是一种遗传素质、神经内分泌等生物因素与心理、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疾病。因此在治疗中既要考虑生物因素,运用药物调节患者体内神经递质,又要运用心理学方法改变心理社会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个体化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患者生而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在养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的个性心理,成长于不同的家庭与社会环境,遭遇不同的创伤事件,因此他们症状表现也极为独特,其治疗也就千差万别,需要因人而异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4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作为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友,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很容易对抑郁症患者产生误解,也不知道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有人如履薄冰、有人又以爱为名无心伤害。


如何更科学地看待抑郁症,去帮助和支持抑郁症患者,与他们更和谐友好地相处呢,以下是一些小建议:


去看见、去理解,不评判。去看见了解抑郁症患者不为人知,也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心理的痛苦,以及TA在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中所做出的的努力与进步,积极给予肯定与鼓励,不断地尝试去了解并理解他们,而不要去任意的贬低或评判。比如去说“你这就是自己想多了”“你这都不算个什么大事”“你得病是因为太脆弱了”。


去倾听、去接纳,不指责。抑郁症患者常常认为自己是不重要的,不值得被爱与重视,也缺少有爱的联结。因此给予他们全心全意的倾听,给他们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当你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他的情绪与想法上,不断地开放、好奇,充分的接纳患者的感受与想法,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患者会得到滋养,不断成长。


这个过程中我们最好不要去任意评价、或者横加指责,比如去说“你这个病就是要多运动,你怎么能一天瘫在床上呢”“你这个抑郁症根本就不是病,就是你自己作” “有的人处境比你还难,他们怎么没有抑郁”。


多关心、多支持,不疏远。抑郁症患者常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患者的情绪、认知、躯体等症状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业、职业和家庭生活,需要我们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去获得支持,接受帮助。


比如有的学生抑郁症状会影响正常上课,需要暂时停下学习的步伐为康复留出时间,这时就需要家长能够多支持,而不是过分强调学习与成功、忽视健康。有的患者想单独待会儿,我们就要在约定安全后给予一些空间和自由。


我们不要做的事包括:在患者明确表示自己力不从心时,无视患者的感受,强迫患者去运动、聚会、旅行、读书及尝试各类网上查阅到的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式。或者由于对疾病不理解去疏远患者,置患者于更孤独、无人能助的境地。


当然,作为抑郁症患者亲友,你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请你也要关爱自己,照顾自己的感受,学习一些自我放松、情绪管理的技巧,帮助自己与亲友一起走过这段充满阴霾的旅程。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寻求精神医学与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相信在专家的专业帮助下,抑郁症患者一定可以得到及时帮助,早日康复。


让我们

用真诚的关爱

多倾听多陪伴多沟通

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霾

看到人生的温暖阳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本期内容指导:

杨辉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家庭治疗师,德国哥廷根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首批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市院士专家科普讲师团专家,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2018年当选全国心理危机干预先进个人,2020年获 “九三学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疫一线优秀社员”“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大家都在看



49人!重庆多家事业单位招聘→


【早生活0709】暑期夜间弹性门诊→儿童医院明起开诊


重庆老味道丨晚饭时间到!今天来一道辣子鸡?




来源:重庆发布

策划:邹雨璠 李名璐

编辑:邹雨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