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丨探皇华城、游独珠江村、逛忠州老街……忠州八景,新景开!
发布人:
徐海波 忠县县委副书记、忠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 臣 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蔡亚林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
徐海波介绍相关情况 邹乐 摄
忠州八景新景开
多个特色活动等你体验
徐海波介绍,近年来,忠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传承和发展长江文明,推进落实“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要求,因地制宜突出忠县特色,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为重要抓手,倾力打造石宝寨盆景特色小镇、中国柑橘城·三峡橘海、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独珠江村、㽏井沟风景名胜区、三峡港湾旅游度假区、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和白公祠文博景区等“忠州八景”。
石宝寨盆景特色小镇 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目前,石宝寨盆景特色小镇、中国柑橘城·三峡橘海、㽏井沟风景名胜区、三峡港湾旅游度假区和白公祠文博景区已开放;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独珠江村、三峡留城·忠州老街等“三景”已具备接待条件,此次“忠州八景新景开”就是这三景即将开门迎客。
中国柑橘城·三峡橘海 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徐海波介绍,“忠州八景新景开·忠义之城请您来”主要有三个活动。
●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开园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首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重点项目之一。开园后,将成为长江三峡首个开园的考古遗址公园。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 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皇华岛约1.5平方公里,因公元1265年宋度宗潜藩升咸淳府,将忠州府治移于该岛而得名。皇华城集岛与城、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为一体,是南宋山城城防体系中唯一孤岛型城址。岛上出土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套)。这里洲岛湿地景观独特,兼具水、陆、消落带湿地三种生态系统特征,2016年获批国家湿地公园。
随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忠县实施护岸、治水、造林工程,保护不可移动文物,构建文化阐释体系,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博物馆,配套基础设施,打造“三峡生态岛·千年忠义城”。公园内分为城门展示区、考古体验区、军事体验区、衙署展示区和梯田湿地区、水岸休闲区。
开园期间,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将举行“探秘!皇华城”主题活动,开展NPC互动、古风巡游、皇华商帮市集、“小小考古家”、宋代情景剧演出等宋文化体验活动。
● 独珠江村开村
独珠江村在忠县城东约3公里处,长江在此转了一个大大的“U”形急弯,形成东西长3500米、南北宽600至1800米的区域,三面临江、一面靠山的半岛,形若独珠而得名。站在独珠江村的“二面江”处,左右所见均是浩浩长江。登上烽火台,不仅能隔江眺望皇华城,还可一睹“江转船回石似屏”的江村风光。独珠江村传统院落与自然田园交融,山清水秀,江枫渔火。
独珠江村 田华平 摄
开村期间,独珠江村将举行草地音乐会、农事趣味体验、庆丰收畅游智慧农业园等活动。在东堡寨、夏家院子等原乡风貌,游客在体验农耕、农事、农俗、农趣中感受浓浓乡愁。在漫行绿道,可观沿江风景;在兰尼湾草坪,可绘画摄影,享受美味的自助烧烤;在智慧农业园可四季赏花、四季摘果。
● 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开街
忠州老城是三峡库区唯一半淹县城,忠州老街是目前重庆市内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巴渝特色山地民居街巷。175米水位线上留存的半个老城弥足珍贵,这里原样保存有老城门、大府邸等文化遗存和明清建筑。
三峡留城·忠州老街 田华平 摄
忠县启动“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城市更新项目,采取整体保护、小拆微改、修旧如旧的“微更新”方式,更好地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完善城市功能,引入40多家文创企业经营怀古业态。
游客在老街东门能感受到巴蔓子刎首留城的英勇壮举,在东坡梯道能见证白居易之勤政为民,在汉阙广场能领略到汉阙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孙家祠堂能欣赏到巴渝建筑之古色古香,在任家巷子能体验到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三峡留城·忠州老街的房屋、街巷是原生态的,居民是原住民,烟火气息浓郁,一个留住巴渝乡愁的三峡风情老街已形成。
开街期间,将举行老街有好市、老街有好戏、老街有好玩、老街有好展等首届“三峡留城·城市慢生活艺术季”系列活动,让游客尽享忠州老街慢生活的惬意。
问答精选
重庆电视台记者:本次开放的3个景区是否收费?如何预订门票?
李臣介绍相关情况 邹乐 摄
李臣介绍,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景区挂牌价100元/人(含往返轮渡费用),9月26日至12月31日,优惠价为50元/人;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为开放式景区,不收门票;独珠江村为开放式自然游览区,不收门票。
关于预订门票:
● 市民游客可关注“三峡港湾”微信公众号,在下方菜单栏中选择“选购服务”-“皇华城门票”,点击即可购票;
● 可通过美团、驴妈妈、携程网等第三方平台线上购票;
● 可拨打订票热线4000238822预订门票。
重庆电视台记者:皇华城出土了3000余件文物标本,价值如何?
蔡亚林介绍相关情况 邹乐 摄
蔡亚林介绍,2016年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开展皇华城前期调查、全岛普探和考古发掘工作,累计勘探面积9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8200平方米。
经确认,城址由岛顶内城,西北外城和南、北一字城墙组成。现存夯土甃石结构的城墙5645.74米、城门5座、墩台10座,内城总面积约57万平方米。重点发掘大湾、冉屋丘、一号城门等9个片区,清理揭露房址、水池、墓葬等各类遗迹350余处,出土金、玉、铜、铁、石及陶瓷等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套),基本厘清了城址的沿革变迁、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2021年,皇华城遗址获评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大考古发现。
考古工作显示,皇华城较好保留了宋元以来的原始状况,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城址踞岛围城、环江为壕的营造理念,在宋元山城体系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在这里发现了一批规格较高、形制罕见的重要建筑遗存,如排叉柱与拱券顶结构结合的一号城门,是我国古代城门形制转变关键阶段的重要见证。泮池、飞桥、景亭和五开间大殿组成的冉屋丘建筑群,可与文献记载忠州最早的书院——宏文书院相互印证。泮池内出土的铁雷,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爆炸性火器实物。此外,梯田片区揭露宋代以来连续使用五个时期的农田遗迹,大湾衙署遗址发现的碑石亭和柱网清晰的七开间大殿等,在既往中国宋元时期城址考古中均较为少见,具有重要的军事史、建筑史和科技史研究价值。
下一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持续发挥考古工作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为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更加丰富的实物支撑。
重庆经济广播记者:独珠江村离县城有多远?有哪些具体的游览线路推荐?
李臣介绍,江村距县城直线距离3公里,车程约15分钟。游览线路推荐:二面江—夏家院子—李家院子—慢行绿道—智慧农业园—兰尼湾草坪。
该线路有居高临下,向南向北皆可欣赏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的“二面江”景区;有青山环绕、秀美古朴,保留原始乡村记忆,代表川东风格的中国传统村落——夏家院子,亲子体验、乐趣多多的夏家菜地•共享菜园;有天然风光与当地人文完美融合,尽享安静惬意乡村意境的李家院子民宿;有农业示范、亲子游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智慧农业园;有风拂草木,藏在乡间的生态休闲慢行绿道;有远离喧嚣、亲近大自然的15000平方米露营胜地——兰尼湾大草坪。
整条线路车览约一小时左右,精品游则可游玩一天。
重庆日报记者: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以后游客到访对遗址保护有没有影响?
李臣介绍,在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我们高度重视,在充分做好遗址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发掘,始终坚持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在遗址活化利用上,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① 坚持科学规划。
遗址保护最为重要,在遗址公园的建设中要保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及务实的设计。忠县按照“人文与生态共生”“约束与自由共生”等理念,对遗址公园与城乡关系进行梳理,既要保护遗址也要服务社会,编制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和保护利用方案等,建设既能保护遗址,又能让市民共享的公园。
② 创新展示利用。
遗址文化的展示重在活化,忠县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通过现代手法增加公园游赏趣味,增加遗址的影响力。委托北京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开展遗址价值阐释和复原研究,深入挖掘皇华城历史概况及文化价值。完成城墙复原、1号城门陈列展示、考古体验区布置等工作,现在正稳步推进皇华城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③ 开展多元宣传。
搭建“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宣传矩阵,提高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传播力、影响力。策划推出《江浦遗珠——皇华城宋元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展》;编辑《皇华岛画册》《忠州八景摄影集》等系列丛书;创作拍摄《忠州八景》短视频,重点推介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正在会同三峡地区其他重要遗址创建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人民网-重庆发布记者:忠州老街“微改造”之后,忠县如何确保改造成果持续巩固?又怎样才能增添人气,再现老街繁华呢?
徐海波介绍,在规划老街改造项目时,就希望改造后的效果是可持续的,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环境,还要让老街可行、可观、可游。
作为“忠州八景”之一,“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与周边的白公祠文博景区、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烽烟三国》演艺等文化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珠成景,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同时,引进拥有相同成功案例经验的市场主体,对老街进行整体运营管理,不断更新完善商业业态,目前已有45家不同业态店铺营业。
此外,我们还完善“城市管理+社区”共治模式,成立专门议事协调机构负责老街常态化运行管理,维护老街环境卫生及市政设施,加强社区治理,让居民共建和谐美好可持续发展的忠州老街。
大家都在看
新重庆·跑起来|18号线、24号线、苦竹溪大桥建设迎来新进展
【早生活0920】ESI前1%→重庆大学+1|重庆飞黔江有月票啦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许琳珮
编辑:邹雨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