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推介|《是我,还是我的药?与抗忧郁药共处的日子》
Karp,David A. 2006.
Is it Me or My Meds: Living with Antidepressant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人每年在抗忧郁药物方面的日常消费已有10多亿美元之巨。然而这些奇迹般的药品,是否能快速地治愈“心病”?在社会高度医疗化的情境下,这些药物的普遍使用是否显示我们正在把普通的生活问题重新定义为可以分门别类的疾症(diseases)?对于成千上万的心理和情绪疾病“患者”来说,他(她)们在服用各类心理情绪疾病药物之后,多少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一个“真实可信”自我是否被一个“服药”的自我所替代?用本书作者、波士顿学院资深社会学教授卡普(David Karp)的话来说,就是:这到底是我,还是我的药?一如本书标题所示:Is it me or my meds?
作者:David KARP
作者卡普没有用来自药物试验或者临床和学术研究的数据来回答上述问题。他的第一手资料源自与40位成人和10名青少年心理病症药物服用者所进行的深度访谈。这些长期服药者来自各行各业,有中学生、大学生、医生已经退休人员。在作者眼中,这些人是能与他分享心声的“专家。”必须指出的是,作者本人就有着患者(服药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作为抑郁症抗争数十年之久的过来人,他先后出版了以心病苦痛和照护实践为主要议题的《诉说悲伤》和《同情的重负》两部专著(参见本公众号2015年5月11日和12日“每周一书”推介),这本以患者自我和药物效应为探讨对象的《是药,还是我?》,可以说是其“抑郁症体验”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此书延续了他对于抑郁障碍和精神药物使用及反应的社会学审视,并进一步向同行和读者展示了他对于个体认同、意义创建和自我“本真性”的思考和洞见。
作者在本书开篇就“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如何与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长期缠斗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故事。随后作者的叙事围绕受访服药者的生活轨迹和个体感受而展开,即:从最初与药物的遭遇,到热情主动的配合到倔强的拒绝以及理性(无奈)的接受。这些被作者视作“专家”的长期服药者,平日几乎没有分享个人苦楚和吐露心声的机会。作者通过提炼深度访谈的丰富信息,准确地传递了服药者错综复杂的内心情感,从幽默到感激、无助、绝望、期盼和困惑。与主流社会学和社会流行病学依赖统计调查数据大相径庭的是,作者在探讨药物与个体人格和行为时,重点关注了受访者对应药物和药物反应的(主观)印象的描述和概括及其对应服药过程中对自我认识和协调与亲朋好友关系等议题的反思。作者设身处地,忠实录写罹患抑郁症的常人的心路历程,继而揭示了一个令人难堪的社会事实,即在当代美国,为治疗抑郁这一极为普通的疾症而服用极为普通的一类药物,其实是极不普通的人生磨难。书中服药者所讲述的生命故事(life stories),其复杂的寓意或许是美国心理医学界和医药公司的有关人士所难以感悟或刻意回避的吧。
本书标题所揭示的“我,还是药”的问题在书中并没有得到回答,因为这是个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对于受过涂尔干理论熏陶,同时又身兼学者和病人双重角色的作者来说,答案或许就是“我们,我们的药物,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
复旦人类学 潘天舒 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