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图丨石军和他镜头中的泾河候鸟

平凉日报 2023-02-04


石军和他镜头中的泾河候鸟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亮  




2021年12月20日,平凉资深摄影家石军拍摄的一组泾河候鸟摄影作品在平凉日报泾水副刊微信公众号刊发,引起许多读者和摄影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北方的冬日万木凋零,荒寂萧索,而石军先生用他的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冬日里泾河畔的勃勃生机。




  

日前,我约好石军先生,跟随他一起沿泾河徒步观看候鸟,听他讲述拍摄泾河候鸟的故事。石军先生体态轻盈、精神很好,一点看不出来已是66岁之人。他说,每天基本都来泾河边,边走路边观看、拍摄鸟类,一天下来基本都能走2万多步,最多的一次徒步拍摄一天走过6万多步。



  “前面那几只是赤麻鸭、斑嘴鸭,后面的那是绿头鸭。”行走间,我们在泾河滩涂地发现一群鸟儿,石军一边快速地掏出相机按下快门,一边给我讲解,如数家珍。沿着他拍摄的方向,一只只美丽的生灵在泾河浅滩中捕食,嬉戏。“看,远处那个像块竖着的石头的是苍鹭,它一动不动,有时候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离远了很难发现,但要是有鱼从它前面游过,出手很快。南方人管它叫‘老等’。”石军介绍道。正说时,两只白鹭顺着泾河从东面远远地飞过来,石军掏出手机边拍视频边说:“白鹭有大白鹭和小白鹭,学名不同,一个尖嘴,一个鸭嘴。这一对是两口子,一会说不定还有。”


  大约10分钟后,又有三只白鹭沿泾河飞向西面。石军说,“它们今天可能要飞到上游聚会,咱们往上走,看看能不能观察到它们飞往哪个方向。”果然,不一会儿,两只、三只、两只……一群群白鹭分批次沿泾河飞向颉河方向。石军说:“白鹭今天在上游某一个地方聚会,说不定还有黑鹳。”


  说起黑鹳,石军显得有点兴奋。鹳是一种体态优美、性情机警、活动敏捷的大型涉禽,全世界仅存2000只左右,在我国国土上生存的有1000只,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2016年11月23日,石军和摄影家陈光泰在泾河发现并拍摄到26只黑鹳,摄影作品被省内外多家媒体刊载转发,在摄影届引起不小轰动。


  2021年11月24日,石军在跟拍一群白鹭的时候又拍摄到3只黑鹳。当时,他看到一群群白鹭沿泾河飞往西边,预感到可能会有黑鹳,就一路跟上去,果然在备战桥附近拍到三只珍贵的黑鹳。“那真是心有灵犀啊。”回忆起那次拍摄石军开心地笑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石军购买了他的第一台照相机,从此开始拍摄之路。多年来,石军的脚步踏遍平凉的山川河流、乡镇村社,拍摄了许多反映平凉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精彩作品。一些摄影作品被省内外媒体刊载转发,并多次获得各类摄影奖项。如今,他已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2005年,石军开始关注、拍摄泾河鸟类。十几年间,和他一样关注、拍摄泾河候鸟的平凉摄影爱好者不下数十人,然而能拍到黑鹳这种极其珍稀的鸟类的人却不多,这对摄影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缘分。这种缘分靠的不仅仅是日复一日地坚持,还有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天气、地理、风向,动物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多方面的研究琢磨,更是一份对挚爱和专注的回报。石军说:“我不是专门拍摄鸟类的摄影家,其实我更关注的是人文类、体育类的摄影,之所以拍摄泾河栖居的鸟类,是因为我热爱家乡的这片土地,热爱泾河,而且拍摄鸟类不仅能锻炼身体,还愉悦身心,何乐不为。”

石军在拍摄中。


  清人翁方纲曾撰写过一幅对联: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惠风和畅游目骋怀。“惠风和畅游目骋怀”,石军先生正是有这种意境和情怀的人。


图片来源:石军




往期精选                                                                              

时政新闻眼丨2022年首次考察看冬奥筹办备赛,习近平重点关注哪些大事?

王旭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疫情防控 | 1月5日平凉市疫情防控提醒

官宣!正式亮相!


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号:plrb933

微博号:plrbtxwb12


编辑:齐   荣

审核:刘英娜

监制:曹彦仓

技术:崔烘奖

法律顾问:张忠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