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和平凉日报的故事丨十年起步 十年发展——忆复刊后的《平凉报》

平凉日报 2023-02-03


我和的故事




编者按


     

      1949年10月7日,平凉地委机关报《新平凉报》诞生。1953年4月,《新平凉报》更名为《平凉农民报》。1958年9月,《平凉农民报》更名为《平凉报》。1961年7月,《平凉报》停刊。1984年10月2日,《平凉报》复刊,并于1996年1月1日更名为《平凉日报》。
      自创刊以来,《平凉日报》见证了平凉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记录了平凉人民日常生活的变迁,参与了平凉几乎所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实现了从一张报到报网微端融合发展的跨越。为铭记历代报人薪火传递、永远在路上的新闻人精神,本报即日起刊登报社老报人、新闻同仁和社会各界朋友与平凉日报一起成长的故事。



十年起步 十年发展

——忆复刊后的《平凉报》

 

杜满仓


     从1984年底任职到1995年上半年退休,算起来我任《平凉报》社总编辑整整有十年时间。这十年既是报社起步的十年,也是报社发展的十年。这期间尽管有困难,有失误,有不足,但更多的是进步、是收获,是欢乐。



艰难的起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之风席卷全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报纸成了宣传改革开放的重要舆论工具,当时的中共平凉地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恢复《平凉报》。


     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全省十一家地州市报纸全部停刊,《平凉报》也不例外。停刊后,编采人员全部分散到其他单位,印刷设备划归地区印刷厂。恢复《平凉报》意味着一切要从头做起,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地委的态度是坚决的,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备,终于在1984年的国庆节,作为全省第一家地州市报纸复刊了。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地委党校副校长岗位上调到报社的。


     在报社筹备期间,筹备组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克服了不少困难,复刊后的《平凉报》终于和读者见面了,但报社面对的困难依然存在。首先是编采人员严重不足,且熟悉业务的更少。筹组期间调入的十数名人员中,有过办报经历的只有一人,写过新闻稿件的也不过两人,其他大多数人都得从头学起。在地委大力支持下,后来又陆续补充了一些大学毕业生和有写作能力的人,编采人员不足的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但业务水平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同时又集体报名参加了由省新闻学会和兰州大学新闻系联合举办的两年制新闻函授大学的学习。这样边干边学,在实践中使编采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是没有办公地点,经过各方面协调,先从印刷厂挤出一间工人宿舍,作为临时编辑部,又在地委机关借了一间房子作为编采人员办公室。尽管条件这样简陋,但大家的办报热情很高,谁也没有怨言。当时最感头疼的还是印报设备严重不足。大家知道办报和印文件不一样,光各种各样的标题字至少也得十余种型号,更少不了照片和美术插图。当时地委对报社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先后拨款从上海购了字母模具、铸字机和制版机,后来又添了一台对开平版印刷机。对一张地委机关小报来说,这在当时算是最好的设备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全国各大报纸和省级报纸都实现了激光照排,告别了铅与火。作为一个地方小报,我们也不甘落后。1993年,我们自筹资金20万,银行贷款20万,从潍坊引进了一套当时最先进的激光照排设备,从上海购进了一台四开自动轮转机。经过人员培训后,同年6月29日,激光照排系统开始启动。当天上午,地委书记丁泽生、行署专员徐拴龙,参观了稿件输入、版面编排、制版、印刷等全过程。他们感到非常满意,当场决定财政拨款10万元,作为购买印刷设备的补贴。《平凉报》在全省地州市报纸中第一家告别了铅与火。

    

     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报社自己的广告收入也逐年增长,1986和1987两年,地区财政先后拨款9万元,加上报社自有资金,终于盖起了一座三层单面办公楼,不仅解决了报社办公困难,还解决了部分外地单身职工的住宿困难。后来又自筹资金修建了会议室,建了一个小花园。此后和地区房产公司签订协议,报社自筹一批资金,为8户双职工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1994年又采取厂里投资和职工集资的办法,盖了一栋宿舍楼,解决了印刷厂工人家属的住房困难,使大家都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安心地搞好本职工作。



不断地努力

     

     《平凉报》从复刊第一天起,我们就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地为党和人民利益服务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地委中心工作展开各项宣传。编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写出了大量有力度、有深度的稿件,受到了地委的充分肯定,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当时报社编采人员都很年轻,他们有文化,有热情,但缺乏新闻工作经验,不少人更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他们自觉到全区最艰苦的边远山区采访,吃在农民家里,住在农民家里,虚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学习。这不仅使自己得到了锻炼,而且也写出了很多接地气的稿件。在当时,《平凉报》对农村的宣传报道是很有特色的。

    

     我们在不断坚持宣传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宣传报道。为了促进企业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走向市场,1988年和地区经委联合举办了地区先进企业评选活动。报社拿出一定版面,派出得力记者,深入工厂企业,历时半年时间,宣传报道了一批先进企业,最终评选出“十佳先进企业”,以地委行署的名义进行了表彰奖励,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

    

     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民有了一定的产品销售权,于是附近一些农民为了方便,把自家产的蔬菜,就近在水渠淘洗,然后投放市场。由于渠水已被污染,一些人食用后拉肚子。于是我们的记者便站在地头,守在渠旁,把这一切拍成照片,写成文章,在报上连续发表。农民也感觉到了这种习惯不好,于是改变做法,并向顾客反复表示,他家的蔬菜绝对是用清水洗涤的。蔬菜安全了,居民满意了,不少人见了记者连连称赞。

    

     当时《平凉报》一版还开辟了一个小栏目,叫《崆峒山下》,经常刊登一些小文章,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很受读者欢迎。受到表扬的欢天喜地,挨了批评的表示要改。有次刊登了一篇年轻夫妇虐待老人的报道,这对夫妇大为不满,找上门来,大闹编辑部。经过我们严肃批评,并通过村委会,他们终于写下了不再虐待老人的保证。当时的地委书记徐尚和知道后,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表示支持,他说,报社就要维护群众利益,反映群众需求,你们的做法是正确的。



集体的荣誉


    《平凉报》作为一个地方小报,又地处经济文化不发达的西北地区,但我们不能自甘落后。从报纸复刊第一天起,我们就把“跳出平凉,面向全国,办成一流的地市报纸”作为奋斗目标。1987年《平凉报》作为全省第一家地市报参加了“全国地市报协会”,并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同年《平凉报》和省新闻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全国地市报总编辑论文大奖赛”,全国有140多家报社总编辑参加。获奖论文由省新闻研究所所长于清潍和我编辑成《怎样当好地市报总编辑》一书,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不少大学新闻系把它作为教学参考资料。时任全国新闻学会副秘书长的何光先对此作了很高评价,他说:“在全国举办总编辑论文大奖赛,《平凉报》开了先河;以《怎样当好地市报总编辑》为内容的书更是全国第一本。”

    

     1991年《平凉报》又承担了全国地市报好新闻评选活动。来自全国20多家地市报的老总,会集泾川温泉宾馆,不仅评出了好新闻,而且通过老总们的参观采访活动及他们回去后的新闻报道,扩大了平凉在全国的影响。在这次评选中,我社李广兴写的《专员的剪刀》,还被评为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

    

     与此同时,我们在紧缩内部开支的情况下,挤出有限的经费,先后多次派记者到全国先进地市报社学习,开阔记者视野,提高办报水平。

    

     平凉报社开拓进取,不断提高办报水平的努力,得到了省上有关部门的肯定。1991年全国记协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作为平凉报社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并被选为理事,在全部一百多名理事中,地市报社只有十名,我为《平凉报》感到高兴。

    

     在此前后,《平凉报》作为全省记协常务理事单位,先后承担了全省好新闻评选活动,全省新闻职称评定活动,全省地州市报经验交流活动,大大提高了《平凉报》在全省新闻媒体中的地位。

    

    1995年,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署、省记协共同举办了“全省十佳新闻先进集体”评选活动。在全省100多家新闻媒体中,《平凉报》被评为十佳之一。获此殊荣,这是报社全体编采人员艰苦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平凉报》多年来取得成绩的肯定。 


往期精选


特稿丨平凉人坐专列上兰州下西安

周伟在庄浪县调研指导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

疫情下,社区工作者的一天

第八届黄河文学奖评选结果公布 平凉籍七位作家作品上榜



分享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快乐。快把快乐分享给您的伙伴们吧!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号:plrb933

微博号:plrbtxwb12


编辑:孙   瑞

审核:李晓明

监制:李玉成

技术:崔烘奖

法律顾问:张忠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