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乡村历史建筑“复活”,变身小景区!今昔对比,这地方你还认识吗?
一组今昔对比照
你知道这是萧山哪里吗?
在进化镇大汤坞新村大汤坞自然村
汤寿潜故居(新宅)经过修缮、改造
为萧山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树立了一典范
如今也成为了大汤坞新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一大推动力。
“布衣都督” 汤寿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汤寿潜是进化大汤坞村人,所以这里自然有他的故居。村里的汤寿潜故居有两处,均位于大汤坞新村大汤坞自然村中部。一处是汤氏祖宅也就是他的诞生之地,目前正在修缮中。另一处就是汤寿潜故居陈列馆所在之地,建于晚清民国时期,故称之为“新宅”,为两进二层四合院,面积约1080㎡,2009年4月20日被认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从外观上看,修缮改造后的故居展览装饰风格与古建筑浑然一体,背靠后山面临大池,自然风光清幽雅致。
此番改造并不容易。
不知何时起,该建筑分予村民居住,多的时候有十几户人家。2017年,进化镇人民政府通过协调,以产权收购和置换的方式,搬迁了里面的住户,投入数百万元对故居加以修缮和维护,并精心进行布展陈列工作,开辟为汤寿潜故居陈列馆。
汤寿潜故居陈列馆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迎客。内部陈列馆的展陈布置分为经世栋梁、乱世清流、难世教导、浮世挚友、后世准式五部分。以实物、图片与影像等手法展示了汤寿潜先生在“积极立宪”“浙路风潮”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清廉传世”“教育理念”“廉洁奉公”等不凡业绩,是一部爱国主义与廉政教育的活教材。
汤寿潜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改革思想家、立宪运动领导人、民营实业缔造者,其遗言“竞利固属小人,贪名亦非佳士”,是其一生的生动写照。清末时,汤寿潜组织发起了沪杭铁路保路运动,募建了沪杭铁路。辛亥革命爆发后,被推举为浙江省都督。汤寿潜多年身居要职,但生活简朴,有“布衣都督”之称。在全浙铁路被袁世凯收归国有两年后,袁通过全浙铁路公司拨发20万银元,作为汤总理全浙铁路4年多不支一分薪金的补偿,但汤分文不受,将全数款捐给建造浙江图书馆。
陈列馆的建成和开放,使得汤寿潜的精神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不过据了解,现在前去的参观的,大多以集体为主,或是学校安排或是单位组织,个人前来游玩还是比较少。
村南蜈蚣山上的汤寿潜纪念碑
用心打造“ 两大IP ”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汤寿潜故居陈列馆附近,是已经完成改造的大汤坞“乡村景区”,这里的“乡村振兴号”景观格外引人注目。
为什么是火车?因为汤寿潜曾主管沪杭甬铁路修建事宜,建成了浙江省的第一条铁路沪杭线,并因坚决反对邮传部与英国缔结出卖路权的借款草约,积极参与以维护路权为目的的浙路风潮,成为浙江保路运动的著名领袖。
这处景观也是大汤坞做好文化IP文章的一个缩影。
火车边上的别致花坛不知道您注意到没,这种罐子在村里随处可见,但不是随便找来的。仔细看上面的印纹,是满满的文化底蕴。
大汤坞新村被称之为“印纹陶之乡”,因为在这里发现了茅湾里印纹陶窑址。考古发现,茅湾里涉及的范围达2万余平方米,是一个庞大的窑址群,也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印纹陶窑址。作为古越先民的重要文化遗存,1981年,茅湾里窑址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湾里窑址的发现,也证明了印纹硬陶是中国瓷的鼻祖,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在浙江。
如今开车经过大汤坞新村,会看到路边有围挡写着“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建设区”。没错,在蜈蚣山脚下正在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馆,将以完整的产业链推动茅湾里窑址的保护和传承,从而将这一国家级文化资源打造成为萧山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古陶瓷文化的窗口。
这么看来,大汤坞新村在做足用好汤寿潜名人文化和印纹陶陶文化两大IP上非常用心了。
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如果最近你去大汤坞,一定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被评为D级危房的历史建筑已被腾空,进出村子的运木车和工人有不少。原来,这里正在进行历史建筑保护及修缮。
据媒体报道,全村有39处古建筑民居,面积1万余平方米。行走在村子里,你能不停感受到新旧交替,这座古村饱含浓厚的历史韵味,又将展现出新的风貌。
依山傍水的美丽风景,白墙黛瓦的乡村风貌,并非大汤坞新村独有,但是利用茅湾里印纹陶窑址、汤寿潜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景观亮点,和历史建筑充分融合,就是最大的特色。
菱山水潭
图文/贺一萍
编辑/贺一萍
你可能想看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