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通州城配套设施(一)

通州八大游 文旅通州 2023-07-04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

即日起,“通州八大游”微信公众号每周五刊登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


喜爱通州文化的亲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哟~


通州城配套设施(一)

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无论大小都会有桥,至少护城河上要有桥吧?何况通州是座水上城市,又以漕运为主要功能。因辽、金、元、明、清各代水系水位、运粮多少不同等原因,河道、水系也有变迁。通惠河开通前,古高梁河从今南北城间向东流过,就是今天新华大街的位置,通惠河开通后,这条河成为通惠支流,阻断了南北通行。通州城内另有多条沟渠水穿城而过,以及东、西海子水面等,为漕运仓储和通行的必要,桥是必需的交通设施。可以说是桥连接着这座城市。

到京城的必经之路是永通桥,因距离通州八里俗称“八里桥”,西至京城十多千米,是一座较为古老的石桥,为通州八景之一的“长桥映月”。此桥建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高龄。

八里桥为三券石桥,桥长50米、宽16米;中券最大,高8.5米、宽6.7米;桥下可以通船,主要是小型剥船;两旁小券各高3.5米、宽5.5米,两券对称,功能为汇泄水。桥面两侧护以石栏,各有望柱33根,须弥座柱头上雕神态各异的石狮,护栏两端各戗一独角镇水兽,造型古朴。桥孔东西石泊岸上雕四只水兽,做伏踞状,所有雕饰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护栏上有32块栏板,两出榫板面刻纹,刀法流畅。桥券与平底石交相贯通,以铁锢之。分水石护以铁柱,迎向来水,很是牢固,过去,在桥的两边各有牌坊一座,书“永通桥”三字,并建有河神庙,桥侧竖“敕建永通桥碑”。

清人王维珍《咏八里桥》诗

石衢莽荡接虹腰,倒映山河月影摇。

东望城关才八里,西来略彴有双桥。

是谁题柱游燕市,何处凭阑听玉箫。

入夜霜清一轮坠,凌寒征铎去箫箫。


李焕文《长桥映月》诗

湖溯昆明引玉泉,虹桥八里卧晴川。

石栏拥似天衢入,画舫摇从月窟穿。

万斛舟停芦荡雪,百商车碾桂轮烟。

渔灯蟹火鸣征铎,惊起蛟龙夜不眠。

此桥屡经重修,1938年铺京通路,在桥两端垫土,已经没有原来陡峻。1984年坍塌,次年重修。500多年历史沧桑,封存在永通桥上,包括英法联军留在桥上的弹痕,检点追思,令人感慨。

八里桥是京城东部门户,与朝宗桥、卢沟桥并列拱卫京师的三大名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于1860年9月21日向八里桥发动进攻,急欲打通前往朝阳门的通道,八里桥战役爆发。

形势紧张,清廷一方面派恭亲王的老丈人、军机大臣桂良前往天津安抚,并试探英、法态度,一方面在张家湾一带加紧防御。调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在通州里二寺附近驻扎,以防不测。接着从北方各省调集军队,集结在通州,以护卫皇城。

事情到1860年8月底仍无结果,这么长时间没有动静,足以说明英法联军的首脑们心里没底,不敢轻意西进,只是在观望清廷的底线与虚实。在此期间,他们派中国通英国人巴夏礼两次进京,打探清廷态度和清军部署。当联军首脑得知清军在通州至张家湾一带有所准备后,认为光靠军事威胁难以起到作用,并不能让清廷屈服,只能采取军事进攻手段才能达到目的。

随即英法联军向北京方向佯动,放出话说五天内打到通州,但并未采取速进策略,用意很明显,还是威胁清廷以求达到目的,真想打不会把时间和目的说出来。见英法联军真的出动,清廷同样心里没底,咸丰皇帝匆忙间决定北守,这对军心民心都是个打击。他命怡亲王载垣、军机大臣穆荫赶往僧格林沁大营,商讨对策,他们要求英、法停止北进,一切事情均在安平镇以南解决。其实,这种妥协反而露出了家底。此时如果命僧格林沁和胜保南下迎敌,出其不意,将战事控制在安平镇以南,英法联军未必能胜。怡亲王和穆荫光靠嘴说一切在安平以南解决,没有实质的东西,使英法联军增加了进攻的底气。

8月14日,英军代表巴夏礼、法军代表威妥玛应邀到通州的东岳庙谈判,载垣、穆荫、僧格林沁等要求英法军队一律驻在张家湾以南五里地以外,并发了照会,遭到英法代表拒绝。8月18日,巴夏礼与法国翻译巴士达等40多人再次来到东岳庙,向钦差大臣递呈照会,并要求向咸丰皇帝亲送国书,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巴夏礼走后复返,要求僧格林沁撤走驻守在张家湾一带的军队,否则就是不友好行为,说完便策马扬长而去。载垣等人知道事情已无法解决,派人将巴夏礼等人在途中拿下,解往通州。(此种做法也欠妥,这是授人以柄)

此时,双方已均无退身之地,英法联军又摸清了大清的底细,大战不可避免。清军很快退至八里桥,这是防卫京师的底线。清军与民团合手,没少杀死洋人,他们做了殊死的抵抗,但在大炮面前,冷兵器和战马根本不起作用。僧格林沁的战马听到枪声炮声,全都四散了,连接近敌人的机会都很少。

当时的防御还是有章法的,通过战后的战事图看,守八里桥时,僧格林沁的骑兵守桥北和通惠河北,扼守通往朝阳门的官道。胜保率步兵和少量骑兵守桥南和通惠河以南地区,北向可援助僧格林沁,南向则警戒广渠门方向。这种战役安排应当说是正确的,但这种防御措施对于有火力优势的英法联军来说作用不大。

英法联军的主攻方向是朝阳门,也就是僧格林沁的防御阵地,他们有自己的作战方式,骑兵在前,因为他们的骑兵是经过火器战斗的战马。步兵在后,呈方形队列前进,持枪士兵分三四排,第一排射击,第二排准备,第三排装弹药,依次前进,使阵前形成一幕弹雨。战至20日,联军仍未攻下八里桥,法国人蒙托邦率1800人分几路同时向八里桥发动进攻,僧格林沁也亲临前线督战,血战近三小时,双方均伤亡惨重,僧格林沁歼敌近600人,八里桥阵线依然坚固。

22日,南线瑞麟、胜保部先溃。联军多部由漷家坟向八里桥进攻,僧格林沁迎战,但恐不支,命瑞麟和胜保各击一部来敌。胜保突然被炮弹击中左颊和右腿,在弁兵抢救下仓皇退出战斗。联军还是没有攻下八里桥,但通惠河以南广大地区已经门户大开。战斗暂息,联军拟改变方向进攻广渠门,全数沿通惠河南岸向西挺进,这或许是诱兵之计,正在清军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时候,联军杀了个回马枪,一举攻下八里桥,并很快攻入京师,火烧了圆明园,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

英法联军倚仗火器枪炮取得胜利,法兰西第二帝国授予法军指挥官库赞·蒙托邦为“八里桥伯爵”。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曾提及此事,说有两个强盗,一个是英吉利,一个是法兰西,并在书中提到了这个所谓的“八里桥伯爵”。这一仗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

八里桥之战,意义和影响深远:

第一,在世界战争史上,此战是热兵器与冷兵器之间最大的一次战役,经过此战,全世界正式把军事目光放在火器和火器运用上。武器的制造和出口迅猛发展,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响做了准备。就是当时的大清也不得不兴办洋务,制造枪炮战船。

第二,此战为后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中日甲午战争埋下伏笔,使强敌摸清了大清国底细:攻占其首都北京不是不可能,中国人怕打也不敢打,可以向中国人提出任何要求。

第三,此战也打醒了部分中国人,后来出现了以恭亲王奕忻、军机大臣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中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为原则,开始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八里桥之战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人的苦难历程。

通州城向运河以东各县及东北方向的必经之路是浮桥。浮桥是一种水上设施,有别于木桥、石桥、摆渡,更与现代桥梁不同,严格说,浮桥应算是一种临时设施,不能长久,只能随时更换,但它也是桥梁建筑的一种。

通州浮桥也称“北浮桥”,位于通州城东北角,温榆河、北运河交汇点上,有里浮桥和外浮桥之分,一跨温榆河,一跨小中河,二桥相距500米。

浮桥不是永久性桥,编船筏为桥渡河,就是浮桥。明代洪武时在东门外罗家口设船建浮桥,至永乐时以船桥不便而修木桥。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次年被大水冲走。

正统元年(1436年)造白河浮桥,把马快船和运砖船编在一起,上铺木板,并委派千总一人驻防,另拨士兵18人和通州民夫八人看守。清朝将桥迁往北门外水浅之处,每年修桥费用由户部拨发。设桥船50只,通州船夫40名,每人每月给米七斗五升。后来,渡船减为20只,分东西两道,船夫20人,每月给工银九钱七分五厘。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洪水,河两岸冲刷严重,河面变宽,无法搭建到岸,于是加了18只船。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通州知州龙舜琴添设9只浮船,而将原有22只船全部划归东河,新设船在西河。新船定每年用银一千五百二十九两二钱三分,每年从司库工程所余和节年耗银中支出。

后因新旧30船,只有20名船夫,人不够用,又另加船夫9人,22船用夫22人,西河九船用人七名。船夫自行议定,按月轮流照管,每年九月搭盖桥船,铺上木板,于下一年的四月拆卸。三年大修一次,十年重新排造一次,每年油刷一次。

浮桥是清代帝王去往东陵的必经之地,清代帝后丧葬,每年东陵祭祖扫墓,大队人马浩荡而来扬尘而去,浮桥上下有无数船只迎送。

1939年,日本人为沟通京东各地交通,以方便管理和掠夺,改浮桥为高架木桥,内桥14孔,外桥12孔。此桥在解放战争中被拆毁。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京榆线公路是通往东北的主要运输线,路从此过,在改造京榆公路的同时,修建了内河桥,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由渡口改建的桥梁。

1963年建水闸,桥闸一体,正式沟通了北运河两岸。

通州城内的桥,大大小小,前前后后,怕是谁也说不清历史上一共有过多少桥,作为一个多水的城市,桥是必不可少的交通设施,下面说说城内的桥。

一是闸桥,闸桥建在通州旧城中心,南北大街交汇处,通惠河支流的水面上,桥南北是通州最繁华地带、商业中心,是南北街的重要通道,而且此桥下有闸,故称为“闸桥”,起着调节漕河水势的作用。

此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初建时为木桥,称“通州闸”,延祐元年(1314年)改为石闸石桥,改称为“通流闸”,并设有管闸官和闸夫等。桥两端为砖石结构,桥上原铺木板,后改为石面木栏。闸桥一体,方便通行,又利节水通漕,两不相误。

明代曾在闸桥建三官庙,供奉天地水三神,以“佑民居,护漕运”。此处周边在明末时曾经着过一场大火,环庙商家民居被焚殆尽,唯此庙幸免,人人觉得奇怪,认为真有神灵,此庙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清顺治时改原庙为阁,称“灵显阁”,越发显得庄严大气。闸、桥、庙、阁一体,显示出通州人在虚与实、精神与物质方面的整体考量。

此桥在民国时曾做过修葺,改为水泥结构,并加宽桥面,换木栏为铁栏,并安装了电灯。

二是西板桥。它是通惠河支流,后称万寿宫水渠上最西的桥,位于今车站路北口儿的新华大街上。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为石板平桥,桥面与两端地面持平,桥两侧砖砌矮墙为护栏,桥下券圆拱通水。此桥是当年北城出入西门,通向北京必经之处。

三是罗家桥,位于原沟沿胡同儿口外,新华大街南侧,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私人所建,木制,同治时重修。光绪元年(1875年)改建石桥,桥下三孔,石头水墩,南北两面铺石板,中间桥面铺木板。当时有“两石加一木,通州必定富”的民谣。

四是通利桥,在闸桥东面不远,今人民商场门前的新华大街上,原为木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改为石桥,是瓷器胡同以南的泄水口,为东北城去南城的重要通道。

五为黄桥,位于黄桥、沟沿儿、公理会三条胡同儿交界处,此处原有一条明沟南流大黄桥、沟沿儿之间有一石板桥,方便交通。此明沟后改为暗沟,桥面未动,因桥面与地持平,与地面铺几块条石差不多。

六是韩公桥,在水月院、新城下坡两条胡同儿交会的地方,从旧城西门桥南流的小水渠沿西仓东侧,经韩公桥出南水关。因此桥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东路厅同知韩镐所建,因名韩公桥。

以上简单介绍了几座桥,城内还诸如庆华桥、东板桥、薛家桥、无栏桥、赶驴桥、乾石桥、元宝桥、戴家桥等若干桥梁,不一一叙述了。


—END—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查看↓↓↓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通州城池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路县考古


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古路县城故事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