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吴仲与鲁班(人物类)

文旅通州 文旅通州 2023-08-07

说说

运河民俗

那些事儿

“文旅通州”微信公众号每周五连载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

喜爱通州文化的朋友们,一定要持续关注哟~


吴仲与鲁班(人物类)


说到通惠河,总要提起两个人来,一个是郭守敬,一个是吴仲。明嘉靖年间,御使吴仲向嘉靖皇帝奏本请求重新疏通通惠河。皇上准奏,并命他为工程的指挥。

施工期间,由于明成祖在北京大修宫室,影响了由西北郊流向通惠河的水源,又加上北京和通州落差很大(据说通州万寿宫旁的塔尖和朝阳门门洞下边的顶门石一般高),影响了漕粮剥运。这可怎么办呢?吴御使急坏了,整天愁眉不展,在工地上转来转去。

工地上聚集着成百上千个民工。有挖河泥的,有看热闹的,还有赶来做小买卖的,什么卖烧饼的、卖油炸鬼的、卖糖葫芦的、卖面茶的……热闹非凡。在一片嘈杂声中,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炸——炸糕!”走近了,是个老头,吴御使仔细观瞧 :老头脸膛紫红,须发皆白,双目炯炯有神,身穿粗布蓝衣,腰系一根蓝褡袱,脚登白布袜双脸鞋,手提小筐,举止潇洒,气度不凡。他总是在吴御使眼前转悠,不时地喊着那句:“炸——炸糕!”吴御使开始并没在意,只觉得这个老头有点儿怪。一连数天,都是这样,就连休息时坐在工地临时寓所,老头还是叫着那句“炸——炸糕”。后来,吴御使就琢磨开了 :这个老头卖炸糕为什么吆喝法和别人不一样呢?非要吆喝两个“炸”字,而且两个“炸”字之间空了那么长时间。“炸——炸糕!炸——炸糕!”忽然他眼睛一亮 :“炸”不就是“闸”吗?“炸——炸糕”就是一闸比一闸高啊!这不就解决水源不足、落差太大的问题了吗?他心中豁然开朗,一拍大腿站起来走向书桌,挥笔疾书,订下了按坡度设闸的方案。写完了,他想去拜访那个老头,在工地上却遍找不见,心中纳闷,又觉遗憾,偶然间发现工地上供着的鲁班画像,哎呀!这不就是那个卖炸糕的老头吗?!他就把这事和大家说了,大家也觉得奇怪。从此,工地上就传开了“鲁班下界了,帮助咱们修通惠河呀!”“修通惠河是天意啊!老天帮助咱们修通惠河啊!”这个传说迅速传遍了沿河两岸,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吴御使根据落差坡度,设立了五个闸口。大通桥往东到庆丰五里设第一闸口,庆丰到平津七里设第二个闸口,平津上闸到下闸四里设第三个闸口,平津下闸到普济闸十三里设第四个闸口,普济闸到石坝十里设第五个闸口。后来,人们根据习惯和地名,对这些闸又有了新的叫法,如今还有二闸这个地名。


下期预告

通州燃灯塔的传说(风物类)

敬请关注


—END—

往期推荐

 

1、【连载】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铜帮铁底大运河(风物类)

2、【连载】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通州

3、【连载】说说老通州洋人那些事儿——潞河医院的历史变迁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