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细活重现“大运河第一码头”历史风貌
张家湾城墙与通运桥伫立在萧太后河上已有400余年历史,如果算上两座遗址的前身更有千年之久。它们一起见证着通州因运河变得愈发繁荣昌盛,张家湾成为“大运河第一码头”,经历了战争岁月。虽然现存遗址的规模早已不及当年,但这里依旧是通州文化的符号之一。
日前,从通州区文物管理所获悉,张家湾城墙遗址及通运桥文物保护与修缮工程已实现主体完工,现已进入收尾阶段,待城墙遗址和通运桥文物保护与修缮全部完工后,相关部门将沿河道修建步行木栈道,让城市休闲与文化风韵相得益彰。
“慢工”重现古桥车辙
穿过张家湾城墙遗址的城门,就是通运桥。百年前,无数的马车和商贾从通运桥走进张家湾古城,桥下的萧太后河上无数从南方而来的物资都汇集于此。通运桥和古城墙就是历史的见证者,桥面上深深的车辙就是最好的证据。
据了解,此次修缮主要围绕通运桥桥面、桥下券拱、古桥栏杆等点位开展加固、桥面修复及打磨车辙等工作。本次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重现通运桥的历史风貌。
通运桥上共有石料300余块,每一块都大小不一。石料边缘光滑圆润,满是岁月痕迹。桥面中间,两条与桥等长的车辙十分明显,这是历史的印记。首先要将补石边缘进行打磨,一边磨一边参照老石料的形制。然后量出老石料上的车辙宽度,用砂轮一点点地打磨,直至印迹的弧度和深度与老车辙匹配,完成一块需要一个月。
如今桥梁主体修缮已经完毕,目前正在为桥栏杆下的石板雕刻斧剁纹,完工后通运桥整体将更具历史美感。
“细活儿”手斩斧剁纹
“修旧如旧”是现在大部分文物修复中遵循的惯例,通运桥与城墙的修复也不例外。通运桥上几名工作人员坐在桥栏杆下方,左手凿钉右手执锤,雕刻斧剁纹。凿钉一上一下配合着落下的铁锤,让斧剁纹呈现锯齿形状。
斧剁纹种类很多,通运桥上恢复的纹路是一条条的平行线,起到防滑、装饰的作用。雕刻斧剁纹的石板是在2004年填补的,表面一直保持平整。根据老照片,这些石板其实以前也是有纹路的。本次修复时发现桥栏杆下方的石板上有几百年前的斧剁纹,清晰可见。
文物修复要尊重历史,修复工作就是重现历史。通运桥的整个修缮过程中,每一步都有史可循。发现几百年前的斧剁纹后,工作人员不仅数出了每一块石板上斧剁纹的数量,还测量了每一条斧剁纹之间的距离。
原样保护狮子、镇水兽
除了车辙印,通运桥两边共有36只石狮子,形态各异。然而经过岁月侵蚀,这些石狮子均出现不同程度破损,轻一些的面部已经模糊,比较严重的仅剩一半身体。
通运桥四角各有一只镇水兽,这是“龙子”之一的饕餮。经过岁月的洗礼,四只神兽风化破损严重。修缮时,工作人员乘坐竹筏将镇水兽上的水草和水渍清理干净。
通运桥有“北京之最”
十几年前,通州画家景浩绘制了清末民初张家湾古城周边的盛况。展开7.6米长的画卷,张家湾古城内外以及周边的皇木厂等区域尽收眼底。张家湾因漕运而兴,根据历史记载,张家湾地区的漕运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
辽初启用萧太后河运粮,张家湾位于运粮河重要节点,又有水湾可供船只停泊,加上此地漷河(今凉水河)以南辽阔的延芳淀被用于皇家捺钵,附近又有水陆军事演练,很自然地就被用为码头,但是规模不大。直到元初张瑄督海运至此,张家湾一下跃升为北运河上漕运枢纽和重要码头,直至清代。
如今的通运桥就是在辽代基础上修建的。石桥建完非常漂亮,明神宗赐名“通运桥”。历史上,在通运桥中间券拱南侧的位置有一块刻着“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清源陈进儒监造”的石碑,如今这块石碑在水下。
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李自强介绍,下一步张家湾城墙遗址及通运桥周边将开展景观环境提升工程,例如沿河修建滨水步道、长椅,对路面进行平整硬化,补植鲜花绿植增设景观,将这里打造成为大运河北端的文旅新景点。
来源 城市副中心报
记者 张群琛 摄影 党维婷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文旅通州视频号~
—END—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