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共融!北运河畔续写新篇章!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见证了北京辉煌的建都史。如今,北运河畔又迎来了生机勃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这条生态之河、活力之河、魅力之河守护着城市副中心,水与城相互交融、互为依存、彼此成就,续写着北运河畔新的传奇篇章。
一枝塔影认通州
登上运河商务区新光大中心180米的顶楼,俯瞰五河交汇处的波澜壮阔,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写字楼之间,屹立的是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塔。
脚下,温榆河与通惠河相汇形成北运河,滚滚河水自此奔东南而下,流经河北香河,入天津汇入海河。开阔的视野内,古今文化交融,不禁令人感慨通州这个千年大运河北起点的悠久历史。
通州之“通”,取自漕运通济之意。漕运可以说是古代通州城市发展的命脉。
自金代命名以来的800多年间,随着通惠河、北运河相继开凿,通州与京师关系变得甚为密切,被誉为“畿东重镇”“畿辅之襟喉”,曾为北京的建设、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彼时,南来的商贾船队在这里停靠休息,万舟骈集、漕运繁碌,形成了通州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其中,古塔、古镇、码头是通州辉煌漕运历史的生动写照。位于五河交汇处的燃灯塔,是代代相传的通州城标志,古代通州八景之一的“古塔凌云”即指此塔景致。
作为大运河最北端的标志,南来船队看见燃灯塔就知道即将抵达通州,清代王维珍留有诗句“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漕运兴衰
大运河在历史上承担的主要功能是漕运,其本身的兴衰与漕运密不可分。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津铁路通车,而后南北漕粮完全停运。为维系封建统治中心经济命脉、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漕运制度,从此变成了历史陈迹。
随之而来的是,自清朝末期到新中国成立前期,通惠河与北运河沿岸河道淤积、闸坝废毁、堤岸坍塌,变得没落。
进入副中心时代
大运河流淌千余年,历史上受战乱、王朝更替等影响,河道荒废、淤塞改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出于漕运无可替代,新的王朝无不选择继续疏浚河道。
如今,通过持续补水,京杭大运河历经百年后再次全线通水,悠悠运河从历史流进了现实。
从历史的大运河迈向现代的大运河,2014年是个关键的转折点。当年6月,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崭新的运河故事就此翻开新的一页,这其中就包含北运河通州段。
相比历史上的大运河,现代运河最大的区别在于,漕运的功能已不复存在。当今运河承载的是建构在漕运历史上的新的功能和意义,即重新定义了河与人、河与城、河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
展示蓝绿交织城市新名片
蓝图绘就,一座千年之城就此拉开城市框架。作为副中心的“黄金水道”和“城市名片”,北运河通州段率先扮靓起来。
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实现新增造林面积达到20余万亩。建成并开放各类公园51处,建成北运河绿道、运潮减河绿道等375公里,副中心居民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2公里。
坐落在北运河畔的城市绿心公园,由过去的东方化工厂变身为绿洲,现已成为城市副中心的“绿色心脏”和生态“金名片”。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优美生态不仅造福百姓,也让不少“稀罕鸟儿”到此栖息。
前不久,城市副中心的绿色生态还获得了国家认可,获评为北京平原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此次副中心成功“创森”,不仅展现了北京平原地区森林城市的独特风貌,为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副中心样板,更形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古今同辉激发活力
蜿蜒流淌的大运河不仅仅是生态之河,更是文化之河、历史之河。其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本身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今年9月,“三庙一塔”景区完成文物修缮及旅游配套升级改造,向公众预约开放,由燃灯塔以及文庙、佑胜教寺、紫清宫组成的古建筑群成为北京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其中,标志性的燃灯塔已有1400多年历史,置身景区中,古塔与远处现代化的运河商务区写字楼遥相呼应,古今文化交融,游历其中,令人倍感震撼。
包括“三庙一塔”景区在内,运河两岸的风貌还在更大尺度上发生着变化。
自五河交汇处至甘棠闸,串联沿线4座公园,连接水路与陆路,集文化休闲、度假、体验、购物等于一体的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正加紧收尾,将打造成为城市副中心首个5A级景区,面向游客开放。
与古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距运河不远处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展现了大运河现代与活力的另一面。目前,环球影城的溢出效应凸显,有力提升了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能级,为副中心乃至全市增添了一张文旅新名片。
古老与现代的文化在此交融,为大运河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时尚与活力。一批批重大产业、一家家总部企业相继落户大运河畔,作为承载中心城区商务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运河商务区在运河两岸栽下梧桐树,吸引凤凰来。
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
悠悠运河水,不仅仅滋养哺育着城市副中心,它还在更大空间尺度上搭起了城与城之间发展联系的纽带。
今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未来还将实现京津冀三地游船互联互通。
如今,在沿线地区精细化治理河道的不懈努力下,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北三县等地,在千年大运河联通中正变得更为紧密,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编制,首次实现与河北廊坊北三县等地的规划对接,从源头上避免了各自为政、互不关联的状况,共同绘制京津冀协同发展宏伟蓝图。
河水孕育着希望
副中心承载着新生
大运河不竭流淌
运河畔的新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 北京通州发布
更多精彩视频
欢迎关注文旅通州视频号~
—END—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分享更多文章
觉得不错请给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