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说 | 这是殊胜之乘的无上秘密法教集结,是了义的真实心要、即生成就的捷径
点
击
关注銅色吉祥山
与莲师净土结缘
结
缘
除障珍宝宝库
| 莲师说 |
现在要说的是已圆满修道的果,其中有四个要项。第一项是利益有情众生的行持方式,第二项是智慧心持续的方式,第三项是以悲心看待那些被调伏者的方式,第四点是对他人错误想法的驳斥。
首先,障碍修道的染垢被净治时,你了悟了本然和本初觉醒的境界,其中有四个面向:义境、言诠标记、本体和显现的方式。(亦可说为:)五身为基础、传递意义的五种言诠方式、离念之心的五种形式;圆满愿望的五种功德、执行利他的五种事业。
第一是五身。法身是无生、清净、不受限制的,而且作用为四智慧身的基础。报身是有圆满特质的本觉,受用着现象的多元多样,但却不执著;报身又作用为化现的基础。化身幻化般地依照被调伏众的心性而有所显现,但不离于法身;化身又作用为智慧特质的基础,这样的智慧特质会以必要的方式,对那些需被调伏的有情众生展现。金刚身亦即本觉,也就是示现真如性的觉空不二。现证菩提身是不可分的无畏性,体性恒常,自然任运地感知一切现象为无方所且自然觉知的本觉。
第二是五种言诠方式:法身的究竟言诠,也就是“所表之义境”,是构成一切思想与表达之“基础”的全然清净觉性。报身有寓意的象征性言诠,是“以有形之相的呈现来传达义境”的本觉。化身的辞语言诠,是“以六十种悦耳的声音与六道有情众生沟通”的本觉;这样的辞语言诠,会依照调伏众的经验范畴,对每个字词的意义给予解说,使其明了。金刚智慧的言诠是“传达可经耳闻之无二空性”的本觉。现证菩提自然认知之明觉的言诠,是认知一切音声即是明觉的本觉,透过那有着心之五种智慧的加持来阐明义境。
第三是觉醒心的五种形式。大乐之心即是空性本然性的离念觉性。无念之心即是认知现象、但不将现象概念化的本觉。平等心即是一切现象无二元的本觉。金刚心即是一切现象显空不二的本觉。解脱众生之心是透过四种无执的佛行事业为有情的福祉而运作着。
第四,五种功德即是净土、宫殿、光辉、宝座和庄严。法身净土是法界自性清净的虚空,报身净土是自性光辉的“光轮”,化身净土即是十亿娑婆世界。
法身宫殿即是奥明净土的法界,报身宫殿即是个别体验的本觉,化身宫殿即是从个别体验中生起的曼达坛城。
法身光辉即是五智的光辉,报身光辉即是闪耀着五色光的智慧自性光辉,而化身则拥有由色身每一部分闪耀而出的六十亿道光辉。
法身宝座即是一体见地的宝座,报身宝座即是一体知识(智慧)的宝座,而化身宝座则是一体悲心的宝座。
至于庄严的部分,法身有无生清净(nonarising purity)作为严饰。报身有不灭的自觉知(unceasing natural cognizance)与殊胜的主、随征相作为严饰,另外还有十种象征性的庄严:佛冠、耳环、叠绕项鬘和短项链、臂环、两手镯和两足环,以及长项链。化身的严饰则是一般所说的三十二相与八十随形好的征相。金刚身及现证菩提身的功德特质则未被提及。
五种事业是:平息业力与烦恼;增益寿命、福德和自觉智(naturally aware wisdom);能怀摄心、明觉及轮回涅槃的一切现象;去除无助益的事物;了知本然境界的直接行持。
现在要谈的是(已圆满修道的果,第一项)利益有情众生的行持方式,其中又有三个面向:有依凭的行持、无依凭的行持,以及自性行持。
有依凭的行持意指,以法身的无二元本觉作为基础,透过报身完成清净众生的利益,透过化身完成不净众生的利益。这是从本智有所现前的角度来说。
无依凭的行持意指,尽管正觉佛果的智慧,并非由实存之人我所成,但佛果却在调伏众的感知中显现两种色身来完成众生的利益。这是从本智无实存的角度来说。
透过自性行持来完成众生的利益指的是,透过有为诸法之本性“毫无实存却以无限可能的方式而显现”的种种表述或表达;这是上述两种方式的无二之道。
深入解释的话,“做者”(doer)即是名为持金刚的任运显现五身。五身只是佛功德的分支,并不是五个具体独立的实体。金刚身与现证菩提身是三身之面向的名称,法身、报身与化身则是实际上所说的佛身。
法身,也就是自利的了悟面,并不执行利益有情众生的行持,两个色身执行利益有情众生的行持;这意思是,报身执行的是“利益十地菩萨等清净众生的行持”,化身执行的则是“利益六道不净众生的行持”。
法身的十二行、心的六神通,以及四种不可思议,此三者的根基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执行利他的事业。至于执行的方式,细分时,为无上语十二相;浓缩时,是三藏的三部集成;谈到对治面时,是具有修补作用的净化者;而以因和果的角度来看的话,则是密咒乘与性相乘。
诸善逝常驻于二谛双融之本智心的基础状态,不落入任何边见,非同一也非相异(非一非异)。究竞的果即是了悟那无别于正觉者遍知智慧心的本觉,并保任于其中,不偏执任何边见,远离了一与多,而且超越同一与相异。
本初智慧心的基本状态是并非是“一”,因为普贤王如来的功德分中展现了二十五果法;它也并非是“多”,因为二十五果法的展现就包含在普贤王如来心独一、本自存在的觉性中。更进一步来说,本初智慧心并非是“一”,因为在受调伏的有情众生的知觉中,它显现为具有三身的诸佛;它也并非是“多”,因为这些并非是真实或实质的多个实体,而是融合在空性、无我中的一体。
如果本初智慧心真是“一”,那么心念诸种状态的转化就会是谬误的;而如果此心真的是不同实体,那么单一佛也就不可能展现为种种不同的化现。因此也得知,本初智慧心住于非一与非异的状态中。
观待调伏有情众生的方式,以及对不正确想法的反驳如下:被观待的对象是待调伏的有情众的习气显相;观者则是力行教导的佛之悲心。观待的方式有三个部分:如实知晓事物本质的智慧(如所有智),看到一切现象是无生的;了知一切存在现象的智慧(尽所有智),则看到一切现象是无止尽的;而了知无二元的智慧(无二智),则看到所有现象是无二元的。
现在要驳斥他人的不正确主张⑾。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被观待的对境,亦即有情众生的习气显相,是否存在于佛的经验中?假设真实存在,那么这些迷惑的经验一定得是实存的实体,因为它们出现在真实的体验中;然而以逻辑上必然的结果而言,被观待的对境究竟上必定是虚假的。如果有情众生的习气显相并非虚假,这样一来,佛的感知势必会变成是错误的,因为会将事物看成非此物的样子。这就会像是看到两个月亮的眼识(是错乱的),因为佛竟然看到了真实存在的实体⑿。由于这并不会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得知,二谛是不可分的。
⑾接着数行是以一位印度班智达的逻辑风格来写作的。这个推论行列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确信诸佛的本初智慧心,能粉碎我们试图归纳的任何思想戏论。
⑿按压眼球会看到两个月亮的例子,通常被用来说明个人性的经验不必然与事物的本质一致。
奇妙哉!
这是殊胜之乘的无上秘密法教集结,
是了义的真实心要、
是一生成佛的捷径。
与此教法连结上,追随吾之劝诫的你们
是幸运的具福者、是乌迪亚纳的心子!
这个《除障珍宝宝库》
是极为精要且光明的一盏灯,
犹如太阳与月亮的光芒,照明了圆满次第。
未来,一位被授记的秘密瑜伽士
将会与这些心要教授相遇,
因此,措嘉,将这些教法以伏藏隐埋起来吧!
十二地母啊,要护卫这个法教!
从现在起六百三十年后,
一个被授记、有着愤怒相且精通伏藏的人
将会从东方出现;要将此法教托嘱给他!
当这位被授记的人接触到这些教授时,
他不应该随意显露这些教授,
只应该在检视谁是具格者后,才加以教导。
莲师如此说道。
明妃措嘉将这个教法,藏在像是一窝毒蛇的北方半山坡上的海螺白珍宝中。
这个伏藏是由仁增·果齐·登楚·坚,一位长有鹰羽的持明者,取自像是一窝毒蛇的半山坡上的海螺白珍宝。
三昧耶,封印、封印、封印!
《莲师心要建言》
☸ 莲师说 |《空行法教》专辑 ☸
往期精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