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诵读一故事 | 巾帼志愿宣讲员贾静菲:读红色家书 缅怀革命先烈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黔妹妹




  



 为推动省妇联党史学习教育暨“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走深走实,贵州省妇联以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为目标,动员全省广大妇联系统干部职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省妇联结合实际,策划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一周一故事、一周一诵读”活动。
 本期诵读我们邀请到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的贾静菲老师为大家分享《红色家书》的故事。

巾帼志愿宣讲员简介

贾静菲 

语文一级教师 

贵阳市南明区骨干教师  

贵阳市教坛新秀


读红色家书 缅怀革命先烈

 我已有好多年未用纸笔给远方的亲人写过家书,也多年未接到远方亲友的“尺素传书”。原先浸染墨香与浓浓亲情的的家书,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我读了革命先烈在炮火中、在临刑前写下的《红色家书》,似乎触摸的不是文字,而是英烈们的澎湃与滚烫的热血,是既有大爱又有小爱、既爱大家又爱小家的博大灵魂。


先烈心中有“大爱”:爱祖国,爱人民。为了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他们长年抛妻别子、颠沛流离,最后流血牺牲。钟志申(1893—1928)在给哥哥的遗书中写道:“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我知道我的牺牲,不会白牺牲,我的血不会白流……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啊!”



 先烈心中有“小爱”:爱父母,爱妻儿。他们虽然胸怀崇高理想,但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热血男儿,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有儿女情长。


他们孝敬父母。熊亨瀚(1894—1928)在遗书中说:“余生未报父母养育之恩,死又增父母西河之痛,罪孽深重,上通行天……倘来生有缘,再报寸草。



 他们深爱妻子。黄竞西(1896—1927)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说:“惟我们不能偕老,夫妻能偕老的有几呢?一年、一月、数日的都有,我们已有了十年,也不算少了,宝儿也四岁了。你万勿以我而悲伤。你的体弱,千万要保重。”。



 他们教育后人。杨杰(1889—1949)临死前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人的身上(本钱者,有技术、有学问、有能力之谓)。”



《红色家书》收录的一封封家信,描绘的是众多革命志士背后关乎爱情、亲情、友情的“小爱”。细细品来,这又何尝不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大爱”呢?他们在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烽火岁月里,写下的那些牵肠挂肚的家书,既可告戒家人、警醒世人、又能启迪后人。


 读着这些有血有泪、情意真挚的书信,我忽然明确了人生目标:共产党员不能崇尚享乐,不能得过且过,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经营好自己家庭。让家人放心与安心,是给家人最大最长远的幸福。


读完《红色家书》,令人泪湿衣襟,也令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编辑 | 韩   扬

责编 | 向   禹

审核 | 侯清华




往期回顾:

一周诵读一故事 | 毛泽东心系群众吃水难
一周诵读一故事 | 一封没有寄出的红色家书——《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
一周诵读一故事|赵一曼:殷殷致子书  拳拳爱国心


本公众号推文内容只为

传播正能量、好内容,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

如有标注来源错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贵州省妇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