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
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呢?从古至今,无数哲人都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对每个人而言,时间和空间看不到、摸不着,却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得到,目前人类所谓的知识的体系还不能完全地解释清楚这二个概念,也就是说,人类发展至今形成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有漏洞、不完善的体系,由于其范围不足以覆盖客观世界的本源,所以不能完全从整体上去观察、理解并阐明对应于主观认知以外的客观对象。就好像盲人摸象,每个盲人都认为自己摸到的部分就是象的本形,其实,每个盲人都的确摸到了象的本身,但只是象本身的一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只是整个象本形的构成因素,而并不是象本形的全部,这些盲人以此得出的结论当然都是错的。
所以,在回答时间和空间的本源问题以前,我们先探讨下人类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先校正了主观察体的精度,并充分认识到人类认知的先天不足,才能逐步升级人类的知识体系,用更完善、更全面的理论去解释客观世界。
时间和空间
人类的知识哪里来?康德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先验论学说,先验论包含了先验、经验和超验这三个主要概念。
首先,他认为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个经验的表述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经验概念,在哲学领域,经验是指人类用感官获得对象要素的过程而非结果,人类用这些感官来感知客观世界传递来的信息,但对这些信息的获取能力取决于先验。
何为先验?康德认为,先验就是在经验还没发生以前就规定了你的经验模式和经验系统的那个东西,比如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是受到先验条件制约的。
最终形成人类知识体系的是由超验完成,超验又是什么概念呢?康德的定义是,超验是超乎于经验之外的那些追究。
作个形象比喻吧,先验就是获取信息的硬件配置;经验就是利用硬件获取信息的过程;超验就是分析、处理、提炼信息并最终形成在一段历史周期范围内的结论,即形成知识。比如,人类和鸟类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鸟类看到的可以见光范围比人类要广,人类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概在400~760nm,而鸟类“可见光”范围包括了紫外线部分,所以,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就需要超验去定义。
前面说的可见光概念,精确的定义就是人类能用自己的视觉感官能感知到的电磁波,而并非是所谓的颜色,颜色只是特定波段的命名。
所以,人类的知识不是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对外部世界所提供的一些凌乱信息用主观规定性本身去做了一番整理的结果,而人类主观规定性是在接受信息的经验之先就被规定了。
综上,可以看到人类的知识体系是先天不具备完全解释客观世界的能力的,只能是无限地接近。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拓展了自己的先验系统,比如哈勃望远镜已经可以观察到几十亿光年外的宇宙,但这又如何呢?科学家都承认,目前人类观察到的宇宙只是整个宇宙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落。其次,超验系统的方法论又决定知识体系的准确性、正确性,这个只能通过不断的修正、调整去实现。
好了,现在回到时间和空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来。前面说了,人类的知识认知体系受到先验的制约,因为基于先验而来的经验只能提供现象信息,并不提供现象背后的逻辑联系,但就算逻辑本身,仍然来自先验规定,无非是先验直观形式和先验逻辑形式的区分,即包括所有在逻辑上能够整理的东西,包括因果联系等,是在经验以前就给定的感知规定性,因此人类感知的世界永远是现象界,而人类所认知的存在,永远是感知中的现象体系,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中的映像,而非客观本身!这其中,自然包括我们现在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再说得易懂些,所谓的时间和空间,无非是人类一种主观的感觉、体验、理解的形式,其本质是人类的感知永远够不着的!客观世界的本身,不在人类的感知范围之内,那么,客观世界存在于何方呢?答案是:在彼岸!这就是著名的彼岸说,即不可知论。
人类作为自然之子,感知不是为求真而设定,感知只是为求存而设定,人类的先验早早地被生存进化过程中维护生存的适应性要求束定了,就像夏天的虫子永远不会知道冬天为何物一样。
客观的自然世界才是人类需要去膜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