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的结局取决于什么?
中美之间近期很热闹,几乎是在各领域都展开了针尖对麦芒的交锋,资本领域、贸易领域、教育领域、地缘政治纷争不断。竞争也好,斗争也罢,总之,既然是一对一的博弈,总会有个输赢结果,那么,在这场撼动全球的中美角力中,谁会是最终胜者?是什么主要因素可以决定这场博弈的胜负?个人认为,最终决定胜负的一定是在货币汇率,谁把对方的货币打成象2014年的卢布,短期内出现快速贬值,谁就是真正的赢家!这是最终的分水岭!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为大家分析下。
首先看下面中国从1982年到2012年CPI的历史数据图。
1980-2012中国年度CPI变化情况
从上图可见,1994年是过去四十年来通胀率的最高点,1980-1994年这十五年通胀率的算术平均值是8.35%,这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从1995年开始至今,通胀率开始回落并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内。这段时期,经济发展很快,居民收入增速也非常高,即所谓的收入增长跑赢了通胀,居民的购买力是出于上升阶段的。这段时期,当然就是“幸福的日子”。
那么,同时期美元与人民币的走势又如何呢?看下面的图示。
人民币兑美元长期汇率走势图
1981年1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1.5886,到1994年,人民币突然了跳贬,至1995年1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跃升到1:8.4384,14年间的贬值幅度是81.17%,虽然当时的人民币还是属于非市场化货币,但这样的贬值速度显然还是太快了(如果当时人民币兑换市场化操作,贬值幅度应该更高)。但从1995年开始,人民币就开始了持续升值之旅,这个升值趋势前后保持了二十年,到2014年初,美元兑人民币达到1:6.04的历史最低点,人民币这段时期内的最高升值幅度约29%。
由此就可以发现,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和国内通胀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即通胀率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低,货币的贬值速度就快;通胀率低,人民币的价值稳定,兑美元就可以升值(其实,美元也在贬值,只是贬值速度的斜率较缓)。
从上图也可以看到,1994年是个关键年份,这一年,人民币汇率跳贬,但也在这一年以后,人民币开始逐步升值,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个局面的?
1994年以前,财政产生的赤字都可以直接找央行印钱,也就是,财政负责花钱,央行负责买单,这就是实践中的“财政赤字货币化”理论。这种情形下,财政花钱比较随意,缺乏严谨的预决算机制,央行当时只能算是一个负责记录印钱数量的机构,至于印多印少,央行并无决定权。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央行不能再为财政赤字买单,财政与央行彼此开始各司其职,独立运行,财政再也不能把央行当成自己的印钞机了。央行摆脱了印钞机的角色,效果立竿见影!于是,1994年就成了通胀与汇率的拐点之年。
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这几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但仅从走势图上并不能断定未来的走势,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始终在7.10左右波动,人民币兑美元在7.1 :1的位置既可以向下,升值突破2014年的最低点6.04:1,也可以贬破8:1的水平并继续贬值下去。
然而,近期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论调却日益喧嚣尘上,如果最终实施该政策,那么将极大影响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虽然最后的决定由领导拍板决定,但关键问题是为何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这样的讨论。
下面这张图也许能给到一点线索。
中国广义财政赤字率(20年为预测值。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预测)
看以看到,在2018年以前,广义财政赤字率一直都比较低,是可控的,但从2019年开始,赤字扩大的幅度有点失控了,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财政赤字的扩大,包括中美贸易战等,这里暂不作讨论。
现在,领导已经开始倡导过紧日子,希望度过财政难关,目的自然是为了稳住汇率,因为汇率问题本质上就决定了一个民族所有人的福祉,也决定中美博弈的结局。
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6亿1000块就是个很好佐证。一旦货币加速贬值推动通胀失控,社会各阶层间的分化就会严重加剧,会给社会带来很大风险。
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稳住汇率就是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也是中美交锋的基础底气。无论哪家,只要汇率失守,即意味着战败。
(相关阅读:两会前夕,中国财经界的一场大辩论)
(相关视频:马光远聊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危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