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对无良专家毫无办法,才是悲哀!

新谈社 2020-10-25


来源:海外风云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国家宝藏》第二季开播了,节目很受观众的欢迎。


与以往的鉴宝节目相比,它更接地气,更能让普通人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




金缕玉衣共发现五十多件,龚继遂说它更重要的是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不是艺术价值。目前全世界最贵的中国文物,是2010年拍出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价格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马未都说,10年前把“金缕玉衣”估价24亿,这本来就是“一个笑话”!


商人谢根荣找来一堆玉片,请牛福忠串成了“金缕玉衣”。牛福忠是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他又请来中国收藏家协会前秘书长王文祥、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伯达、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前主任杨富绪、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前副主任委员史树青,5位专家在装着“金缕玉衣”的玻璃柜子外“走了一趟看了看”,便为这件“文物”估价24亿元人民币。谢根荣用这一纸估价说明,骗银行放出7亿贷款,最终5.4亿元打了水漂。



01



假冒的金缕玉衣


2003年,北京。


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商人,领着两个银行领导来到他自己的陈列馆。


在陈列馆的醒目地方,摆放一个展柜。展柜里面是一套“金缕玉衣”。



儒商自信地说,我这件金缕玉衣,全世界只有两件,市场估价为24亿元,岂能赖着你们银行区区几个亿不还?现在,我集团规模过大,一时资金周转遇到点困难而已,但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他见银行领导还不放心,于是拿出一张文物鉴定书。


那张鉴定书清清楚楚写着“价值24亿”,鉴定专家更是惊人,全是中国文物界泰斗级别专家。



也许看了这份极有分量的鉴定书,两位银行的人心里才有了底。


中国人谁不知道金缕玉衣呀,它可是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国宝呀。


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是:这件国宝居然是赝品,制作成本不过才两万元。


那么,这个儒雅的商人是谁?他到底想干什么?


02

现实版的西虹市首富


这个商人名叫谢根荣,出生在浙江湖州一户普通人家。


他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是胆子却很大。


谢根荣


上世纪80年代,他做起服装贸易,把中国衣服卖到俄罗斯,积累千万元资金。


90年代,他在北京开办华尔森啤酒厂,但他雄心万丈,想进军房地产。


1999年,他终于看到了一个机会,这是北京宣武区的一个楼盘——东华金座。



但是这个项目需要转让费和后续开发资金共4.4亿,到哪里去搞到这笔钱呢?


于是,他也玩起“假按揭”的套路:他找一批假冒购房人,与自己华尔森集团签订虚假购房协议,然后向北京建设银行的7家支行申请个人贷款,共签订了虚假《个人住房贷款借款合同》566份,从银行获得6.7亿元的资金。


20年前的6.7亿至少相当于今天67个亿!


得到了6.6亿元,谢根荣彻底迷失了自我,于是上演一部现实版《西虹市首富》。


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而是金钱可以刺激个人私欲的无限膨胀。


他首先在北京购买了三处房产,又花重金打造了星级私人会所的华尔森宾馆。


他购买了宾利、宝马等多部顶级豪车,自己开不过来,送给家人亲戚。


他甚至租用钓鱼台国宾馆办公,招待社会名流,光吃饭就花费3000万。


他一掷千金,经常到澳门豪赌,输个千万也不在话下。



除了奢侈腐败生活,他也没有忘了包装自己形象。


他也给各省市政府和慈善机构捐款,超过千万。


他最大手笔就是斥资上亿元收购古董,成立了“根荣陈列馆”,号称价值上百亿,就这样,有文化的儒商形象就打造出来了。


2003年,靠贷款为生的谢根荣居在“中国富人榜”排名第163名。


而他早已沉醉这样虚幻华丽的光环中,难以自拔。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到了2008年,终于贷款用尽,5.4768亿余元无法归还,事情败露,谢根荣被抓。


2009年12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谢根荣贷款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支行行长也因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被判刑。


但是,那些把假文物鉴定成24亿国宝的专家却安然无事。


03

安然无恙的鉴定专家


谢被抓之后,“金缕玉衣”制作内幕也就公开了。


2002年,谢根荣花了不到2万元,从老家收集一些玉片,然后找到了牛福忠。


牛福忠


这个牛福忠,可不是一般人的,他可是北京中博雅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委员会主任,还曾担任过某台《天下收藏》特聘鉴定专家。


这个鉴宝的专家居然造假,竟然用这些玉片编了一套金缕玉衣。


然后,牛福忠找来中国文物鉴定5个顶级专家,其中的包括中国文物界顶级泰斗史树青。


经过5位专家“鉴定”,这套金缕玉衣是真品的国宝,价值24亿。


当然,他们也收到几十万的鉴定费。


案发之后,媒体一致质疑24亿的价值是怎么鉴定出来的。



这些专家解释说,当时就是绕了展柜一圈,连玻璃柜都没有打开。


既然连文物都不仔细看一下,就能断定它值24亿,依据在那里?


其他四人表示,24亿价值是史树青说的,因为他当时是中国文物鉴定的第一人,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了。


文物鉴定:二流的制度比一流的人强


专访马未都 南方周末记者 陈一鸣 发自北京


技术出错可以原谅道德瑕疵就别混了


“牛津大学热释光鉴定机构在香港有一位常驻人员,内地有些人和她商量把样品调包,事成之后送她一辆宝马。她说门儿都没有,你这是在侮辱我。”


南方周末:一件文物的“断代”,目前在鉴定专业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马未都:用于确定文物年代的科学鉴定有两项,一项是碳-14,一项是热释光,两种方法都设有相关机构。碳-14误差较大,鉴定高古文物时上下差两三千年无所谓。但近古文物,比如一两千年历史的文物,基本上都不用碳-14鉴定。


热释光鉴定,误差在200年左右,相对精确。牛津大学的一个附设机构最为权威,现在该机构已从牛津大学剥离出来独立运营。在国际著名拍卖行的法律纠纷中,热释光鉴定报告都被法律机构采信。


热释光鉴定报告采取专家负责制,以测试者签字为准。苏富比、佳士得这两大拍卖行经过热释光测试的文物,都会提供证书号供人查询。测试报告有三种结果,第一个结果是“与主诉年代相符”,也就是说与文物拥有者的陈述相符。第二是“与主诉年代不符”。最后一种情况,当鉴定机构认定文物曾做过手脚,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出示一个没有结果的报告,鉴定费用仍然照章收取。


南方周末:所有文物都可以采用热释光鉴定么?


马未都:热释光需要取样,比如你拿瓷器去鉴定,牛津大学就要在瓷器底部钻孔,取出绿豆大小两个切块,一个备份,另一个鉴定。小巧精致的瓷器无法取样也就无法用热释光鉴定,某些重要文物也不允许钻孔取样。


热释光测试出的年代从文物最后一次入火算起,假如一件商代青铜器在明代遭遇火灾,那热释光报告就会认定这件青铜器是明代仿商的文物。


南方周末:牛津大学热释光鉴定费用是按照文物报价的百分比收取吗?


马未都:不,任何一件文物做热释光报告收费都是统一的,一件收费五千港币。


南方周末:国外文物鉴定主要采信专家的个人口碑还是权威机构出具的证书?


马未都:我1980年代开始接触国外文物收藏界。国外的文物鉴定基本采信个人口碑。比如原苏富比亚洲区主席、瓷器鉴定专家朱廉·汤普森(Julian Thompson),很多大买家就听他一句话,他说对就对,他说错就错。2011年初老先生去世了,去世前几个月还来观复博物馆参观,都快七十的人了还单腿跪在地上趴着看瓷器。他不可能被一大堆人裹挟着参与鉴定,也不可能为了拿几个钱就放松鉴定尺度。


国内文物鉴定往往是瞬间完成的


“有些老先生明摆着看错了,大家还是哄着他,顺着他。所以我认为,70岁以后人的心力急剧下降,最好就不要在社会上出具文物鉴定报告了。”


南方周末:在国外,文物鉴定是否由政府或某机构制定一套标准流程?

马未都:我没见到某个机构制定流程。中国惟一的政府鉴定机构是1983年成立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由于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的特殊身份,委员越来越多。文物鉴定委员几乎变成了一种社会荣誉,而不再是纯粹的专家身份。


最让无奈是,一旦专家失去了良知,我们又能把这些掌握话语权的人怎么办?


即使这些专家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候,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他们对自己给国家造成的5亿多元的损失,不以为然,没有丝毫歉意,却安然无恙。


我们对那些无良的专家毫无办法,这才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悲哀。



 


推荐阅读:

--令谷的“死亡游戏”

--看看家底,当前财政形势严峻到何种程度?

--微软声明:请中国用户做好被终止服务的准备!

--前上海市检书记侵吞20亿财产,杀法官和警察灭口案件真相

--位高不敢忘献丑

--惊∣包商银行将被提请破产 一切都已开始?

--武松打狗

--涣然一新的越南

--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 亦复何求!

--小马哥是个明白人!

--叫兽:美国虚张声势,中国才是老大

--缺钱时,谁能保住你最后的尊严?


要看更多文章,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点个“在看”吧,让更多人看到

另外别忘了给公号加星标

才能及时看到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