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七 | 禅修用功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拈花微笑 曹山宝积寺 2022-05-02


一味地止止止,

就想把妄念给止住,

这叫抽刀断水水更流,

这时候到底如何用功?


曹山出品

养立法师禅七开示





戒、定、慧,无漏三学,

修行中缺一不可。

有人说师父啊,

你说的那些都太遥远,

我当下的这个烦恼,怎么去除?


通常,大家习惯念佛,

念着念着,

忽然想起来昨天早上,

谁谁谁跟我说了一个什么事,

等意识到了,

又想:哎呀不对不对,

我正在打坐呢,

我在念佛呢,

哎呀,忏悔呀忏悔。

然后又让心思回到了佛号,

或者咒语,

或者是提起参的话头。


反反复复这样,

跑了拽回来,

拽回来又跑,

好像功夫没有长进,

佛号可能也在念,

话头可能也能记得起来,

但是该想事的时候还在想。


所以一味地止止止,

就想把妄念止住,

这叫抽刀断水水更流,

所以这时候到底如何用功?


抽刀断水水更流

想止烦恼愁上愁






四祖道信大师,

专门对初学禅的人,

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开示。


大家一定要仔细听。

这是用功的具体的

操作流程和方法。


用功不可盲修瞎练

需善知识头前引路






四祖大师说

第一阶段

心缘异境


你本来在念佛,

突然有一个不是念佛的境出来了,

你不觉知。

当觉起时,

即观起处,毕竟不起。

 

我们通常用功的错误方法是:

突然觉察到我刚才在打妄想,

哎呀,我错了,

不打妄想了。

总是对治烦恼。


四祖大师让我们觉什么呢?

刚才打妄想的这一觉,

它从哪儿来的?

它又到哪里去?

所以抓到当下这一念来看,

这一念,

原来无所从来,

亦无所至。

然后放下了。


真放下不是光嘴上说

需要心里明白无挂碍






第二阶段

常观攀援


攀缘心是什么?


你正在打坐,

突然想起来:

不知道今天晚上的包子

是什么馅儿的?

坐在那儿就开始想:

是豆角的,

还是芹菜的?


但是想有用吗?没用。

你不吃,

不会知道是什么馅儿。

空想没用。


所以从观察自己,

觉悟忆念的这个念头

毕竟不起,

到常观自己的攀援的心,

毕竟不起,

就可以粗住


空想无用

让心粗住






第三阶段,

你想的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解决不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

我想明白了,

但是做不到。

那个“想明白实际上是妄想。


你知道为什么

我们会像放连续剧一样不停地想?


是因为我们还是觉得,

这个想是有答案的,

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殊不知,

这是三苦里的行苦。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用不究竟的方法来行持,

得到的结果是

苦上加苦,

烦恼万千。


你的想

是妄想

不如不想






所以攀缘心不起,

觉悟打闲岔的心也不起,

便进入了寂静中。

烦恼自然熄灭。


这个熄灭不是没有。


有觉有照,有生死;

无觉无照,落顽空。


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时候,

一味地止止止,

会出现烦的郁结,

或者是昏沉。


这时候,

要在四祖的开示上面

转换型用功,

而不是对抗型、对治型用功。


面对烦恼

转换为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