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正确使用经典英文字体,不让它变为“菜市场字”?

2017-05-06 circle 设计IN台湾

(hello,there)



💡



从识别系统、包装、指标、各式各样宣传制作物,到学生论文与客户的提案书等,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字体使用的场合,但放眼看去,几款欧文字体的曝光率居高不下,已从经典变成菜市场字。但既然欧文字体选择多如繁星,我们为什么要执着某些的字体呢?


还记得九〇末至两千年初,Meta 字体在欧美大行其道,四处可见,当时学校教文字编排老师特别提醒大家暂时不要再用 Meta 了。并不是 Meta 的字体设计有什么问题,而是它疯狂的流行,变成了视觉上的浮滥,好像大家都穿了制服一样,缺乏独特性。无论是因为系统内建的免费字型,或者是因为大家都这么用,设计师若不经思考地使用了某些字体,反而是自我受限。


下列我们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字体及其相关的设计,有些是出自大师名家之手,有的则是特别代表某些美学潮流,但概括来说,这些字体都有其时代感。究竟这些设计为何经典?应该怎么正确使用?如果设计师想要跳脱这些惯用的字体,又要如何选择呢?


Optima 官方使用率最高



 「Optima一脚踩在德国的功能主义之上,另一只脚则立于文艺复兴╱罗马时期。」Hermann Zapf 如是说,同时具备了理性功能与感性人文,或许这就是它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Optima是由字体界大师 Hermann Zapf 于1958年所设计的无衬线字体,适合作为标题或是引言等装饰性较强的使用上。整体设计有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格,新古典主义的正轴心,也有希腊铭文的凿刻痕迹。虽然没有衬线,却具有如衬线字体的粗细笔差,字腔大、造型偏方,笔画带有曲线,尾端往外延伸成喇叭口,是一款非常具有特色的设计。


无所不在的Optima



Optima可谓是优雅风韵的代表,被大量使用于标题字或是品牌标准字的设计上,几乎是走到哪儿都看的到,货架上的各类产品、店头、海报、品牌识别等等,只要是跟柔和、优雅基调有关的,都会考虑到这个字体。


无论你抬头、低头、转头,都会发现Optima的存在,例如,2013年Yahoo!的识别更新设计、台北捷运系统英文站名、化妆保养品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高端服饰品牌圣罗兰(Saint Laurent)、饰品潘朵拉(Pandora)、奇美家电等,但因为它的无所不在,造成了严重的视觉疲乏,仿佛所有的内容都制式化了,很难跨出被标注了的古典人文主义的特殊类型。即使出现了贴切的使用,也很难突显其特色,只是在看到的瞬间让人忍不住想呐喊:怎么又是Optima!



Optima 使用虽过度泛滥,但如果你仍想选择这款字体,至少请正确的使用它:首先,选择合适的粗细;其次,不要任意变形或过度调整字距,以免破坏字型的结构及阅读的动线;最后,属于书写风格的字体设计(如Optima)不适合加大字距使用,因为字元的延续性,以及粗直、斜笔间的密度所构成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使用较细的字重时,过松的空间会破坏阅读与视觉美感。


捷运站之英文字体使用,上图:正确英文字体字距;下图:字体字距不一,并且被压缩变窄。


以台北捷运的英文名称为例,就是任意对待字间与行间、压缩变形,反而流于不伦不类。其实,选择 Optima 作为公共空间的导引系统已经是一个很大问号了,字体的功能与属性也不甚相符,是不是颇糟蹋大师的作品?


行距过于紧密,字母之间距离过近。


Optima要这样用


美国洛杉矶Getty美术馆的识别设计是由纽约派大师Saul Bass操刀,他以Optima作为品牌字体,并应用于交通指标与导引系统,将字体大小、排序做变化,让美术馆的识别多了活泼生动的氛围。较纤细的Regular字重(笔画粗细)非常适合艺术产业,全大写搭配不规则的字级与空间配置,庄重中不失活泼,是很好的Optima使用范例。


图片来源:http://landscapevoice.com/the-getty-center-the-central-garden/ https://www.behance.net/gallery/3089235/The-Getty-Center


类似字体也不错用


如果你欣赏Optima 的笔触及优雅姿态,但又希望跳出这个选项,市面上有几款具有相似特征的字体可供参考(下图):Ladautio(Friedrich Poppl,1982),Friz Quadrata(Ernst Friz & Victor Caruso,1965),这两者是较古典风格的设计。


另外两款较近代的字体:URW Imperial(Albert-JanPool,1994)、Rotis Semi-sans(Otl Aicher,1982),虽没有曲线的笔画腰身,但优雅的姿态颇为相近,而且精省空间。



Helvetica 设计师的最爱


Univers 字体的设计师 Frutiger 曾说:「Helvetica就像是牛仔裤,而Univers则是西装外套。所以 Helvetica 永远不会褪流行。」好贴切的形容啊!



Helvetica是由Max Miedinger Eduard Hoffmann于1957 年设计的字体,Helvetica 的普及率在欧文无衬线字体类型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甚至还有以此为题的纪录片,讨论设计师对它的爱恨情仇,堪称经典或浮滥争议的箇中代表。如果善用与留白空间的呼应关系,Helvetica 可以是视觉张力很强的表现,但是如果只是保守安全的配置,就显得平凡无奇,缺乏个性。


自从包浩斯鼓吹功能主义开始,无衬线字体如Futura 跟Akzidenze Grotesque 在4、50年代大受欢迎,Helvetica 则是顺应趋势、回应了当时市场需求之下的产物,从50年代末期上市开始,就受到广告设计的爱用,先跨越地理一路从瑞士红到全世界,再穿越空间至数位、印刷、空间、产品等2D–3D的运用,配合数位技术的加持与传播,至今未有歇息的迹象。



Helvetica要这样用


就设计上来看Helvetica机械性与规格化的风格,如庶民般没有夸张的笔画特征,反而让它经得起不同时空的考验。与Optima相较,Helvetica可以悠游于标题与内文使用,并且生存于各种尺寸大小及媒材应用,因此渗透力更为强大,尤其是封闭的留白空间所构成的紧密关系,很适合用在具有警示效果的用途上,许多公共指标系统包括台北捷运在内,都是这个字体的支持者。不过,相对上错误使用的比例也是很高的,随兴的宽窄变形、压缩字间、放大字距、过紧的行距等等的虐用情形层出不穷,某个程度上也贬低了这个字体的存在。


左方为一般招牌字体编排,字体被任意压缩,字体结构被破坏;右方为正确使用字体家族中的窄版字,亦或是减少文字数量,让画面排版更加清晰。


左方编排字间距过小、行距过近,无论是横向或是上下行都缺乏呼吸空间;右方为正确行距编排,改变文字折行,并且使用齐左排列让画面更加清晰好阅


左方文字字间过度拥挤、并且压缩变型,文字之间已经黏在一起;右方则使用正确窄版字(condensed)排列,或是不同方向的排列也是可行的。


类似字体也不错用


可以与Helvetica相提并论的字体不少,第一个不能忽略的当然是Akzidenze Grotesk(AG),也是Helvetica的灵感来源,但AG的大小写反差较小,字型较为圆润,线条较为简洁,数字设计也较优雅,虽然同样是几何理性的字体,但仍具有较人文的粗细笔差,许多忠于原味的设计师会较推荐这个版本,如美国的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近期的识别的改版,就选用了AG而不是Helvetica来取代原用的Futura。


与Helvetica设计上相近的还有Adrian Frutiger在1957年完成的Univers,但这是国际主义理想的实现而不是单纯为市场导向而生的;Neue Haas Unica则是综合了Univers、AG与Helvetica三款设计的产物。



──全文未完,敬请期待〈经典英文字体,怎么用才对? (下)〉


本文出自 circle



circle介于书与杂志的特殊格式,内容涵盖文字造型/编排、品牌设计、资讯图表、历史沿革/人物、数位/动态、空间环境、影像纪录⋯⋯等等,每期深入分析平面设计各类的内涵与实务应用,提供值得收藏的专业参考资料,并邀请来自国内外的设计师与艺术家,共同创作多元的创意角度与视觉风格。


两周年纪念专刊特别介绍给大家台湾的经典设计——《汉声》杂志;也藉由2 周年的主题「from _ 2 _ 」,看看设计如何转换、延伸、改变与影响我们的视觉与文化——从东方到西方,从经典到当代,从混乱到秩序,从平凡到精彩⋯⋯。


──更多关于〈英文字体千百种,为何老用这几种? 〉资讯,欢迎参阅:《circle》杂志第11期 【circle 两周年纪念专刊 】设计如何转换、延伸、改变与影响我们的视觉与文化


长按上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


*另:往期《circle》也可识别上图购买


本文内容来自 / circle杂志

文案 /整合 / atos

如需转载,请联络 「 设计in台湾」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合作




👇



新浪微博正式上线,欢迎关注!

(订阅号老粉抱紧我!挺有意思的)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进入[设计线上书店],选属于你的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