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春天的定期科普合集:要春捂么?春天长身高要补钙吗?要贴生长贴吗?

一小时爸爸 一小时爸爸 2022-05-14

#前文提要:为什么在人教版教材中的拼音字母表里会有一个“v”呢?(点击阅读:语文教材的汉语拼音字母表里有个“v”?该怎么读呢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同时复苏的,还有很多“季节性”的纠结。所以我们前些年写过好几篇和春天有关的文章。而当春天再次来临的时候,我们就整理一下之前写过的文章,3个总被问起的和“春天”有关的问题:


  • 春天要不要捂?

  • 春天身高长得快,那要不要补钙?

  • 春天长身高,那要不要贴“生长贴”?





春暖花开之日,一句老话就进入了我们很多人的脑海 —— “春捂秋冻”。春天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少穿点衣服。


网上总能看到建议家长要“春捂秋冻”的文章,但看一下内容,基本都是一些不知所谓的名词集锦,估计是用随机函数RAND()来混搭出来的:


每个词都能看得懂,怎么放到一起就这么奇怪呢?寒流和冷空气是两个东西?冷空气中夹着寒流?寒流还能入侵人体?这是寒流还是微型外星人飞船?


其实春捂秋冻的道理并不神秘复杂,老祖先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增减衣服要尽量循序渐进,尤其是在春秋这种温度忽高忽低的季节,没有天气App的古人,就只能在衣服上防患于未然。春捂也好,秋冻也好,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这一点。


但对于一些喜欢将传统当圣旨来遵循的“专家”和媒体,则并不会去分析背后的理由,而是直接给出了毫无依据的“指导”,比如目前网上流传的统一规则:温差超过8度就要捂,超过15度还要连续捂7天才能减衣服。



可能有些家长会喜欢依靠这种“精准”的数字指标来实际操作。但现实从来没这么“精准”过,越是这么精准的建议,越是扯淡的:


温度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的感知有着巨大的差别。15度的北京就可以穿一件衬衣嘚瑟了,15度的广州你试试?我们对冷暖的感知,并非仅仅来自于气温。人体感知的其实是身体热量散发的速率,这和很多条件相关,比如温度、湿度、风速等等。因此仅仅从温度的数字是无法判断出人会感觉冷或者暖的。


更何况每个人对于温度本身的喜好差异巨大。有人怕冷有人怕热,尤其是在温度适中的春秋季,更是感知千差万别。正所谓“二八月乱穿衣”就是因为这个,十几度的温度,有人穿短袖,有人裹大衣。谁对谁错?只要自己舒服就都是对的


所以纠结“春天怎么捂”的标准解法是没意义的,真要在意,就应该关注如何灵活的调整衣服的多少,来适应春天多变的气候。


而回到孩子的话题上更是如此。婴幼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比成人弱,因此需要通过更灵活的增减衣服来保持适当的体温。也需要家长对孩子的情况多关注,热了减,冷了加。


判断孩子是热是冷的方式我们也说过很多次了:摸一下宝宝的前胸后背,如果出汗就是热了,如果发凉就是冷。和成人相比,孩子心率高,血压低,所以手脚发凉是比较常见和正常的现象,这不能作为孩子冷就多捂几件的依据(点击阅读:孩子手脚发凉的真正原因)。


关于春捂,千万别只记得一个“捂”,而是了解如何减少气温变化导致的不适:




1,关注气象预报,尤其是突然大幅度升温或者降温时要提高注意;

2,宝宝的衣服,要选择方便调节和穿脱的;

3,从蛰伏的冬季走出来,春天可以开始适度的锻炼和户外活动,运动的时候要减衣服,否则出汗太多,你回家还要被唠叨;

4,不要刻意的捂,中国人怕冷一辈子的毛病,基本都是小时候捂出来的。






关于每个季节,我们好像都积攒了很多传统,但有些传统似乎还挺新的,比如这几年大家都开始说春天身高长得快。随之而来的是两个新传统:补钙以及有些地方医院的创收运动 —— “生长贴”。


类似的说法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但并没有什么比较严谨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我们曾经翻了很久的资料,但是只发现了一些参考性不强的小规模统计结果表示支持这个说法。所以最多只能说,春天的确有可能比其他季节身高增长的更多一点。


对于孩子的发育,我们一直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包括:基因营养运动睡眠等等。而相比刚刚过去的冬天来说,春天的确有一些更容易促进孩子身高发育的要素—— 以往冬天万物沉寂,人们餐桌上能有个白菜、腌肉吃都是好的,日常营养摄入少,更不均衡。同时天气寒冷,户外运动量少,时间也短,更无法从太阳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而等到春暖花开之后,菜品选择多营养会丰富一些,孩子运动量大一些,饭量也好一些,太阳中的紫外线也充足了。这些都是促进孩子发育的因素。


不过这当然不可能是绝对的,发育更多的是根据孩子本身的成长规律,秋冬天出生的小朋友也不可能等到春天才开始发育。虽然概率上讲孩子在春天发育更快的可能性也许更高,但身高发育本身就是很个性化的情况,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会有不同。


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不是匀速的。所以我们虽然鼓励家长对照着身高和体重的统计曲线来记录孩子的成长,但别看到孩子的百分位数掉了一点就马上着急。孩子不是机器人,是不可能稳定地按照这个曲线长大的,季节和其他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情况。所以孩子的生长曲线出现忽快忽慢的“阶梯”很正常,家长需要警惕的是出现过胖、过瘦,以及体重快速下降等问题。

▲这是统计学的曲线,不是判定“达标”的标准


那这需要补钙或者贴生长贴么?




春天是发育的好季节,但这和补钙没什么关系在仍被“补”字笼罩的一些妇幼保健院或者医院,会出现这样的怪圈:孩子身高发育慢 —— 缺钙,补钙;孩子身高发育快 —— 钙需求量大,补钙。


缺钙会导致发育问题这个是肯定的,所以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孩子的饮食情况,看是否可能缺少。但如果孩子已经在良好发育,甚至发育的比较快,这肯定表示孩子不缺少这些营养,这时候还给一个缺钙的推论,就颇像“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的文字游戏了。


钙并不是促进身高增长的核心因素,在孩子正常发育,饮食已经提供足够钙的情况下,使用补钙剂,对于孩子长高没有什么意义。2006年澳洲研究人员分析了关于补钙与儿童身高体重影响的19个实验,对比了2859个儿童的相关数据后,给出的结论是,日常补钙对于儿童骨骼的影响很小,即便可能存在也微乎其微。


因此春季孩子长得快,家长应该注意营养,但是注意营养的方式是好好吃饭,营养平衡丰富,而不是买点补充剂灌下去。


其实春季和任何一个季节都一样,营养,运动和睡眠,三者相辅相成。而春天更需要注重的是户外运动 —— 增加的户外运动也会带来孩子饭量的变化,摄入更多营养,并且改善睡眠情况。而充足规律良好的睡眠则可以使身体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在这些的共同作用下,孩子长高了。


但这里再提醒一下,充足规律良好的睡眠并不是表示必须几点睡觉,网上不管看到什么所谓生长激素是XX点到XX点分泌的文章,都直接呵呵就好了。


扩展阅读

儿童需要充足睡眠,睡多少算充足呢?

生长激素按点分泌?晚睡觉就长不高了么?




最后一个关于春天的话题,则是“生长贴”。这主要是在一些城市的医院出售的产品,据说春天去贴可以促进孩子身高成长。


三伏贴、三九贴、脐贴、足贴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总是听说,但搜刮了半天记忆,“生长贴”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于是去年我们在网上搜了一下“生长贴”这个关键字,结论看完安心了很多,不是自己老了记忆力下降,而是这的确又是一个“创新传统医学”产品。


用限定时间范围的方式搜索之后,可以看到“生长贴”在2016年之前没有被任何人提到过。最初出现,是开始于2017年的春天,随着浙江某些医院的宣传,才在一些网站和新闻中出现。就是不清楚这是浙江医学界在考古学上的新发现,还是一个新创的传统药物。


从地域上看,搜索结果中2017年这个产品主要集中在杭州和周边的一些地区,去年开始在浙江省内蔓延,而今年在浙江各地市似乎都已经成为“传统”,并且浙江省外一些城市的医院,也开始销售这个产品。微信上的搜索也支持了这个地域特点。



有趣的是,在一位读者的提醒下,发现这个神奇的“生长贴”,居然已经有了一篇论文。在知网上花了几块钱看了一下,还蛮有趣的。比如在论文中承认“治疗后较治疗前也无显著增高”,而到结论里面就是促进身高增长效果明显了。至于里面选择人员、分组等等各种能吐槽的点就更多了。



不过以我国很多医院的超强“科研”能力,以及生长贴这个产品未来巨大的商业潜力。估计类似“生长贴可以明显促进儿童身高增长”的论文,未来几年一定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知网上冒出来的。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这些“生长贴”并不是什么国家正规药物,只是各地方医院“自研自制”的,也没有什么国家标准约束。从网上能看到的一些医院的产品描述中能看出,虽然名字都叫生长贴,里面使用的药物种类,具体用量其实都有很大的区别。


但这些仅仅共享一个“生长贴”名字,被不同医院自制的不同药物,居然都可以实现同样的“有效快速促进儿童身高”。每每想到如此,便感动不已 —— 所谓大隐隐于野啊。目前还找不到明确原因的“特发性矮小”,全球医学界的难题,就这么在1-2年内,被这么多不同医院的医生同时攻克了。


“儿童增高”产品是很适合做创收的,因为这个概念和“治疗预防感冒”一样,好用。毕竟孩子总是要长高的,感冒总是会好的。到时候原本属于孩子自身的功劳,就被这些噱头产品揽走了。


至于这些年在网上曝光出来的那些贴了各种“神奇贴”,然后导致皮肤过敏,出现严重问题的可怜小朋友,自然也就被选择性的无视了。




关于春天,你还有什么问题么?



更多和膳食充剂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补充剂”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近期文章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