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ET2016|芥末堆发布《2016 教育行业蓝皮书》,你应该知道的教育行业十大趋势

2016-11-11 梅初九 芥末堆看教育



芥末堆 阿槑 11 月 11 日报道


11 月 11 日,在以《创•见•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 GET2016教育科技大会上,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在开幕式上发布了芥末堆今年的《教育行业蓝皮书》,对教育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进行了盘点和梳理,分享芥末堆所观察到的变化和见解。


芥末堆认为,有三个关键的因素导致教育行业的变革:市场在变,技术在发展,政策在开放。以下十条是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和即将发生的趋势。


  • 数据化:科技融入教育成为标配。

  • 新型教学:学习者将成为新型教学关系设计的主体。

  • 个性化:学习行为数据驱动个性化学习。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教育相融合,在应用层面迎来阶段性突破。

  • 资产证劵化:教培行业资产证券化加速。

  • 体制内外融合:新教改、教育信息化推动体制内外融合。

  • MOOC:MOOC 将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最关键的是,MOOC 有能力打通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

  • 高教改革:经济转型和就业压力倒逼培训市场和高教新改革。

  • 全球化:教育科技和资本全球融合加速,距离已经在消失。对教育创业者们来说,是时候考虑出海了。


以下是初九的演讲实录:


本来我应该有30分钟的分享,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每一年都会做的教育蓝皮书,但是后来想一想,其实每一位嘉宾都会带来他们的观点,我们只是一个汇总,所以今天我只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我们的看法。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从我创业的时候就开始在想,2013年芥末堆刚成立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我相信接下来的十年是中国教育行业最不凡的十年,但是当感觉出来的时候,我一直就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教育到底是为什么而变呢?我们认为有三个关键的因素:市场在变,技术在发展,政策在开放。


大家知道前两天“三法”终于过了,所以会有很多利好的东西出现。今天是阿里巴巴的“双11”,阿里将大数据与高德地图结合,能够监控到每一个下单的大楼,这意味着当我们的数据足够多的时候,就很容易判断到底是谁在购买我的商品。


这是我们想给到的第一个观点:一定要千万重视数据的价值和数据挖掘的意义。就像阿里的发展一样,教育行业也正在形成着海量的数据。记得2013年渡过前后,当时大家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存在于纸上的数据采集到系统里,放在互联网上。随后我们看到了很多产品,很多新的模式,比如自动阅卷系统,比如在线学习类产品,类似于题库等。


第二个,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在原始时代度过了很久很久,从农业时代开始缩短时间,最后我们到了工业时代,但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每一个时代需求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在原始时代的时候,你需要力气大,会狩猎,就可以找到食物。但是农业时代就不一样了,你必须要拥有土地,变成一个地主,拥有生产资料。工业时代的时候,我们教的所有人都是螺丝钉,我们教的所有人都是工业流程线上每一个会做单点的人。但是自从互联网和信息来了之后,已经到第四个时代了。


在今天和在未来,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人才呢,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对此会有很多的思考。在国际上,有不同的关于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但是在不同的国情下,会有很多的差异。在今年的时候,芥末堆一直在看每一年的创新方向和创业方向,在今年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创新型学校。比如像一土、木耳娘......他们有几个典型特征:第一,中产阶级以上的父母,第二,已经无法忍受中国的教育。那我就组个团,大概有七八个家长,我们有一套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就开始做一个学校。很有意思的是,它开始像雪球一样滚得越来越大,这件事情在全球也在发生。比如说在美国有Altschool,应该是最出名的,因为它的创始人是扎克伯格。这样所有的征兆都试图解释这些的问题,在今天和未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另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结论: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首先,到今天为止,我知道恐吓是不对的,但是其实当我们觉得未来没有发生的时候,它其实已经隐藏在现在了。距离已经消失,所谓的距离是线上线下,中国和海外。所有的这些都在逐渐被拉平,互联网本来就是平的。教育行业只是比较慢一点,被拉到互联网里面来,但是最后世界是平的。这个时候如果我在这个行业里做的事情,我可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死亡也分死得快一点,死得慢一点,对一个公司也好,企业也好,这是永远要去思考的。我是希望活得更久一点,还是我希望死得慢一点。


从市场、人才的需求、消费的需求,方方面面都在告诉我们这个真理:距离已经消失。对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么创新要么死亡,这句话能够很好地去解释为什么2013年称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元年”,2013年其实也是整个全球教育科技创新之年,一切都在改变,被浪潮卷过来,已经没有办法停止了。


这个时候,还有一句我特别喜欢的话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小的私心,分享给大家。


我认为我一直是一个很无知的人,可能跟在座的每一个比起来,我是晚辈,我是后生,我还是年纪比较小。因为我其实是从2013年开始创业才进入到教育行业,不过如果把我爸妈都作为老师算上的话,那我已经进入这个行业28年了。即便如此我觉得一直都是很无知的。


最开始的时候不太懂互联网,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自适应学习,在中国所有关于自适应的学习都是芥末堆翻过来的。我们的无知意味着我们会有更多的求知欲,我们更多的求知欲会带领我们走向找到世界真相的线索。


另外一个,其实我之前在做PPT的时候我很犹豫要不要给大家分享。但是这是今年的一个主题词:寒冬。从2015年Q4季度到今年的Q4季度,行业内谈得最多的除了少儿英语赛道融资额之外,有两个主题,第一是资本寒冬,第二是大批的在线教育公司死掉。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芥末堆其实持有完全截然不同的观点。


我们的观点是:所有的新兴事物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必然会有泡沫,必然会有乱象。当它逐渐回归理性的时候,会找到一个比较谨慎的状态。我们可以拿美国的教育科技的发展图和中国的教育科技发展图对比,你会发现,寒冬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到今年Q4季度的时候,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资本已经开始复苏。


以下是我们对于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发生的,还有即将发生,我们确认它会成为事实的十条。


第一条,科技融入教育会成为标配。我们现在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产品,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里是没有科技因素和互联网因素的,已经没有这样的产品了。如果还有的话,他们会被广泛地分布在四五六线的原生的土著的城市里的产品,但是那已经是一个极少数的概率。科技融入教育是取决于自己的业务不同,服务不同,产品不同,可能融入的方式会有差异,但是这个是标配。就像在2013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人从题库切,有人从内容切,到今天我们发现任何一个做这样事情的人都会有这些东西,它就是标配,不需要再去怀疑,也不需要再商量。接下来就是看谁能把这个标配和链条融合得很好。




第二条,学习者将成为新型教育关系设计的主体。这能回答之前我提出那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原来只是在教,老师站在台上,就像我今天站在台上一样。但事实上我是不知道我说的话,或者我的分享是否对大家有价值,所以我也很期待有一种产品,希望有一个极大的突破:我们的大班课能不能既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又保证老师和学生之间充分的互动。


这里想跟大家推荐一下以色列,以色列和芬兰是在这块做得特别好的两个国家。第一个以色列主要是PBL,探究式学习。昨天晚上看到芬兰又开始教改了,准备不分科,意味着没有数学、语文、英语,我们通常逻辑上的科目。它是想老师和学生大家坐一块,我们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再把学科融合进去,所有的落实都能参与,推荐大家关注一下这个信息。


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个去以色列的简短的经历。我们在中国谈的最多的是教育,teaching,但是他们强调的是learning,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最主要的,用中国话来说对不起填鸭式的教育不要了。


第三个,学习型驱动个性化学习。几千年前,孔夫子说了因材施教,所有人都在为因材施教而努力,我们认为能够拥有学生非常细颗粒度的学习行为轨迹和相对应的数据,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个性化学习。而简单模式下的一对一,只是一个表面的个性化学习。


而真正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是,我必须要对你了解的很清楚。面授的一对一有很多经验的东西在里面,而经验叫什么,经验叫不可分享,不可复制,因人而异。好的一点是数据保有量的提升,2013年到今年有一个质的变化,应该是一个指数级的变化。举个例子,2013年的时候可能是1,现在已经到10了。


下一个是人工智能,跟教育在应用层的结合会带来新的阶段性突破。在提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也是很谨慎的,因为今年大家炒人工智能跟去年炒大数据是一样的,它已经有太多泡沫了。但是我们试图对人工智能回归理性,首先人工智能不等于要去替代老师,人工智能不等于是能包治万病的药。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只能达到三到四岁小朋友的智力水平,如果我们的高考机器人这个计划成功以后,我们明年会换一个说法。但很清楚的一点就是说,人工智能本质带来的是提升效率,是一个辅助者,是一个辅助的角色。我认为在教学成本上会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老师、十个机器人助教,我们就会省掉很多钱。因为机器人不需要开工资,为它准备一个服务器就行了。美国有一个大学已经test了一个项目,就是在四个助教里混进一个机器人,这里我要特意补充一下,我谈的机器人不是真正的机器人,不是有实体的机器人,它本质上是一个算法,不需要有实体,但是我们先把它称为机器人。期末考试的时候,教授就问他们说,你们知道那个助教是谁吗,所有学生没有见过,最后教授公布,它是一个机器人。


关于证券化这个不用多说了,尤其是三法修订之后,至少所有的教育企业,包括营利性的、非营利性的,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分了。


下一个关于MOOC,我知道很多人都会很在意MOOC的完课率。目前是有问题的,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简单地因为慕课的完课率就判断慕课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是变现能力有问题。


这里我分享两点,比如我儿子今年是两岁三个月,我上个月见他和上上个月见他,他可能只多说了三句话。但是他还小啊,他正在长,我只能拿他今天和他的昨天去对比,而不能拿他和我的智商水平和语言水平来对比,所以关于慕课,希望大家这么去理解它。第二,慕课能打通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因为它可以将学习能力直接输出到企业。有时候脑洞大的时候,我想如果我们的慕课,如果我们自己的平台做得好的话,可能就没有互联网招聘这种中介公司了。


下一个是经济转型和就业压力倒逼培训市场和高教新改革。很简单,我们每年700万大学生进来,700万大学生出去,这是已经发生的现实。所以会有邢帅教育,潭州教育,还有很多新型的“新东方”(注:指新东方厨师培训学校),以及做工业机器人培训的公司。未来还有很多新型的“蓝翔”出现,对标到新的就业岗位的需求。


最后一条是我特别想跟大家去分享的:全球化。我们已经走了几十个国家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有落后国家,我们发现在整个全球都在往教育科技走,都在卷起一股浪潮叫“教育+科技”,或者“科技+教育”,每一个国家都是,甚至于南非。所以在跟我们中国政府关系好的“一带一路”的国家,你会看到很多大企业在帮他们做基础设施,就像我们现在正在做教育信息化一样,在全球都是正在发生的,包括资本也是。我们这次从国外过来的嘉宾有英国、以色列、美国、芬兰等国家,还有更多的项目和钱都来了。他们来的时候是双向的,第一,希望在中国找到更好的项目,可以合作投资。第二,自己的项目也能够在中国找到钱。


强调全球化、扁平化,因为这意味着新的方向:可以考虑出海。比如说中国做得到的,可能在落后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会受到认可。比如说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不只是在座的,可能是在国外。因为距离已经在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嘉宾精彩演讲,立即永久保存,【印象笔记企业版】友情支持。



本文整理:阿槑 芥末堆 编辑
对教育科技如何改变你你我我的学习方式有大大的好奇心。




整理:芥末堆-阿槑

© jiemodu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