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渐冻人,我们了解得还不够

小狐鲤精 搜狐新闻 2021-03-16


今天是第二十个世界渐冻人日。

 

文章开始之前,小狐鲤精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如让你1小时不动,你会怎么样?

 

一天?


一周?


一年?


一辈子呢?



这样的假想,却是「渐冻人」的日常。


“渐冻症”,又称ALS,是一种极其折磨人的疾病,很多人说它是“比癌症更残忍的绝症”
 
你们可能都听说过它,6年前的“冰桶挑战”曾风靡全球。

△2014年,“ALS冰桶挑战”在社交媒体上兴起
 
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没能了解渐冻人真实的生活。

疾病的侵蚀人体的过程是慢慢的。
 
患者刚开始可能只是无法握紧筷子
 
接着,他们可能无法刷牙、梳头、写字


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走路无缘无故跌倒、声音莫名沙哑等症状;
 
肌肉一天天地萎缩,越来越多的失去变成一种习惯。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逐渐吞咽困难、全身瘫痪,甚至不能转动自己的眼球。
 
最终,如果不采取呼吸机等必要医疗干预,患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
 
普通人每天做的事,成了他们的奢望。

△渐冻人霍金用眼动仪表达意思

更残忍的是,患者虽然丧失了行动能力,但情感和认知同大家一样。
 
你和他交流,他听得到,但无法展露任何表情。
 
你触碰他的身体,他也感觉得到,但无法给予回应;
 
他们看着自己的身体,一步步衰亡,一个个器官逐渐失去功能。

而他们的思维、记忆、感觉却清晰无比,无法逃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死去。

渐冻人患者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丁香医生曾形容:


“哪怕是见过再多生离死别的医生群体,看到渐冻人的痛苦,也很难平静。”

那些曾经作为健全人所享受的一切,在短短几年之间,只能逐渐变成大脑中的回忆,感受着当下慢慢死去的躯体。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曾经有患者,对着主治医师艰难地说着他们人生最后的愿望:

“我想早点死,你能帮我一把吗?”


请原谅我们在文章一开始就描述渐进死亡这样残酷的片段。

写稿前,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走访了北京东方丝雨渐冻人罕见病关爱中心、也咨询了北医三院的樊东升医生、何及医生,我们这样问过自己:
 
当生命被“冰冻"住,我有勇气面对吗?
 
如果我得了“渐冻症”,我会怎样?

不得不承认,我很害怕,我没有患者们勇敢。
 
2018年初,引起全国关注的“渐冻人”北大女博士娄滔病逝,将器官捐献出来,是她最后的愿望。

△娄滔生前照片
 
同年3月,被渐冻症折磨50多年的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离开这个世界。


今年年初,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奔走在抗疫第一线30多天。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得到了全社会的倾情关注。
 
而在更多看不见的地方,绝大部分渐冻症患者不为人知,他们所感受到的,也远非当年那一桶冰水所能比拟。
 
看不起病
吃不起药
疾病的痛苦
外貌的改变
外界的歧视
......
 
饱受折磨的他们,长久以来一直被折叠,不是他们不想“被看见”,而是现实让他们寸步难行。


患者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各个年龄段。

他们小心翼翼地隐藏着,普通人很难知道渐冻症患者真实的生活。

 
眼睁睁看着家人为他们心力交瘁,看着家中经济因此消耗殆尽,疾病犹如旋涡一般,吸食着所有与“渐冻人”相关的个体。


患病初期,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很多病人会被误诊为颈椎病,做了没必要的手术。

除此之外,医疗条件的相对落后、医生水平的不均等,都会造成误诊。

 
除了误诊,渐冻人用药情况也不容乐观。
 
现在只有“力如太”和“依达拉奉”两种药物能够延缓疾病进展。

由于药物价格不菲,部分地区尚未纳入医保,想用还得自费买,很多病人不得不放弃服用


相对于用药延长生命,他们更需要“护理”,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

压垮渐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不是“被冻住”,而是“尊严的丧失”


一旦得上渐冻症,就是终生患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绝大部分渐冻症病例并没有家族史
 
可惜,这并没能成为一个共识,人们更趋于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

对患者及他们的家人、后代“敬而远之”。


找到治愈之道,成了所有渐冻人及家属的渴求。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医学对“渐冻症”几乎束手无策,既查不到明确的发病原因,也没有治愈的方法。


曾经流行一时的冰桶挑战,还有霍金,娄滔、张定于等人让更多人关注到渐冻症,和被这个疾病折磨的群体。
 
但这远远不够。
 
北京东方丝雨渐冻人罕见病关爱中心雨珠理事长告诉小狐鲤精:
 
我国对“渐冻人”的救助与国外有明显差距

“渐冻人”医疗、生活设备的匮乏

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指导的薄弱

大众对“渐冻人”群体的蒙昧冷漠
 
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江西渐冻人兄弟刘贤林和刘良玉已经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全靠父母悉心照顾。图:新华网 ,2014年
 
为了唤起大家对于渐冻症这一疾病的关注,搜狐新闻联合北京东方丝雨渐冻人罕见病关爱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定于今天(6月21日)共同推出《夏至冰融》关爱渐冻人系列活动。
 
很可惜,由于北京疫情的原因,我们不得不暂停这一次活动。

但我们对渐冻人的关心不会暂停。

我们希望渐冻人群体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获得生而为人的各种可能。

也希望现在以及未来,大家可以和我们一起去了解渐冻人,关爱渐冻人。

一个关心少数群体的社会,才是一个有温度的社会;
 
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才是它最真实的模样。

△2017年,渐冻人患者潘大哥躺在病床上为妻子冯姐办一场25周年银婚纪念庆典,这是他最后的心愿。

△青岛渐冻人小姐妹,出书、写诗、为歌曲填词、还登上过《中国梦想秀》的舞台 来源:青岛新闻网,2016年

即便一篇文章的能量有限,也不愿意放弃每一次微小的努力。
 
希望你也愿意分享这篇其实并不轻松愉悦的文章,

因为只有我们在认真地谈论渐冻人的时候,

才有可能真的推动一点改变。



(文中雨珠为化名)


特别鸣谢:
北京东方丝雨渐冻人罕见病关爱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医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何及医生


- 内容仅代表笔者观点,不代表搜狐立场 -




- 点击图片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