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介绍篇】——你好,化工!

矿大化工 2020-08-31



 一学院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的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中国矿业学院(天津)成立的选矿工程专业,1960年成立北京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1979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煤综合利用系,1997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利用与化学工程系,2000年6月再次调整更名成立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化工学院已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以煤炭加工及转化为主要特色的学院 。围绕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化工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先后制定了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巩固优势、强化特色、充实内涵、整合优化,跟踪和引领学科前沿,构筑煤炭加工与转化学科平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建设研究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学科建设


目前,学院设有:

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矿物加工工程、洁净能源技术与工程、矿物材料工程、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和工业催化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矿物加工工程、洁净能源技术与工程、矿物材料工程、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物理化学、化工过程机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个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化学工艺),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化学工艺、矿物材料),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物加工工程)。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矿业工程(矿物加工)、煤炭洁净加工与高效转化;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化工专业基础、化学。学院校外实习共建单位43个,建成稳定的实习基地53个,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成立了由厂矿企业与研究院所专家组成的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为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2科研成果

学院致力于科学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四年来,学院主持“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课题和子课题7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各类科研获奖16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26篇,EI收录论文323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14部。

学院拥有较为完备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现有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清洁煤炭与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实验机构。此外学校以化工学院为主体组建了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矿业大学洁净能源研究院。


03发展目标

学院未来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经过努力,使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居于国内先进行列,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强化煤炭加工转化和洁净能源学科专业特色,充实内涵,形成涵盖矿物加工、化工、化学、生物和过程工程在内的高水平学科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化工学院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很强实力与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学院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个,省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


化工学院教职工总数为128人,专任教师119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89%,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52人;

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

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3人;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

国家级模范教师1名;

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

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院士风采


(一)陈清如


1.简介

1926年生于杭州。中共党员,能源利用与化学工程系选矿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2.成就

陈清如教授1952年7月自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工作,近60年来致力于选矿理论研究及工程技术开发,注重两者的结合,先后主持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为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选矿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陈清如教授在矿物加工工程学科领域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创办了选矿工程研究中心,培养了众多科研人才。他还广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他对微粉煤的摩擦静电分选进行了新的开拓,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曾主持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有:“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九五”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由于陈清如院士的卓越贡献和国际威望,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殊荣,多次承担国际学术会议的执行主席,并被世界上著名的Baron名人录列为1995~1996年度的名人,被国际杂志《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聘为国际编委。


(二)刘炯天


                         

1、简介

曾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现任郑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1月出生,1986年9月入党,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983年6月本科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8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成就

刘炯天院士长期从事微泡粒矿物分选理论与技术研究,坚持选矿工程技术研发,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坚持在矿山一线搞科研,治学严谨,勇于开拓,带领团队为我国选矿工程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我国煤炭与矿物加工学科年轻学术带头人之一,“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

刘炯天院士学术造诣主要集中在微泡浮选、微细粒矿物分选理论、技术与装备、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发明了微泡柱分选设备与工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微细柱分选技术;开发了煤脱硫与深度降灰工艺,建立了我国首座超净煤制备厂与废弃煤泥利用工程,为我国难选煤脱硫降灰做出重要贡献;发明了矿物凝聚剂净水方法,实现了难沉降煤泥水的高效循环利用;提出了多种矿化方式集成的梯级优化分选方法,在贫杂难选矿物分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国家重点技术创新、国家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九五”以来连续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 编写多部精品教材,《矿物加工学》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




专业简介


化工学院采取专业类1+3的培养模式:

第一年大类平台培养,三年专业培养的模式;

第二学年由学生自主选择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工程五个本科专业。




(一)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该专业主要的课程范围是矿物加工理论、工艺及设备,选矿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选矿厂设计。其主干学科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为矿物加工学、试验研究方法、选矿厂设计、矿物加工机械、选矿厂管理等。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成立于1952年,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江苏省优势学科一期和二期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7年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排名第一(A+)。

本专业为我国首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做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专业排名一直保持全国第一。近五年,毕业生升学出国率约为30%,就业升学率约97%。专业学制4年,最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研究和运用化工等过程工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煤化工等能源相关领域的生产、研发、设计和管理等实际工程问题。其主干学科为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煤化学、工业催化。

该专业始建于1958年,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4年和2017年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十三五”建设的品牌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是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学科,专业学制4年,最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学习现代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和新产品的研制方法,并具备在新能源技术及精细化学品、有机中间体、催化剂等的合成、结构表征等研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化学化工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及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其主干学科为化学、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为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近代仪器分析、化工原理。

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依托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ESI前1%世界一流学科应用化学专业2010年确立为江苏省高等院校品牌专业。化学实验中心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教师队伍中97%具有博士学位,60%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17人次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或团队,2人为国际期刊副主编和编委。此专业学制4年,最终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内涵,注重学科基础与专业内涵建设,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专业办学理念,已累计培养本科毕业生715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9%以上,

就业领域包括汽车制造、家电制造、核电、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并有多人保送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研究生。

专业已于2017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隶属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其专业核心课程为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过程工程原理、机械设计技术、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设计、控制工程基础、过程装备控制技术。

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教师中有“国家模范教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专业学制4年,最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 生物工程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是:主要面向化工、医药、轻工、食品、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从事生物技术与工程相关的设计、生产、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可在学校、研究院所从事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依托,突出生物化工特色。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能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主干学科为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其核心课程为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等。

生物工程专业创建于2000年,拥有生物化工二级博士点、硕士点和生物工程工程硕士点,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实验师1人。专业学制4年,最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新媒体工作室

责任编辑:霍瑶函
图片及部分文字源自网络

内容来源于化工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新生攻略】万水千山总是情,来波攻略助你行【实践风采展】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情
“集萃托普索杯”2019华东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东赛区选拔赛在我校成功举办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