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常用药十大误区,一定要注意丨安全用药月


误区一

随一日三餐服药


“每日3次”是专家根据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确定的服药规律,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个时段,每8小时服药1次。这样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餐后,则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晚又达不到有效浓度。


误区二

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在食道壁上,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发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正确的服药姿势应该是端坐或站立。


误区三

干吞药


干吞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干吞药不仅会损伤食道,还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而使药物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磺胺甲唑(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误区四

将药物掰碎或用水溶化


这样处理后,可能更方便服用,但疗效会因此降低,还可能使不良反应增加。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被掰碎后,就失去了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不仅无法发挥疗效,还会刺激或损伤胃黏膜。


误区五

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开水送服。


误区六

对着瓶口喝药

图一时方便对着瓶口喝,一方面会污染药液,使药物变质;另一方面是难以准确控制药量。


误区七

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避免,因此应尽量减少服药的种类。


误区八

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止咳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需要药物在咽喉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因此,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应喝水。


误区九

服药后马上运动


药物服用后30~60分钟才能在肠道内溶解吸收,从而发挥药效。药物吸收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如果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误区十

饮食无禁忌


西药和中药一样要讲究饮食禁忌,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因此服药期间,患者应遵医嘱适当调整饮食。



猜你还想看


关注!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


吃辣根本不会长痘,真正的“幕后黑手”其实是它……


什么情况?吃进去的药居然又原样拉了出来……


来源: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官方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