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暨南学报2023年第09期目录及摘要发布
校史研究
“培植专门人才、研究高深学术”
——《暨南学报》的创办及意义
孙升云,刘敬宜
中国式现代化· 婚姻法研究
家庭法独立于民法典的三种模式研究
——证成我国《民法典》对家庭法之回收
徐国栋
论离婚时父母出资购房的利益归属
——基于出资归属与产权归属分离的视角
于程远
我国探望权的理论反思及制度完善
曹思婕
中国式现代化· 数据治理
中国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特征事实与分析
——来自专利的证据
周 浩,李健斌
从公示到透明:算法公平的风险挑战与治理路径
赵精武,陆 睿
数字经济视角下个人数据使用的风险防范
丁 利,任厚朴
高质量发展研究
ESG表现与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
辛兵海
行业锦标赛激励与审计费用
王 聪,杨飞宇
第09期摘要
校史研究
“培植专门人才、研究高深学术”
——《暨南学报》的创办及意义
作 者:孙升云,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刘敬宜,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暨南学报》是1936年由暨南大学创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培植专门人才和研究高深学术。1938年因战争等原因,《暨南学报》被迫停刊,直至 1979年复刊。历经87年,《暨南学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基本定型,再到稳步发展,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暨南人的努力;与此同时,《暨南学报》对暨南大学部分学科建设的推动、青年人才的培养、侨校形象的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等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暨南学报》;创刊;侨校建设;人才培养;暨南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婚姻法研究
家庭法独立于民法典的三种模式研究
——证成我国《民法典》对家庭法之回收
作 者:徐国栋,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
摘 要:家庭法独立于民法是一股历史悠久的世界性思潮和立法实践,体现为这方面的穆斯林法模式、苏俄模式、拉美模式。主张独立的原因论中有家庭法生活法说、家庭法与国民经济无关说、家庭法公法说、家庭法社会法说,等等。从独立的方法来看,又有家庭法自行独立、与继承法一起独立、与人法的一些制度一起独立、与家事诉讼法一起独立四种类型。我国曾属于苏俄模式的成员。在立法上采家庭法自行独立模式,在教学上采与继承法一起独立模式。2020年,我国《民法典》收编家庭法,表达了对上述家庭法独立理由的不认同,此乃因为家庭法独立说是一个错误。不同的独立理由构成不同的错误。但家庭法的特殊性必须得到承认,它是弱者保护法而非平等主体间的法,在这一领域,以团结原则取代平等原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关键词:家庭法独立;个人身份法;苏俄模式;玻利维亚家庭法典;社会法;团结原则
论离婚时父母出资购房的利益归属
——基于出资归属与产权归属分离的视角
作 者:于程远,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摘 要:夫妻离婚时,父母的出资不应直接决定该出资所购房产的归属。出资的归属与房屋产权的归属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问题,应当分别判断。在出资归属的判断上,需要以意思表示解释和夫妻法定财产制为基础,在当事人约定不明时,该出资行为属于赠与。该赠与在夫妻婚前做出的,为对出资人亲生子女一方的赠与,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夫妻婚后做出的,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对于房产归属的判断,则无须考察父母的意思,而仅须考察夫妻双方“谁用什么财产在婚前还是婚后购买了房屋”的问题。夫妻一方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用个人财产全资购房,购得的房屋依旧为个人财产;夫妻一方或双方无论在婚前还是婚后用共同财产全资购房,购得房屋为共同财产(共同共有)。夫妻双方在婚后用各自的个人财产为共同生活合力购房,购得的房屋同样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夫妻双方在婚前用各自的个人财产合力购房,则购得房屋由双方按出资比例按份共有。夫妻离婚的情形下,对出资父母可以适用目的性赠与的相关规则处理;立法论层面上,情势变更制度下的酌情返还或为更佳的方案。
关键词:父母出资;离婚房产;法定财产制;目的性赠与;情势变更
我国探望权的理论反思及制度完善
作 者:曹思婕,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探望权制度是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的法律制度之一,它自实施以来备受瞩目。探望权对于切实地保护生活在非常态婚姻家庭尤其是离婚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探望权纠纷已成为司法疑难,究其根源是我国的探望权立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民法典实施之初,我们应当立足我国的现实国情以查找出探望权司法疑难,转变“父母本位”的立法宗旨,树立“子女利益最大化”的立法宗旨以破解探望权制度的瓶颈,通过增加探望权的适用前提、拓宽探望权的主体范围、规范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明确探望权的中止和恢复以及发展探望权的救济体系对探望权予以司法解释,力求在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体系下实现探望权制度的全面完善。
关键词:未成年子女利益;立法宗旨;身份权;父母权利与义务
中国式现代化·数据治理
中国数字经济创新活动的
特征事实与分析
——来自专利的证据
作 者:周浩、李健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摘 要:加速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标准匹配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专利数据,本文测算了1994—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活动规模并对其时空演变和创新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但近年来专利申请增长率和专利授权比率有所下降。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申请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专利申请数量依次递减;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在数字专利活动上的互相追赶效应明显。第三,数字技术创新主体主要集中在科技型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数字技术创新领域的发明人数量和发明人团队规模均显著上升。
关键词: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创新;专利申请;专利质量;测算
从公示到透明:算法公平的
风险挑战与治理路径
作 者:赵精武、陆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摘 要:算法的广泛应用与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创设了广泛实施个性化推荐的空间,算法模型的持续优化、数据分析技术的迭代升级改善了现有的信息服务质量,但同时也引发了价格歧视、评分排序歧视、平台自我优待等不公平问题。技术滥用与正常经营的行为边界难以明确区分,既给算法监管带来许多困扰,也给个人救济造成了障碍。算法不公的识别应结合具体场景,从形式要件、实质要件、例外规则三方面综合判断,若算法服务提供者的差别待遇具有正当性则可免于责任追究。而作为风险预防的一般原则,算法透明对于公平实现的主要贡献在于化解人类对自动化决策失控的忧虑,通过矫正信息不对称最大限度降低数据、算法、人力中的偏见因素,以实现起点数据的完整准确、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输出结果的合乎预期为依托,保障个人知情权与平等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算法公平;不合理差别待遇;场景一致性;算法透明
数字经济视角下
个人数据使用的风险防范
作 者:丁利,任厚朴,中山大学法学院。
摘 要:在数字时代,社会与经济的运作发展依赖于对个人数据的广泛使用。对个人数据的使用难免会扰乱现有的制度安排,给社会带来损害风险。应对数据使用做出的制度调整和风险规制并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滋生出新的失调、风险与损害。因此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超越预防主义,做出一个有效率的整体性制度安排。这需要藉由成本收益分析将派生损害纳入考量,全面地权衡风险规制和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在对个人数据的使用进行全面考量的前提下,社会需要协调好理性建构与自发演化这两种力量在制度演进中的作用,逐步向整体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个人数据使用;数字经济;制度激励;风险分配;理性建构;自发演化
高质量发展研究
ESG表现与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
作 者:辛兵海,河北经贸大学金融与企业创新研究中心。
摘 要: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融合目标的重要抓手,研究 ESG表现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对于促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完善ESG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 2009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A股42家上市银行,实证考察了 ESG表现对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ESG表现越好,特许权价值越高。(2)对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良好的ESG表现有助于提升银行效率、降低负债成本和降低银行风险,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3)信息透明度较高、数字金融水平较高和ESG评级分歧较小的商业银行,ESG表现对特许权价值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4)在构成ESG的三个维度中,公司治理和环境保护在提升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大,而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相对有限。
关键词:ESG;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
行业锦标赛激励与审计费用
作 者:王聪、杨飞宇,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公司高管不仅会受公司内部锦标赛激励,还会受外部行业劳动力市场的行业锦标赛激励。既有文献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会提升高管风险承担水平和盈余管理倾向,这均可能会提升审计风险,进而增加审计费用。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行业锦标赛激励与审计费用的关系。本文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与审计费用正相关,且在考虑潜在内生性问题情况下,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还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对行业同质性较高公司和CEO未临近退休公司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大。最后,本文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会通过提高公司风险水平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途径提升审计费用。本文为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审计费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高管行业劳动力市场晋升激励会如何影响审计师的定价决策。
关键词:行业锦标赛激励;薪酬差距;审计费用;风险承担 ;盈余管理
主编 | 孙升云
副主编 | 闫月珍 李晶晶
执行编辑 | 李晶晶桃
图文编辑 | 黄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