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来源:新华财经
分析人士认为,在多空对垒的大环境中,债市调整无可避免。不过,鉴于目前来自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基本面数据落地、流动性宽松延续的利好支撑依旧坚定,则债市风险整体可控,面对收益率的上行调整,投资者仍可择机介入。
伴随利好的充分发酵,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走出一轮快速上涨行情之后,开始震荡盘整。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上探至2.71%一线。
分析人士认为,在多空对垒的大环境中,债市调整无可避免。不过,鉴于目前来自海外疫情持续发酵、基本面数据落地、流动性宽松延续的利好支撑依旧坚定,则债市风险整体可控,面对收益率的上行调整,投资者仍可择机介入。
多因素支撑债市向好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举例来看,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攀2BP至2.21%;SKY_10Y跳涨4BP至2.71%。
尽管在经历了前几周的大幅上涨后,本周以来,债市呈现出震荡调整之势,但波动的加剧,并不意味着“债牛”的终结,记者发现,目前看多、做多的机构仍占主流。
实际上,现阶段债市依旧能够获得以下三方面的利好支撑。其一,是海外疫情的不断发酵。虽然境外部分国家开始采取严格的封闭措施,但短期内海外疫情仍将面临新一轮的暴发并拖累全球市场风险偏好。
其二,是国内货币宽松环境料将延续,资金价格有望维持低位短端稳定。华创固收团队首席分析师周冠南指出,由于3月资金缺口并不大,本周一落地的普惠金融动态考核定向降准操作将继续助力资金面延续宽松水平,资金价格维持低位利好债券市场。
不仅如此,全球政策利率中枢趋于下行,这放松了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外部约束,后续管理层之于宽松政策使用的空间和灵活性都将进一步上升。
其三,是中美利差仍处在较高水平,且美债收益率尚有下行空间。尽管外资机构流出债市和国内权益市场走强——“股债跷跷板”效应表现得更加显著,对短期债市形成了一定抑制,但这并不构成债市大幅调整的基础。
实际上,当前坚定看好人民币债券的境外机构仍占多数。
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直言,中国在本次疫情中表现了强大的决策力和有效的执行力,经济社会有序稳定,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肯定。
从债券市场来看,在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国债必将成为避险资金的重要选择。
“债牛”大趋势暂难终结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人民币资产不断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市场指数,人民币计价的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也被纳入彭博巴克莱等主流指数,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进一步显现,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吸引资金流入。
“伴随市场预期的趋稳,海外量化宽松等政策释放的低成本资金可能部分流入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债券市场。”一位券商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在海外疫情发酵,经济衰退概率上升,以美联储为首的海外主要央行已经或将较快进入零利率区间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债性价比极其优良,因此外资后续加速流入买债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过去一周,长端利率的快速上行仅是对前期加速下行行情的修正,个人预计,债市将很快重拾涨势。”
德意志银行集团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亦表示,全球收益率下调,中国政策宽松将推动人民币债券市场看涨。与此同时,人民币国债被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的生效,将每月带来境外资金流入,规模在 25 至 30 亿美元。
总体来看,即使短期受到情绪扰动,国内债市有一定调整压力,但“债牛”方向未改,长端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中,调整即可考虑逐步介入。
来自国泰君安的研究观点亦认为,中债的性价比将进一步凸显,当前中长端利率债已经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10年期国债利率创历史新低的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建议越跌越买。不仅如此,从对货币宽松的空间和中长期“必要性”来看,低利率将成为常态,短端利率同样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债市有望迎来“牛平”行情。
编辑:王菁
推荐阅读
中研
报告
丨更多
债市
独家
丨更多
热点
解读
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