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教授:《熟语表征与加工的神经认知研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汉语熟语中主要的次范畴
本书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汉语熟语中主要的次范畴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具有浮现的熟语性的构式。另外,本书把语言学的理论与神经语言学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试图达到两者之间的互证关系。
由于语言中充满各种各样的不同凝固化的意义与形式的配对,即构式,而熟语是属于较为典型的构式,因此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熟语加工对语言理论的构建,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同时,对人类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也丰富了我们对语言在大脑中加工和理解的认识,为心理语言学的语言理解模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前言
本书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 technique或ERP)对汉语熟语中主要的次范畴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具有浮现的熟语性的构式。另外,在本书中,我们把语言学的理论与神经语言学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试图达到两者之间的互证关系。
我们首先考察了熟语中的一个主要的次范畴成语的加工。我们探讨了在语义启动的范式下成语的熟悉度和语境(启动句与目标熟语语义匹配的语境下)对成语字面义和非字面义在线加工的影响和相关的脑机制。实验发现成语的熟悉度对成语加工影响较大。熟悉成语引起了较小的N400和P600,这说明熟悉成语中非字面义与启动句的语义存在较小的期待差异,而在熟悉成语中非字面义所形成的语义表征(用Fauconnier的术语是心理空间)与启动句的语义表征之间又可以进行语义的整合。成语的字面义与启动句之间的差异较小(因为它们之间有较大的概念重叠)。另外熟悉成语的字面义与启动句语义表征没有语义整合,因为在P600的时间窗口内,被试主要通达成语的比喻义,对语义的整合敏感(Pynte, Besson, Robichon & Poli, 1996)。对于不熟悉的成语而言,其非字面义比字面义引起较大的N400,但在P600却没有差异。不熟悉成语的非字面义与启动句语义表征之间的概念上的距离比字面义和启动句的更远,前者的语义期待会更小,所以N400较大。在不熟悉成语的加工中,由于被试不熟悉所呈现的成语,在短时间内无法从其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成语的语义表征,即无法形成适合于语境的心理空间(张辉,2003:62-172),无法与启动句的语义表征进行语义整合,因而在P600上没有差异。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成语加工中语义组构性的问题。我们在认知语言学的柜架下对成语的语义组构性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提出语义组构性是概念建构和认知识解(cognitive construals)的结果。在以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对成语加工中的语义组构性的作用和其心理现实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的实验语料包括三种不同组构性的熟悉成语(高组构性的成语、中组构性的成语和低组构性的成语)和四字格的非成语。实验发现,成语的加工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在250毫秒左右(N250成分),另一个是在400毫秒左右(N400成分)。其中N250成分在国内外的熟语加工的研究中属首次发现。在这两个时间窗口内,ERP的波形表现出同样的梯度:非成语的振幅最大,中组构和低组构性的成语居中,高组构性的成语的振幅最低。这说明非成语的加工最困难而高组构性的成语最容易。在这一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暂时的成语加工模式,其中包括早期的与初始意义通达相重叠的成语形式的识别(N250成分)和后期的与支配性语境的整合(N400成分)。我们设计实验考察了韵律(这里主要是停顿)和句法结构对成语加工的影响。我们发现,不论是在四字格成语还是四字格的非成语词组中,不论其句法结构如何,被试在加工按照2+2韵律模式朗读的成语或非成语时都会感到相对较为容易。然而反过来,不论其句法结构如何,被试在加工不按照2+2的韵律模式朗读的成语或词组时都会感到困难。我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冯胜利(1997)提出的韵律句法的观点:在语言加工中,韵律可以制约句法。目前ERP研究的趋势之一是在自然话语中考察语言的加工。我们设计了在自然话语语境下不同熟悉度谚语的加工实验。我们把熟悉和不熟悉的谚语分别放在偏向字面义语境(literally-biased context)和偏向比喻义的语境(figuratively-biased context)之中考察它们的加工情况。作为社会评价而使用的谚语,它们的加工可以使我们见证一个微观的意义建构的“奇迹”。在偏向字面义的语境中,谚语仅仅是描写一个事件和情境,而在偏向比喻义的语境中同,被试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把看上去与语境不相关的一句评论变成了一个相关的、可理解的意义,这是我们探讨自然话语语境下谚语理解的意义所在。我们的研究有三个发现:(1)在偏向字面义语境和偏向比喻义语境中,熟悉谚语在第二个字到第六个字上,语境主效应十分明显。在偏向比喻义语境中,熟悉谚语更容易与该语境整合,这一发现与Giora(2003)的层级突显假设是一致的,因为熟悉谚语的突显意义是其比喻义,而其比喻义与偏向比喻义语境是一致的,较容易地整合在一起。在偏向字面义语境中,熟悉谚语实显的比喻义与该语境相与冲突,因此其之间的整合较为困难。(2)不管谚语是否熟悉,在偏向字面义语境中,其之间的加工没有明显的差异。然在偏向比喻义语境中,谚语的熟悉度对其加工影响较大。(3)不管是在偏向字面义语境还是在偏向比喻义语境中,语境对不熟悉谚语的加工影响不明显。根据Giora的层级突显假设,不熟悉谚语的突显义应是其字面义,它们在偏向字面义语境中的加工应该更加容易。很明显,我们的发现不支持层级突显假设。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较为独特的。歇后语基本上可分为谐音类和比喻类两种。由于熟悉的谐音类歇后语数量太少,无法进行实验,本研究只研究熟悉和不熟悉的比喻类歇后语。在解谜语的实验范式下,歇后语的前半部分作为启动,后半部分作为目标。通过对反应时和ERP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熟悉度的比喻类歇后语具有不同的时间进程和动态的神经机制。对于熟悉的歇后语而言,被试对其第二部分有着强烈的期待,因为他们很熟悉第一部分提供的语境,导致歇后语比喻义的通达。然而,不熟悉歇后语第一部分的新奇语境无法为其第二部分提供期待,其比喻义不能直接通达,须通过字面义才能通达。为了解决不熟悉歇后语中的认知冲突,被试必须打破思维定势,重构前后两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形成顿悟效应,这主要反映在N380的成分上。熟语性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因此我们考察一种正在浮现的熟语:程度副词+名词构式。这种浮现的熟语性是指那些还没有完全凝固化的、正在形成中的熟语,这一现象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在这一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四种“程度副词+XX”构式,它们分别是“程度副词+形容词”构式(很美丽)、“程度副词+兼类词”构式(很礼貌)、“程度副词+搭配上可接受的名词”构式(很绅士)和“程度副词+搭配搭配上不可接受的名词”构式(很桌子)。我们发现,不同的“转喻度”使这四种构式成为一个梯度,是N400振幅梯度背后的幕后认知。我们发现熟语性与认知机制的理据性存在较大的关系。
本熟语研究试图把语言学的观点和大脑的观点结合起来。所谓语言学的观点是,语言学者们试图在语音、语义、句法和语用的层次上描写和分析熟语的特征,关注语言的模式和规律性。所谓大脑的观点是大脑如何“看”语言的,关注大脑对熟语在线加工的认知过程以及这种认知过程背后的神经机制。本研究在语言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ERP关注熟语表征和加工的时间进程和神经机制。
由于语言中充满各种各样的不同凝固化的意义与形式的配对,即构式(Goldberg, 1995, 2006), 而熟语是属于较为典型的构式,因此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熟语加工对语言理论的构建,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同时,对人类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研究也丰富了我们对语言在大脑中加工和理解的认识,为心理语言学的语言理解模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后记
我对熟语的研究始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读博士期间。在寻找博士论文的选题时,我注意到王德春先生所著的《语言学通论》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熟语的分类和理解的问题,这引起了我的兴趣。选择熟语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熟语为认知语言学理论提供了很多灵感。例如,Fillmore等人1988年发表在《语言》上发表一篇论文:《语法构式中的规律性和熟语性:以let alone为例》,他们在分析熟语这一语言现象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构式”的概念。鉴于熟语的重要性,于是我把博士论文的研究目标定为探讨熟语理解的认知过程。在王德春先生的指导下,我撰写了博士论文《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于2003年由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博士论文是基于内省的研究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探讨熟语表征和理解的问题。虽然我也有把理论探讨的观点用实验方法加以验证的想法,但限于当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科研条件,只好做罢。在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我的这一想法得以付诸行动。当时徐州师范大学(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导杨亦鸣先生接受了我的博士后申请,把我领进了神经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杨老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事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是国内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2003年他率先在国内语言学界购买了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s或ERP)设备。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后,杨老师安排我学习ERP技术,使用这一技术研究熟语理解和加工的问题。坦率地说,当时我对ERP一无所知,杨老师便派我和其它师弟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和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参加ERP培训班。我本人也十分刻苦,最后干脆把卧室搬到办公室,累了就睡一会,醒了就阅读文献或做实验。博士后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熟语研究的文献和关于ERP技术的书籍。2004年赵仑老师加入了徐州师大语言研究所研究团队,在他和其他师弟的帮助下,我对ERP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开始真正运用这一技术探讨汉语熟语表征和理解的问题。在博士后出站后,我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如何能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神经语言学的实验结合起来?最好能达到认知语言学理论和神经语言学实验的互证关系。基于这一想法,我开始申报国家社科基金。2006年我拿到国家社科基金的一般项目“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06BYY019)。2006年以来,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主要成员是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一直在南京与徐州之间多次往返,与徐州师范大学的神经语言学同仁一起讨论实验设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后我们开始在国际《神经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Neurolinguistics)和国内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性论文。回首往事,我的熟语研究自2001年以来已经有近十五个年头了,在这段时间里有痛苦、煎熬和辛劳,更有喜悦、欣慰和收获。在这十五年的熟语研究中,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写出来难免挂一漏万。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师从的两位语言学大师。王德春先生引领我走进了熟语研究领域,他对熟语的论述是我从事熟语认知研究的起点。王先生虽然不在了,但他对学术的热情和执着一直激励着我去探求事物的本真。另一位要感谢的是杨亦鸣先生,是他引导我进入了神经语言学的领域。他对学术研究孜孜以求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使我不敢懈怠。针对熟语的表征和加工的问题,我和我的团队设计和实施了十多个ERP实验,有一些实验由于设计缺陷而废止。这些失败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为它们使我们从中吸取教训,进而设计出更好的实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特别感谢江苏师大的各位师弟,他们是顾介鑫、刘涛、张强、封士文、耿立波、沈兆勇、满在江、余光武、王涛、马鹏举等神经语言学同仁,我特别要感谢顾介鑫博士的帮助,他为人真诚,默默无闻地付出辛勤汗水,他精通ERP技术,为本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在这十几年的每一个寒暑假,我与学生都去徐州江苏师范大学的ERP实验室里做实验,几乎从未间断。他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都融入在本书中,为熟语的神经认知研究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杨波、周红英、季锋、孙和涛、孙莹、江龙、孟磊、王忻、邸伟超、张蕊、吕文茜、徐维华、陈超等。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团队,大家团结友爱,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每周的学术讨论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硕士生季锋、孙和涛、孙莹和江龙在我指导下撰写硕士论文,他们的硕士论文虽是“命题作文”,但在实验设计、实施和数据处理上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我真心怀念在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工作期间我与学生之间结下的真诚师生友情。张天伟博士和杨艳琴女士为书稿做了仔细的校对,在这里也向他们道谢。2013年底我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转业,以“知天命”的年龄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同仁给了我许多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张杰教授和辛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给我提供了舒心和安静的研究环境,使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心完成本书最后的修改任务。南师大随园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古建筑与树木花草相互衬托的美景有一种能去除身心浮躁的神奇功能,环境和心中的静谧使我能全身心地专注自己的研究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夫人打印并校对全部的书稿,没有她的支持和默默奉献,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的结题报告和本书的写作是难以想象的。在本书即将付梓时,女儿远赴新西兰的奥塔哥大学选择心理学系攻读学士学位,她的学术兴趣与我的很接近,是我影响了她学术兴趣?还是由于遗传,我们的大脑结构相似?我的父亲已于十三年前在我即将进行博士毕业答辨之前去世,但他对我的希冀一直是我刻苦学习的动力。母亲在家中操持家务也默默支持我的工作和学习。家人无声之大爱使我摒弃浮躁,以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从事学术研究。
张辉
2015年5月26日于南师大随园
张辉,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获语言学博士学位。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研究”(14AYY009)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06BYY019)等。出版专著《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003)和《认知转喻》(第一作者)(2010)等。近十余年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
第一章 引论
1.1 本书关于熟语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术语问题
1.2 熟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本书研究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
1.5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熟语加工模式与影响加工的因素
2.1 熟语的语义加工模式
2.2 熟语与字面义和非字面义的区分
2.3 影响熟语语义加工的因素
第三章 国外熟语的神经语言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3.1 引言
3.2 国外熟语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3.3 本章的结论
第四章 成语语义启动的ERP研究
4.1 引言
4.2 预备研究:刺激语料的遴选和准备
4.3 ERP 实验
4.4 讨论与思考
4.5 对汉语成语语义加工的思考
第五章 成语组构性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5.1 引言
5.2 语义组构性
5.3 前人对熟语语义组构性的研究
5.4 国外基于语义组构性的熟语分类研究
5.5 汉语成语的组构性: 认知语言学的解读
5.6 汉语成语心理表征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5.7 结论
第六章 成语语义组构性的ERP研究
6.1 引言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相关的语言韵律研究概览
7.1 引言
7.2 国外学者对韵律的研究
7.3 汉语的韵律研究
7.4 成语韵律和句法研究
7.5 韵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第八章 成语加工中韵律与句法互动的ERP研究
8.1 引言
8.2 本实验的目标和假设
8.3 方法
8.4 结果
8.5 讨论
8.6 结论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九章 谚语理解与语义加工模式概览
9.1 引言
9.2 谚语语义加工的模式
9.3 影响谚语加工的因素
第十章 自然话语语境下不同熟悉度谚语加工的ERP研究
10.1 引言
10.2 ERP实验
10.3 EEG的记录和分析
10.4 结果
10.5 讨论
第十一章 歇后语相关研究概览
11.1 引言
11.2 歇后语的界定与分析
11.3 歇后语的特征
11.4 歇后语及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1.5 歇后语加工中涉及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策略
第十二章 比喻类歇后语加工的ERP研究
12.1 引言
12.2 比喻类歇后语的ERP实验
12.3 结果
12.4 讨论
12.5 结论
第十三章 浮现中的熟语性研究之一——“程度副词+名词”构式概览
13.1 引言
13.2 文献综述
13.3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十四章 浮现中的熟语性研究之二——“程度副词+名词”模式的ERP研究
14.1 引言
14.2 实验目的和假设
14.3 预备实验
14.4 方法
14.5 结果
14.6 讨论
14.7 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十五章 本书的结论和今后的研究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