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丨李维屏、张琳 等:《美国文学思想史》
“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
李维屏 主编
乔国强 副主编
“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是我国学者在文学史研究日趋理论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氛围中对美国文学历史展开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和学术探讨。这是我国第一套美国文学史专题研究丛书,包括《美国文学思想史》《美国文学批评史》《美国短篇小说史》《美国女性小说史》和《美国印第安文学史》五部学术专著。本套丛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美国文学上述五个领域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并揭示其内在逻辑和艺术价值,有助于读者对美国文学分支的深刻了解以及对三百多年来美国文学历史概貌的整体把握。这五部分散独立、自成体系同时相互支撑、紧密相联的美国文学史作既是从以往文学历史的宏大叙事向专题研究的转变,又是国别文学史研究的繁衍,也是传统文学史研究范式的更新。
李维屏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英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乔国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诺丁汉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丛书目录
《美国文学思想史》
《美国文学批评史》
《美国短篇小说史》
《美国女性小说史》
《美国印第安文学史》
本书简介
《美国文学思想史》全面追溯了三百多年来美国文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和深刻变迁,系统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美国文学思潮的性质与特征,并深入探讨了历代经典作家的创作思想、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本书以美国文学思想的演进为线索,以文学运动和理论流派的更迭为框架,以作家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文学题材和艺术手法的流变为核心,论述了美国文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沿革,并揭示了美国文学思想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习俗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以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深刻剖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清教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内涵与意义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表征。
本书前言
如果说,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可以被视作一部错综复杂的思想史,那么美国文学的历史亦然。与大多数先有文明史后有文学史的国家不同,美国自欧洲移民登陆之日起便有了清教主义文学思想的萌芽。又与大多数拥有较长文学历史的国家不同,虽然美国文学的历史至今还不到四百年,但其文学创作发展迅猛,不仅作家辈出,佳作林立,而且流派纷呈,思潮翻涌,呈现出气势磅礴、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然而,像其他国家的文学一样,美国文学不仅是其社会、历史、文化和国民意识的艺术再现,而且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因子。这些思想因子反映了历代作家创作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中思想因子的纷呈与流变会逐渐形成一种亚思想体系,即美国文学思想。概括地说,美国文学思想既是其国家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民族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的客观反映,又是其历代作家对社会现实、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的理解与考量。
美国文学思想包含了历代作家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政治、宗教和道德等方面的态度和见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境遇仔细观察、用心思索和生动描写的产物。然而,文学思想史的演进不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还往往体现出各个阶段的显著特征。近四百年来,美国文学思想纷繁复杂,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思想流派更迭转换,有的绵延相续,有的昙花一现,而有的则几经沉浮。影响美国文学思想演变进程的不仅有意识形态、文化环境和历史事件,而且有批评理论、审美观念、创作题材和艺术形式的沿革,甚至还有作家创作经历和读者文学趣味的变化。就此而言,美国文学思想研究既要关注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和历史事件,也要考察作家个人的创作经历、人生境遇和价值取向,更要重视文学作品自身的内涵和旨意,因为文本才是作家思想最有效的载体。美国文学史上的任何思潮、理论、观念和主张都无不通过文学作品得到表露。因此,我们要将思想探索与文本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从文本中去把握作家的思想脉络,也要从思想层面来审视文本。
《美国文学思想史》旨在全面追溯近四百年来美国文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和深刻变迁,系统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美国文学思潮的性质与特征,并深入探讨代表作家的创作思想、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本书以美国文学思想的演进为线索,以文学运动和理论流派的更迭为框架,以历代作家创作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流变为核心,系统阐述美国文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深入探讨其内涵与外延,并充分揭示美国文学思想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和习俗之间的关系。本书不仅全面考察了美国文学史上的清教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等文学思潮的性质与特征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而且还深入探讨了安妮﹒布雷兹特里特、本杰明﹒富兰克林、华盛顿·欧文、埃德加·艾伦·坡、纳撒尼尔·霍桑、赫曼·麦尔维尔、沃尔特·惠特曼、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T·S·艾略特、欧尼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和托马斯·品钦等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笔者以为,美国文坛名家辈出,杰作林立,而名家杰作恰恰是文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将对文学思潮的全面考察与对作家思想的个案研究有效结合既是本书的宗旨,也是本书的特点。此外,在揭示美国文学思潮与作家思想个案之间的辨证关系的同时,本书还体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应该说,追溯美国文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呈现其历史概貌只是本书的基本任务,对美国文学思想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加以深刻探讨和论证才是更重要的。例如,近四百年来美国文学思想的绵延相续与历代作家的薪火相传之间存在何种辩证关系?如何将历代作家的思想内涵、思想方法和思想变化置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伦理环境中加以考察,并清楚地呈现其逻辑脉络?美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与多元化进程对促进美国文学的传播和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具有何种积极意义?为何20世纪美国文学思潮和理论流派的发展会如此迅猛?为何近二十年来有关生态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世界主义和气候变化等理论更迭交替的速度如此之快?这种精彩纷呈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思潮流变对当代美国文学的创作题材、艺术形式和人物塑造具有何种影响?本书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关注,在揭示美国文学思想历史概貌和探讨具体作家作品时均表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
《美国文学思想史》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科研项目“美国文学专史系列研究”的子项目。作为对文学某一领域历史的专题研究,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既克服了我们以往对作家思想或作品内涵的个案研究所造成的“见树不见林”的现象,又明确地告诉读者:对文学思想的全面系统研究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对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形式、技巧和文体的深入探讨。尽管美国文学思想的历史较短, 但其体系庞杂,流派纷呈,思潮涌现,加之20世纪文学变化之大,概念产出之多,理论更迭之快,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还望广大读者和同仁不吝指教。
李维屏
2017年6月
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书目录
第一章 殖民地时期的清教思想
第一节 威廉·布拉德福德:用神学阐释历史
第二节 安妮·布雷兹特里特:让清教思想贴近生活、关注女性
第三节 爱德华·泰勒:生活化的清教信仰
第四节 科顿·马瑟:清教思想的重生
第二章 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
第一节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丑是非,实效判定
第二节 托马斯·佩恩:人权至上,社稷次之
第三节 托马斯·杰弗逊:为人权而战,为民权立身
第四节 乔纳森·爱德华兹:上帝恒久,心灵永安
第三章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
第一节 华盛顿·欧文:以文化情怀为现实赋彩
第二节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开拓美国本土叙事传统
第三节 埃德加·爱伦·坡:融合唯美感受与理性机制的诗歌与短篇小说理论
第四节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锤炼冰火同体的美国诗艺
第五节 纳撒尼尔·霍桑:探索多义空间的罗曼司艺术
第六节 赫曼·麦尔维尔:贯彻悲观主义哲学争辩
第七节 沃尔特·惠特曼:自由歌唱民主理想
第四章 超验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拉尔夫·沃·爱默生:世俗宗教与诗意哲学
第二节亨利·大卫·梭罗:超验主义实践哲学与绿色生态观
第三节 玛格丽特·富勒:超验主义女性思想
第五章 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威廉·迪恩·豪威尔斯:温雅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马克·吐温:美国幽默艺术与社会批评
第三节 欧·亨利:市民小说中的现代城市戏剧
第四节 詹姆斯·拉塞尔·洛威尔:艺术的文化公共性
第六章19世纪末自然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 弗兰克·诺里斯:书写美国史诗的责任
第二节 斯蒂芬·克莱恩:越界实验与现代主义观念
第三节 杰克·伦敦:个人主义生存叙事
第四节 西奥多·德莱塞:对美国理想的探谜
第七章 美国早期现代主义思想的性质与特征
第一节 詹姆斯的早期现代主义思想
第二节 伊迪丝·华顿的早期现代主义思想:多元“新女性”形象的建构
第三节 安德森现代主义小说观探析
第四节 斯泰因对传统戏剧形式的颠覆与建构
第八章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 T·S·艾略特的现代主义诗学
第二节 艾兹拉·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
第三节 欧尼斯特·海明威的现代小说艺术观
第四节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享乐主义与道德困境
第五节 威廉·福克纳的南方情结与现代主义人文情怀
第六节 尤金·奥尼尔的现代悲剧理念
第九章 30年代激进主义和左翼文学思潮
第一节 约翰·多斯·帕索斯:信念的坚定与背离
第二节 詹姆斯·法雷尔:幻想恐惧中的身份自卫
第三节 迈克尔·戈尔德:无产阶级的出路在于革命
第四节 理查德·赖特:走温和的民权运动之路
第五节 克利夫德·奥德茨: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浪潮叠涌
第六节 厄斯金·考德威尔: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第十章 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 凯特·肖班:寻找女性的新大陆
第二节 薇拉·凯瑟:让女人的男性特质大异其色
第三节 左拉·尼尔·赫斯顿:非裔女性的梦想就是真理
第四节 托妮·莫里森:非裔母亲的名字叫尴尬
第五节 苏珊·格拉斯佩尔:女性谱系与女性权利
第六节 艾丽丝·沃克:从女权主义走向女人主义
第十一章 战后族裔文学思潮
第一节 土著文学思潮:伤痛、重构与超越
第二节 非裔文学思潮:自由、平等与文化民族主义
第三节 犹裔文学思潮:文本与历史、我者与他者
第四节 华裔文学思潮:到历史、文化与内心的深处去
第十二章 后现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威廉·加斯:自我的诊断与救治
第二节 约翰·巴思:走出存在主义的团团迷雾
第三节 唐纳德·巴塞尔姆:向父权主义宣战
第四节 托马斯·品钦:解构阴谋论
第五节 苏珊·桑塔格:新的感受力
第六节 加里·斯奈德:一德报自然
附录一 美国文学大事年表
附录二 作家作品中英文对照
附录三 参考书目
*本文内容来自《美国文学思想史》,文中黑体为编者所加。
思飞学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学术事业部
上海外语教育学术出版中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运作)
扫描二维码,把这本书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