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Walk丨百年福州路,文化中心地
100年前
这里曾是沪上无可撼动的中心
还曾被冠以”上海文化第一街“的称号
思想的交织和文化的融合
造就了海纳百川、自成一派的“海派文化”——尽管这里已风光不再,
但时至今日,它仍在熠熠生辉。
本期“CityWalk”
就让我们走进福州路
走进这条历经历史沧桑的小路
走进它所承载的时代记忆
沧海桑田
01
在外滩那富有标志性的“金牛”对面,便是福州路的路口。走进福州路,各式各样的欧式建筑层出不穷;然而最壮观的莫过于福州路与江西中路的路口——四个街角分别矗立着四座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老式建筑。哪怕是步履最匆忙的行人,也不自觉地在这里放慢了角度。
(图片来源:知乎账号“周到君”)
19世纪40年代,随着满清政权的每况愈下,繁华的上海城逐渐成为被列强瓜分的对象。福州路当时属于英租界,最早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传播宗教思想的地方。英国殖民者逐渐在这里建立起了繁荣的商业体系,到20世纪初,这里俨然成为了上海滩的“中心”,声色犬马,歌舞升平。
上世纪20年代以来,殖民者和民族工商业者分别在这个路口建成了四栋西洋风格的高楼,分别为:福州大楼,都城饭店,建设大楼和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这四座建筑在设计是分别融入了巴洛克、现代派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相互对称且均采用“凹进”样式,形成了一个小型广场,将西洋建筑美学和中式对称美学完美结合;巍峨壮丽,气势雄伟。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老底子”)
在这几座建筑中,最受关注的非福州大楼莫属了。这座建筑和一街之隔的都城饭店在设计时便被确定为“双子楼”,楼宇表面线条竖直利落,而纪念碑式的外形设计也颇具历史感。大楼内部灯光昏暗,楼道如同迷宫一般错综复杂。正因如此,有许多都市传说就是以福州大楼作为背景展开的,它的庄严与神秘也一再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朝圣。
实际上,今天的福州大楼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成为了历史的遗迹。恰恰相反,大楼里还居住着若干住户;同时也开设有以怀旧为主题的青年旅舍;亦有艺术家将这里作为创作的天地。我不忍贸然闯进他们的生活,于是在拍下照片后便继续向前。
文化犹存
02
如果说包容多元的“海派文化”是上海之精髓,那么作为“文化第一街”的福州路就是上海的根基。
开埠以来,福州路逐渐成为了上海的文化出版中心:《申报》《商报》等13家报社聚集于此;当时最主要的图书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也都在这里扎根;加以分布在街边的茶馆、咖啡厅、戏院等文化设施,使得福州路成为了全国最容易“偶遇”文化界各大名家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张爱玲笔下的纸醉金迷的空虚都市,也可以仔细品味萧红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你可以聆听左翼青年的大声疾呼,也可以闭眼倾听周璇的靡靡之音——传统与现代,西洋与本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派文化,就是这样的海纳百川。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老底子”)
直到今天,福州路仍然是“文人的圣地”。外文书店、古籍书店、文化商厦等大型书店在此矗立;旁边的门市里,大大小小的文具店、画材店、古玩城栉次鳞比,让人目不暇接。
经济的寒意并不能阻挡文人墨客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尽管经营效益并不理想,但大多数店主还是希望能把店铺继续开下去: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热爱与责任使之。
又见炊烟
03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落日时分。杏花楼和东发道外早已排起长队,其他小店也逐渐开始准备晚市的饭菜;空气中弥漫着迷人的香气。
这条小街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恰恰相反,从开埠以来这里就是全上海最具市井气息的街区之一。早在租界时期,福州路的西端便成为了上海远近闻名的娱乐场所,每天来到这里寻欢作乐的游人络绎不绝。
人流量的增加也为餐饮业带来了需求。上世纪3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来到这里开设带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店铺,尤以杏花楼为首的广府菜为盛。时至今日,老半斋的鲜肉月饼、王宝和的黄酒、老正兴的本帮菜仍牢牢占据着老上海的味蕾。
远处报童小学悠扬的放学铃声响起,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填满了原本寂静的空气。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饭菜的香味充盈在这条历史悠久的老街——那是人间烟火气。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上海黄浦”)
走在夜晚的福州路上
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吸引了我的视线——
那是以崭新面貌亮相的上海书城
万里无云的夜空中
书城外墙的灯光格外闪耀
男女老少,争相进入
福州路俨然成为了上海的全新地标
开埠以来
无论时局如何变化
福州路都以自己的方式
活在每一代上海人的心中
从商贸中心到传媒中心
再到文化中心和美食中心
福州路虽然其貌不扬
但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正是海派文化最好的印证
百年福州路,文化中心地
无论商业文化,出版文化
抑或是市井美食文化
在城市生活中都令人难以忘怀的
而citywalk的意义
莫过于探寻这些文化的踪迹
citywalk,步履不停……
编辑丨陈泰然
供图丨陈泰然(部分图片素材来自互联网,联系侵删)
总编丨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