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授讲专业 | 历史学是什么

包伟民 人大阳光招生 2022-10-30

编者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学问的中心,是帮助青年人涵养心智、锤炼意志、放飞理想的平台。而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博雅和理性的活动,是志趣相投的一批人的智慧激荡。在【教授讲专业】栏目,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的名师大家、杰出学者讲述专业的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发展前景等,为高中生们找寻专业兴趣、确立专业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提供权威参考。



包伟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起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宋代城市研究》等。近来主持编集大型史料图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等。


历史学是什么

现在一般民众接受历史教育,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经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各种历史知识,二是中小学历史教育,三是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教育。大众媒介传播的历史知识情况复杂,暂置而不论。除此之外,中小学历史教育可能是受众最广泛的一个途径了。只是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它以教授确定的知识为主要目标,而且其中还常有陈旧的历史知识。人民大众对大学历史学专业教育了解较少,以下主要从“什么是历史学”、“如何研究历史”、“大学历史专业学什么”三个角度略作介绍。


什么是历史学

什么是历史学?这个问题很简单。现在发生的事情叫新闻,以前发生的事情叫历史。历史学就是分析研究人类社会以往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学问。


中文“历史”一词由“历”与“史”两个字构成。究其词源,“历”,表示时间经历,后被引申为历法、历官。而“史”,乃“记事者也”,也就是史官。我们所说的历史特指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或者说人类发明文字、开始用文字记录社会活动以后的历史。简单讲,历史学就是分析、研究人类历史活动的学问。专门研究这种学问的人,当然就是历史学家了。


具体讲来,我国目前将所有的学术研究内容分为12个学科类别,历史学为其中之一。学科类别之下再划分成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与三级学科。历史学科之下,共设3个一级学科: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3个一级学科之下,共设置了21个二级学科。这种以行政名义规定的学科分类不一定完全恰当,不过它至少从某种角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学的学科内容。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有一些学问很难纳入科学或者社会科学的范畴,于是就给了这些被排拒在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外的学问一个简便的总称:人文学科(humanities)。历史学也被归入于这个人文学科。这是因为究其本质而言,历史学是为了探究与阐发人类过往的学问,而且这种探究与阐发是一个相当主观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史学尽可能地追求发现历史的真相,追求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尽管这种追求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其终极目标,但他们的工作总是处在不断接近真相与规律的过程之中,这其实与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真相是一致的。



目的、资料与逻辑:史学研究如何展开

东西方历史学的发展有一些共性,最初都是从讲故事出发的。这就是所谓历史学的叙述性,它是历史学最突出的特征。最初所有民族的史学都是这么发生、发展起来的,通过老祖宗的记忆,故事开始了,史学就慢慢产生。所以,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叙述史学。


老人们为什么要讲那些故事呢?除了觉得它有意思之外,还想下一代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益处,一些教训,这“益处”最初落实在道德的层面上。这就是历史学的道德性,早期人类希望利用历史故事实现一些道德功能。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乱臣贼子害怕自己做的坏事被史书记录下来,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这就是历史学的道德教育、道德约束的功用。这可以说是史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道德史学。


古代国家皆设置史官,随时记录君王的一言一行与国家大事。当时为什么要设立史官这样一个机构呢?是因为统治者觉得历史有用,可以从中了解历史经验,帮助君王得到一些管理国家的学问。北宋曾巩在《南齐书序》中说:“史者,所以明乎治天下之道也。”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宋代司马光所编著的《资治通鉴》这部史书了。宋神宗为它题名、作序,开宗明义就宣称,它是供君王治理天下所用的参考书,即所谓“资治”。“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者也”。这可以说是历史学的政治功能,也是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资治史学。



到近现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历史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特别是从19世纪开始,历史学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强调自己的客观性。在西方史学界,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著名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年)。兰克特别强调历史研究要客观,强调它的科学化。在兰克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认为,弄清历史事实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从19世纪起,从兰克到马克思,历史学一直是在受科学主义的影响,达到它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科学史学。大体讲,目前我国的历史学科就处在科学史学的阶段。


史学研究总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的,即便是以发现历史客观规律相标榜的科学史观,也不能例外。史学的这种特质,不免会影响到它的具体研究过程。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以前的人类社会,它跟当今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然而研究历史上的人类社会比研究当今人类社会多了一道工序,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在某一特定时间与地点的历史事实是怎样的,才有可能进而去分析研究它。尽管历史研究的目标永远不仅仅只是复原史实,而是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但必须首先复原史实。


史实复原需要利用历史资料,历史资料的类型是极为多样化的,它可以包括历史上存留至今的神话传说、图画符号、文字语言、遗迹遗物、民间故事等等,其中文献资料占最大多数。一切可能承载有历史信息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资料。从某种角度讲,近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被纳入历史资料的内容日益增多,甚至包括基因DNA、碳十四放射性同位素这样完全由现代科学所发掘出来的“资料”。


由于史学研究总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历史资料可能蕴含着种种主观性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史学研究如何展开,就学术研究基本要求而言,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分析讨论的展开,必须符合逻辑的合理性,这其实就是现代史学在研究方法上科学化的一种表现。所谓逻辑的合理性,具体就史学研究而言,就是在逻辑上追求历史的客观性。分析论证的过程必须符合逻辑,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有可靠的论据。




大学历史类专业学什么

历史学的价值,我认为它是个精神的追求,人类自我认知的学问。一个民族,如果不是特别的功利主义,不是那么单纯追求物质利益,都会有一些精神的追求。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它们的出版物中比例最高的就是历史书籍,这是因为一个民族平均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民众探究人类文化精神的自觉性就越强,对史学的兴趣就会超过文学。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他的意思是指历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2015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写给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中,也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那么,大学历史学专业究竟学些什么呢?简单归纳,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培养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大学历史专业教学不仅教授历史学前沿知识,而且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相比于具体的历史知识,大学的历史教学更注重于教授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是如何复原出来的。所谓分析与批判能力的训练,尤其蕴含在关于历史资料的处理上面。


如果将这一方法论层面的学术训练再拓展一些,还可以引出大学历史学专业训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在传授具体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养成一种质疑既定知识的思维习惯。灌输确定知识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大学生养成质疑旧说、探索新知的创造性思维习惯,不利于学术文化的继承发展。




第二,大学历史专业的教学重在让学生养成一种“历史学的思维方式”。历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我以为就在于“综合分析”这四个字。人类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如果说自然界最复杂的事物是宇宙,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中最为复杂的事物就是社会本身了。现代社会科学仿效科学,无论政治学、经济学、法学……,都是将人类社会解剖开来,从各不同侧面来深入探讨,唯独历史学,在将历史上的人类社会从各不同侧重做观察的同时,更强调从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大背景来做整体观察。史学综合分析的另一个重点是长时段观察。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可能存在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从更长的时段出发来观察,这更是历史学思维方式的特长。


历史学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海量的要素中梳理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无论是分析历史,还是处理现实事务,都将会是使人受益无穷的。


第三,坚持并张扬人文精神。跳出功利主义的“学以致用”旧传统的桎梏,以求真求实、探索民族文化精神为终极目标,这是历史教学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




人们常常误解历史学家,以为他们都是冬烘先生,食古不化,事实上,优秀的历史学家绝不是这种被歪曲的形象。熟悉科学的研究方法,拥有宏观的视野与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更兼因为了解史事而常常秉有通达的心态,这些都是历史学专业训练所可能赋予人们的能力与品质。因此,这一学科必然具有一种超越狭义的专业训练的意义。实际上,历史学不仅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史学训练也是一切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训练的起点。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下设历史系、清史所、考古文博系,同时拥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大一级学科点。中国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中外关系史等二级学科教研室建制完备;世界史学科设有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考古文博系设有先秦考古、汉唐考古、宋元考古和文博科技四个教研室。三个一级学科均拥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招生培养本科生。秦汉、唐宋、清史、民国史研究力量雄厚,闻名学界;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等二级学科,都具有各自优长。世界史侧重政治史、宗教史等,正广延海内外人才,快速发展。考古学科侧重北方民族考古,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在中国考古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生态史、公共史学等新兴学科蓬勃发展,引领潮流。历史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近三年既有毕业生赴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也有毕业生被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聘用。

本文节选自《你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专业介绍》一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