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创一流丨人大商学院获评“2019年度品牌价值商学院”等多个奖项
编者按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以9个A+学科、14个A类学科,A+学科数全国第四,人文社科学科A+学科数第二的成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报告。围绕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国际性”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人民大学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人才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突破,努力成为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院系创一流】栏目,我们将全方位展示人民大学各院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期优秀的中学生朋友们了解人大,选择人大,不负年华。
2019第七届腾讯商学院发展论坛于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国内众多知名商院院长、项目主任,权威机构负责人以及资深财经媒体人齐聚一堂,以“共谋教育发展,再铸商科初心”为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商科教育的初心与发展。
我校商学院获评“2019年度品牌价值商学院”,MBA项目获评“2019年度知名品牌MBA项目”,院长毛基业获评“2019年度中国商科教育领军人物”。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发表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商科教育”主题演讲并出席高峰对话环节。
演讲全文
向上滑动阅读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新老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腾讯新闻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一年一度接近年末的时候,让很多新老朋友有机会再次汇聚一堂,在这个场合下重逢,非常开心。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接近年末的时候,对一年来商科教育的方方面面做一个梳理和反思。
回顾一年来的根本变化,恐怕还是要说数字经济的发展。例如,“双11”刚刚过去,我们看到天猫的数据的增长令人瞠目结舌。我的分享分为以下三个主题:商学院自身的转型、MBA金融科技项目、数据科学思维培养。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移动支付来说,线下交易三分之二以上是扫码支付,95%以上的电商都是来自移动端等等。在数字经济方面,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34.8%,美国现在占比50%多一点。但预计再过十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相当于今天美国的水平。
对在座所有人来说,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中国的商科教育、商学院如何应对滚滚而来的数字经济大潮,怎样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人大商学院是如何应对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我个人认为,我们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自身的数字型转化。数字化营销、金融科技热火朝天,但国内商学院的变化脚步普遍还是非常慢。例如移动办公方面,外部社会已经走向全面数字化、全面线上化,但反观各学院很多方面,例如存在知识老化等,在整体实践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的企业。
去年我们学院通过学术委员会讨论,把七个学系的建设方向统一聚焦到“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上。因为商学院研究对象是组织,要做数字化转型,需要通过重构组织把数字化的潜能释放出来。现在平台型组织、生态型组织、无边界组织、扁平化组织,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组织重构。还有我们的营销系要研究数字化营销,财务系和会计系要研究金融科技和财务机器人的应用,未来财务会计专业都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出现了一批引领世界的最佳实践,这是过去40多年以来比较少见的。我个人认为,在过去的制造业时代,我们其实一直处于“追赶超”的过程,虽然财富500强中我们有110家,但本质上我们还是在追赶,还是在采纳吸收国外最佳实践,包括华为都基本是采纳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但在今天,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开始有的,比如数字化营销、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共享经济,都是公认在世界上领先的。未来也会有很多国外的企业、学界关注中国创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愿景的力量确实很强大。我们学院确定了新的聚焦方向之后,在师资队伍方面,老师们开始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去调研开发案例,建立学习组织,在师资招聘上尽量招有大数据背景、未来研究方向也是数字经济的人才。我们学院专门为这样的研究案例提供开发经费,帮助和推动教师去转型。院长亲自带队,带领几十位老师赴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参访,营造这样的氛围。我们为这个愿景搭平台、建生态、配资源,和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和大数据公司签定协议,购买数据,为师生成立大数据实验室、研究中心、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等。
除了下面要说的互联网金融项目,我们的高管培训项目也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成功推出一系列与数字营销和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活动及课程。在本月15日,一年一度的“人力资源年会”将如期召开,会议将聚集千余人力资源总监,证明活动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而今年年会的主题跟今天的主题一样——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除此之外,高管培训项目也推出了两三个以数字化转型组织重构为主题的特区运营和公开课课程。
回过头来看,这些小小的模块放在一起,构成了整个学院的数字化转型。2015年的时候,我们当时还在犹豫要不要做互联网金融这个项目。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人大商学院MBA项目无论在招生,还是在教学质量和创新上的一个标杆,乃至形成整个学院的旗舰型项目。该项目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持续创新,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凝练师资队伍,且开始关注金融科技,并在2018年正式更名为科技金融项目。
这是一个课程体系非常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实际上项目很多课程光依靠商学院自己难以开展,这就为我们与业界增加联系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我们的MBA科技金融项目大概与五六十家公司合作,请这些企业的高管和专家做讲座、请企业家导师,改变课程形式、授课方式,开展模拟课、实践课,将更多整合课程纳入这个旗舰项目上,用它做创新同时溢出到其他项目上。
通过创新,MBA科技金融项目自创立以来一直吸引到优质生源,每年招生大概60人左右。现在学生素质非常高,平均工作年限接近十年,这是北京地区的特色。北京的MBA差不多集中在这几个行业,金融服务业第一,所以在北京做科技金融项目特别有意义。这个项目中,来自985、211院校的学生大概占三分之二,大多数学生拥有海外经历,或是创业经历等等。
经过若干年的持续改进,我们能够看到,现在首选人大商学院MBA科技金融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家对这个项目也越来越看好,报名意愿非常明确,学生能力以及学生对项目满意度等全方位都有所提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大商学院通过做一个旗舰项目,再去溢出,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教改的效果。
最后我再分享一下本科项目怎么培养能应对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数字经济有一个根本的现象,就是数据为王,得数据者得天下,因此这个命题则变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现在我们看到,腾讯、阿里、云计算,原来做电商的公司现在做金融科技与云计算,大家都变成了科技公司。
当今社会,成千上万的人正在面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浪潮,大家都有可能被新招聘的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等数据人才替换掉。我们也跟外面的银行、保险、金融等企业一样,面临这种转型的大背景。那么怎么样将相应的技能赋予给我们的学生?那一方面是我刚才讲到的,学院派远远落在实践后面,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同业界一起创新”。人大商学院本科项目有两个个性化培养计划,“人大商学院TDU商业数据分析师培养计划”和“人大商学院慧科数据科学思维训练营”,这两个培养计划均引入外部的数据、方法和工具,目前已经开展了1-2期。
第一个与腾云大学(TalkingData University,TDU)的合作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商业洞察能力、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使学生最终获得数据分析师的技能。计划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合作方分享业界的经验和数据。TalkingData本身是做数据分析的,有很多数据资源和实践案例,通过课程将这些线上线下的资源聚集整合到该计划当中。
做这样的项目也面临一些挑战。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想选比较“水”的课,容易的课,所以在技能上有些参差不齐,选择也比较多。什么时候安排这些课程,用什么方式安排,怎么跟现有的课程进行无缝衔接,都是学院需要谨慎思考的。
总之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大潮趋势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现在面临了很多困难,我分享的也只是人大商学院从自身、组织、资源和项目上做的一些探索,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工厂管理系、贸易系、簿记核算和财政信贷教研室,是我国最早开办管理教育的机构,是新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者。60余年来,人大商学院致力于探索前沿教育项目,开辟新兴研究领域,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积极进言献策,被公认为中国管理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学院培养的大批高水平人才在企业、政府、高校等各个领域创造了不朽的价值。目前,学院下设企业管理系、组织与人力资源系、市场营销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贸易经济系、会计系和财务与金融系7个学系,师资力量完备、结构整齐,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38人,其中海外毕业博士40人(占教师总数的近30%,包括一批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罗格斯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