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授讲专业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农业多功能性、本土化与城乡统筹

马九杰 人大阳光招生 2022-10-30

编者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学问的中心,是帮助青年人涵养心智、锤炼意志、放飞理想的平台。而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博雅和理性的活动,是志趣相投的一批人的智慧激荡。在【教授讲专业】栏目,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的名师大家、杰出学者讲述专业的历史积淀、特色亮点、发展前景等,为高中生们找寻专业兴趣、确立专业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提供权威参考。


马九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任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农村金融协会副会长,中国农村财经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曾获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一等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奖项。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教学研究领域: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村小额保险、农食供应链转型升级与农业价值链金融、发展经济学与反贫困政策等。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北京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农业多功能性、本土化与城乡统筹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王维《青溪》),“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这些都是描绘乡村美好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句。农村不仅是人们的栖息乐园,是食物的产地和乡村社会文化传承的载体,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观光的自然景观。农村发展好了,才能承担这么众多的功能。


农村发展,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福祉,让农村居民生活更加美好;要让农业健康的发展,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要让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乐园,提供更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农村发展;要让农村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凝聚,优秀的乡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要让农村自然景观更加美丽、怡人,吸引更多的城镇人观光、休闲、旅游。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很多农村人特别是青壮年进入城市务工经商,农村人的打工收入增加了,但农村出现了很多的“空心村”,留在农村的多是中老年人。同时,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高了,化肥农药用得多了,农业产量增加了,而农村土地的污染也增加了。农村需要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农业政策从以往仅注重农业部门转向农村区域发展。1999年欧盟通过了《2000议程》(Agenda 2000),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中设立了专门支持农村发展的“第二支柱”,明确了区域取向的农村发展政策,从过去单纯的部门导向农业政策转向兼顾农业与农村的区域导向政策,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农村经济集聚、创业、就业创造等。美国出台了多个关于促进农村发展的法案(如1980年《农村发展政策法案》),历次的农业法案中也将支持农村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农业部设有专司支持“农村发展”的部门,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改善农村住房、基础设施条件、自然环境等,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发展是有效缓解贫困和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世界银行200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确立了促进农村发展五个战略:培育可实现有广泛基础且可持续农村增长的有利环境;增强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鼓励非农经济增长;改进社会福祉、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社会风险、减轻脆弱性;增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我国近年来日益重视农村发展,如: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村发展如此重要,农村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应运而生。对于“农村区域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国际上农业农村支持政策从原来部门导向(sectoral based approach)转型为区域导向(territorial based approach)。二是需要从更大范围的区域层面考虑农村发展问题,而不仅仅从孤立的农村社区层面考虑。首先,很多环境保护问题、自然资源利用问题是跨社区、跨更大范围的区域的,有些经济社会活动具有外部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方的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可能会影响到另外的地方,这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经济社会问题难以在行政村或社区范围内解决,因而需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层面来统筹考虑农村发展问题,平衡区域间的利益关系、权责关系。其次,小的农村社区限于资源、规模的制约,难以依赖自身的力量满足在公共服务方面的需求,要么是资源不足,要么是投资规模太小、不合算,因而需要进行跨区域的联合、合作、协调,统筹规划,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统筹性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收益方面才能更合算,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再次,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和城镇的地理界限越来越模糊,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资源交换越来越频繁,城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有些人在城镇上班,晚上回到郊区农村居住,城镇、农村之间在交通、土地利用、住房、教育等方面规划、建设更加一体化,城乡之间的交换要公平、合理,而不能再是城乡分割的。这些都要求从更大区域范围内来考虑农村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三是将“农村区域发展”理解成“农村与区域发展”,不仅包括农村发展,也包括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小城镇、县域甚至更大区域的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是培养了解什么是农村发展、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如何参与农村发展实践的专业人才。农村区域发展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城乡规划、生态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等学科。通过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知识,一是要掌握公共管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掌握农村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执行、评估的技能,可以在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农村区域发展政策决策、实施,制定促进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促进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成长,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帮助农村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可以在社会组织或社会工作机构、国际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从事农村发展战略咨询、发展规划和发展项目设计、实施,支持和帮助农村发展。二是要掌握经济发展、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可以选择在农村地区创业、就业,从事农村经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比如从事绿色、健康食品的生产,从事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传承,创造更美好的农村自然景观,为城镇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更舒适的休闲观光场所,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也有效的保护环境资源和乡村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农村提供服务的领域创业、就业,更好地开发农村市场,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消费品、更便利的投入品服务,让农村居民能够很容易地获得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健康服务、交通服务、文化服务等,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三是要掌握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政治发展的技能,可以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从事农村发展的推动工作,促进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让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凝聚、团结。



国际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农村发展专业与方向设置略有不同。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大学中专门设置“农村发展”专业的较少,如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Alaska-Fairbanks)的农村与社区发展学院(College of Rural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开设了“阿拉斯加土著研究与农村发展(Alaska Native Studies and Rural Development)”本科项目,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农业与资源经济系开设了农商管理与农村发展本科项目(Bachelor of Science-Agribusiness Management & Rural Development Major),加拿大布兰登大学(Brandon University)农村发展系(Depart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开设3~4年制农村与社区研究(Rural & Community Studies)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了多学科融合性,涉及企业管理、经济学、地理学、本土研究(Native Studies)、政治学、社会学等。北美国家研究农村发展的学者更多散布在社会学、地理与城市(区域)规划、环境资源(经济)与(区域发展)规划、政治学或人类学专注农村发展的领域、农学院农业经济学(或相关)系中的发展经济学领域、农学院关注青年、家庭、社会的系科、经济系的发展经济学领域,有些国家大学的发展研究机构(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将农村发展作为一项重要领域等。有些北美学校设置了农村发展的相关专业,他们更强调对本土农村问题的研究。一些欧洲国家如荷兰、德国设置的农村发展专业项目更强调国际化,为发展中国家、国际机构培养相关的人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中设立了农村发展或相关的专业,培养学生能够理解和发现本土农村发展问题,分析本土农村发展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特点是聚焦在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下,并与人大相关院系、研究机构的相关学科或研究的相互支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与其他发展学科领域既区分又融合。这体现了人民大学的学科宽厚基础,又凸显了人民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的凝聚性、精炼性。目前,农村区域发展领域老师的研究方向凝聚在:发展经济学与反贫困、农村金融、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规划、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社会政治结构与变迁、性别研究等。在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上,聚焦在农村发展经济与管理,既考虑区域层面:经济集聚、产业集群、城乡规划、区域开发管理、农村政治社会与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也考虑产业层面:农商管理、农村创业、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产品加工、流通、金融)、非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既考虑经济发展与农商管理,也考虑农村公共管理和地方发展管理、社会管理及社区治理、自然资源管理,特别是强调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实践紧密结合。



专业常见问题解答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就是培养了解什么是农村发展、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如何参与农村发展实践的专业人才。它是一个交叉学科专业,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城乡规划、生态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等学科。


为什么要选择人民大学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首先,从专业角度看,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一直处在引领的位置。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开始农业经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校。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曾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在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全国综合性大学中唯一一个以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为核心教学研究领域的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拥有本学科下全部的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经济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的所在单位。


其次,从学院角度看,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在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为了回应政府与社会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与需求,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的,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唯一一个以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为核心教学研究领域的学院,也是在全国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学院。虽然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成立的历史不长,但是从事农业经济的教学研究历史已经很长。作为学院前身的农业经济系成立于1954年,而农业经济专业的招生则开始于1950年。农业经济系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成立的八大系之一,农业经济专业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


综上,如果要报考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无疑是你最佳的选择。


社会上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存在哪些理解误区?

误区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是不是一定要到农村去?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基层需要人才,我们也鼓励有志者能到农村基层工作。但是,由于农业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主要是从事管理工作,所以根据这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除非个人志愿担任村官和基层选调生,几乎没有毕业生直接到农村基层工作。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工作,主要是留在北京就业,每年到北京以外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只占40%左右。


误区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领域很窄,不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城乡之间进一步融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宽。大量食品、通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各行业的企业公司都在竞相争取农村市场,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都更加面向农业农村农民,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越来越多地考虑了“三农”的相关利益。可以预见,无论是去公司企业、去科研单位,还是去政府部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发展空间会比过去大很多。


选自《你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原国家“985工程”I类建设基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人民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14个学科之一,也是该学科全国入选的三个学科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两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和教育部农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这在国内同行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