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大时光丨孙大智:遇见人大,遇见生活,遇见自己
编者按
相遇人大,是一段美丽的缘分,也许像天真年少般懵懂,但总能将真心打动。把黄金般的四年光阴,交给人大这一方精致的校园,有水滴石穿,也有五彩斑斓。在【我的人大时光】栏目,我们邀请人大学子讲述他们在人大的故事,分享他们在人大的收获,以期让高中生朋友们通过学子的视角了解人大,勾画自己美好的未来。
孙大智,高中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入校以来,他先后担任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分团委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国旗护卫队副队长,曾获三好学生称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荣誉。2020年9月,获得免试攻读本学院研究生资格。
遇见人大,遇见生活,遇见自己
我遇到人大的时候,她刚好八十岁。
遇见学海无涯,良师益友
高考结束之后,没有过多的犹豫,我就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带着对北京这个城市的期待、对大学生活的热忱和一个简简单单的行李箱,我走进了人大。入学那一年,人大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八十岁的人大欢迎十八岁的你”。而到现在我都一直相信,十八岁的我很幸运遇到了人大。
其实很少有人迈入大学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有真正明确的认识。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新生,初来乍到的我其实根本不懂“档案”“信息”之意。对专业模糊的认知是大一很多新生心里的一道坎,该不该选择这个专业、要不要转专业都成了那些日子大家时常谈论的话题。但很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师友。无论是在课堂上神采奕奕传道受业解惑的教授大牛,还是在生活中无私热情分享经验的师兄师姐,都在最迷茫的那些日子里,给了我学业和生活上最有力的帮助。通过参加学院的北京记忆、数字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项目,我对于学科前沿和学科的研究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困惑和迷茫逐渐烟消云散,我找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兼纳文理,发展智能,进德修业,唯实唯新”的育人理念,严谨科学的学术环境,师生亲如一家的学院氛围,成为一名人大信管档案人,我永远无悔于这个选择。
遇见生活多姿,人生百态
对大多数通过高考走入大学生活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能发现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很多非常有意义且值得去做的事情。现在回想刚进入大学的自己,最庆幸的莫过于自己敢于去尝试,无论是学工、科研、实践还是课外活动。三年分团委学生会、两次小创、三次社会实践,跳过健美操,唱过“一二·九”,踢过足球,跑过长跑,写过推送,拍过照片……偶然一次机会接触到了越野赛,毫无经验的自己背着一个包就出发了,那时的我刚刚因为脚踝扭伤将近一个月没有运动。比赛时三次迷路,有一次甚至跑到了悬崖边上,然而那次二十五公里的越野让消沉了很久的我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所有的这些都成为了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不断地尝试中,大学生活就这么逐渐充实了起来。最终我发现了自己生活的多姿,也学会了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
遇见口令激昂,国旗飘扬
说了这么多,三年里最刻骨铭心的还是国旗护卫队。在国歌声中守护那一抹红色,光荣、神圣、浪漫。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旗护卫队首次招收普通生队员。对于晚上安排颇为紧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加入国护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一周双练、一周三练、一周四练、加练、集训、比赛、日常任务……精彩出色的升旗仪式背后是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的枯燥训练。在汗水和疼痛中寻找自我,在烈日和寒风中磨炼意志。经历了整整一年的磨练,我才终于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套礼服,而这身衣服一穿上,就再也不会脱下。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任务,是2019年10月1日凌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人大送行仪式。半小时的军姿过后,我已经无法感知自己拉住国旗的右手,仪式结束后又迅速换装跟随车队出发前往天安门。人生能有几回搏,誓把青春许家国。从学员到队员、从队员到教官、从教官到副队长,坚持不仅是为了人大国护,更是为了国旗飘扬。以国之名荣耀我,以护之责热爱你。我找到了自己所爱,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大学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应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中关村大街59号,我找到了自己所爱,找到了信仰,找到了愿意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在人大,你可以,也必定会遇见自己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