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村全席 | 苏州能否成为中国药谷 人民日报这么说...

BioBAY 2021-12-17
上周末的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不仅刷屏了苏州人的朋友圈,也使得苏州、B村再次上升到“国家级媒体”的关注焦点。今天,《人民日报》聚焦这场大会,从B村的发展,窥探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试图从中寻找到苏州能否成为中国药谷的答案。

“30年前,苏州踏准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第一支柱产业。30年后,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格局展开了新的图谱。”


4月25日,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上,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立下新的产业发展目标——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30年,苏州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一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


苏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曾经与上海张江错位竞争,如今要对标美国波士顿,做万亿产值的“中国药谷”,蓝绍敏的这个寄望,苏州能实现吗?能给快速发展的江苏医药产业带来同频共振的效果吗?


冷泉港:沃森与苏州生物医药的关系

这个会议的日子似乎经过精心挑选,很有纪念意义。


67年前的今天,1953年4月25日,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自然》杂志发表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宣布发现DNA是双螺旋结构,自此人类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世界打开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大门。1962年,两人也因这个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的科研成果大部分是在冷泉港实验室取得的。


冷泉港实验室位于美国纽约州长岛,被称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分子生物学的摇篮。从1968年至2003年间,沃森担任冷泉港实验室主席长达35年之久,引领其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地之一。时至今日,冷泉港实验室的标志仍是一个被双螺旋结构所环绕的CSH字样。


在苏州独墅湖边,有一个建筑的中庭楼梯,采用的便是双螺旋结构形式,而灵感来自于“DNA双螺旋结构”——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苏州生物医药的发展,与沃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07年,冷泉港实验室与苏州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在园区建立了冷泉港实验室百年历史上在海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地点定在苏州独墅湖边上,如同美国纽约长岛,这里也是苏州市的一隅静谧之地。


据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介绍,启动以来,已在园区成功举办了200多场高端学术会议,邀请的演讲嘉宾均是活跃在国际科学最前沿的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包括近20名诺贝尔奖得主。


此外,冷泉港亚洲还直接或间接吸引一批行业内的顶尖团队到园区创新创业,极大促进了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当年10月17日,沃森教授访问苏州,并成立“沃森细胞代谢研究中心”。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很高兴看到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给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的智力支持。


沃森接受记者采访。王伟健摄

B村: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韧性

就在冷泉港实验室亚洲会议中心决定来苏州的2007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破土动工,拉开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序幕。


“从这一刻起,我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下了产业的种子。”蓝绍敏说。


在医药界有个说法,研发一个一类新药,从种子到发芽到结果,需要三个“10”——10年时间、10亿元和10%的成功率。也就是说,原创新药的研发生产是一个时间漫长、投资巨大并充满风险的事情,这不仅考验企业的实力,更是考验一个地方发展的耐心和韧性。


苏州生物医药园的发展便体现了十年磨一剑的功夫。


BioBAY因为名字的首字母是B,也被称为“B村”,始建于2007年6月27日。


“B村”一景。资料图片

距离“B村”大约100公里就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在“B村”刚成立时,上海张江就已经发展了十几年,有大量国内外顶级药企入驻。


“B村”从一开始就与上海张江进行差异化竞争的路线,瞄准生物高科技的初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公司,“专注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与苏州以往引进国内外大公司建生产基地不同,这种发展路线更考验地方政府的耐心和服务。


从海外归来创业的科学家俞德超有着亲身感受。2011年,俞德超在“B村”创立信达生物时,团队成员不足20人,如今,信达生物已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登陆国内市场,建成包括20个创新药物的高质量产品链。


让俞德超感慨的是,“B村”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圈。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中间的第三方服务……“村里”一应俱全。中试、毒理分析、伴随诊断……“邻居”们都能做。


如今,“B村”里的不少生物医药企业已是声名远扬:百济神州、和记黄埔、再鼎医药均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已相继登陆港交所;科创板方面,博瑞医药成为苏州工业园区首家过会的医药创新企业。此外,还有20余家企业已完成股改或正在股改筹备上市。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正如沸腾前的冒泡阶段

B村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有人这样形容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如一锅正处于沸腾临界点的水,锅底开始冒出一个个小水泡,过一段时间便会咕嘟咕嘟地沸腾起来。


如今,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中,苏州工业园区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共同入列全国第一方阵。

苏州医药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处于全国第一方阵。资料图片

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的产业生态圈——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带动高新区医疗器械园、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吴中生物医药园、太仓生物医药园等园区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起集“人才、机构、平台、资本”于一体的全方位创新产业生态体系。


正是看中并得益于苏州在国内最完整的药物研发生态链,昭衍新药这家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业务经验最丰富的药物非临床评价机构,在苏州太仓设立了苏州昭衍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苏州乃至全国1000多家药物研发企业提供了服务。


苏州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生物医药企业3000余家,2019年苏州生物医药经济总量超1700亿元,其中医药工业产值约1450亿元(含规下),占江苏省近三分之一,占全国5%左右,近几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


一大批新药开始上市。2019年,批准上市新药2个,占全国比重3.6%;批准上市仿制药12个,占全国比重3.6%;新药注册受理91个,占全国比重14%。在部分细分领域处于全国“无人区”,以全球热门的PD-(L)1明星抗癌药为例,目前国内共有六款药物该类药物上市,除两款进口药外有三款为苏州制造,分别为众合生物、信达生物和盛迪亚。


“作为一个区域性生物医药基地,努力构建完善的第三方服务生态链,是吸引生物医药企业聚集的关键。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地区就是如此。在科技人才、第三方服务链条等方面,苏州已初具格局。”苏州昭衍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静良表达了地标企业对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渴望和信心。


“波士顿”:苏州对标世界要做中国药谷

任何一座标杆城市的诞生,都离不开一个战略性、引领性支柱产业的拔地而起。电子信息产业支撑了苏州30多年的发展,至今仍在释放深度发展的红利。


“我们就是要推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说到苏州,就是生物医药;说到生物医药,中国就看苏州。”蓝绍敏在会上提出把生物医药作为苏州的地标性产业——对标并借鉴美国“波士顿经验”,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力争在十年内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和国内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中国药谷”。


苏州立下目标:将生物医药作为“1号产业”来打造,就是要再造一个万亿级产业,支撑苏州未来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还下了任务书——
2022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家,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争创国家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5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60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2030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一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最具代表性、最具竞争力、占领制高点的“高原”“高峰”产业,成为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在这个会议上,苏州出台《全力打造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实施方案》,明确了创新药物、前言诊疗技术、高端医疗器械三大主攻方向,并提出11条实施路径,48项具体举措,围绕做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这两核,带动全市各个板块发力。


发令枪已响,在业内,讨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对标并借鉴美国“波士顿经验”、打造“中国药谷”?


有药企建议,重点思考如何催生一批原创成果、培育一批龙头领军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高级总监周军旗建议,建设大分子检测公共实验室,解决生物医药相关项目检测难的问题,让企业不必为送外地检测周期长、费用高等烦恼。


另外,也有企业建议,创新仍是苏州突围最有力的工具。“譬如细胞培养用的培养基、蛋白质纯化用的层析填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取得更好发展。”一位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说。


苏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在十年内,完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需要“全市一盘棋”统筹部署,同时建立差异化考评体系。


“从今天起,苏州有了一个全新而完整的梦想。”蓝绍敏说,把梦想变成现实,不仅要规划一张蓝图,还要打响一个品牌,一口气干上个10年、15年,让67年前伟大的科学发现奇迹变成造福全人类的产业发展奇迹。


江苏:南北共同发展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在江苏,医药产业四处开花。


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的战略决策,在泰州建设“中国医药城”。2009年5月29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


2014年到2017年,现任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泰州主政。在泰州期间,蓝绍敏就选择把大健康产业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抓手。


如今,医药产业已成为泰州的主导产业,吸引了包括雀巢、阿斯利康等1000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入驻。2018年,“中国医药城”的医药产业营收入23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5亿元。今年疫情期间,中国医药城企业汇伦江苏药业公司研发的注射用西维来司他钠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可用于改善新冠肺炎造成的急性肺损伤,系国内首个。


2017年3月,蓝绍敏任职江苏省副省长,分管卫生。2017年9月15日,在泰州召开的部省共建中国医药城联席会议举行第六次会议上,蓝绍敏深情地说,“今天我参加泰州医博会和这次联席会议,是带着特别的情感来的。”他说,他深切感受到生物医药产业对泰州发展特别是转型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在江苏,很多地方都“有叫得响,拿得出手”并各具特色的“医药板块”。一个数字引人注目。4月22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第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数据。虽然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都在下降,但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23.7%,独占鳌头。


豪森药业。资料图片

位于连云港的豪森药业研发的创新药阿美乐于近日上市,这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第三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创新药。在连云港,这样的研发型药企很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三家企业多年进入中国制药企业研发十强。


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2019年产业产值突破800亿元,同比增长17%。无锡计划到2022年,全市生物医药企业要达到1500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位于南京江宁的“药谷”,以“新药创制+生命健康+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为产业导向,打造生命科学产业高地。

……

苏州此次立下的目标,势必在江苏其它地方带来震动,可以想见的是,万亿产值“中国药谷”的提出,会刺激到江苏其它地方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力。


蓝绍敏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说,新浪潮就要来了,要登上“冲浪板”,迎接生物医药的滚滚春潮。


来源:人民日报


往期精选▼

B村全席 | 苏州打造“中国药谷”!B村7位客官入选首批潜力地标!

B村全席 | 以“核”为贵,不惧严寒 智核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B村全席 | 国家药监局受理达伯舒®新适应症上市申请,用于治疗一线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