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蒙象飞|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蒙象飞 探索杂志 2022-04-25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刊载于《探索》2021年第2期。

引用格式:蒙象飞.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探索,2021(2):25-36.

摘要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在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以掌握政治认同建设主导权、明确历史方位以把好政治认同建设方向盘、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政治认同建设引领力、注重统筹兼顾以提升政治认同建设针对性等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需要坚持百年来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把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与使命作为政治认同建设的逻辑起点,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化解当前政治认同困境,不断提升政治认同建设的实效,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

作者:蒙象飞,男,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政治认同是增强政治制度正当性、强化执政合法性、巩固民族统一性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恒久动力源。”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百年来,重视政治认同建设一直是党的政治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增强党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代背景下,梳理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并分析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对于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研究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针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发展进程及其经验的研究,理论界主要是从阶段史与政治认同这两个视角展开,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1 阶段史角度的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

从阶段史的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历程及其经验的学者,大部分是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某一历史时期政治认同建设的具体实践并进行经验总结。学者们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主义、土地改革、统一战线的宣传,奠定了社会成员对革命认同的政治基础,同时解决土地问题、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生产以及文化教育、实施社会救济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认同建设的主要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加快培育法理型政治权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认同建设的重要方法。而政治认同主客体动态匹配和双向建构、政治认同的多维化凸显以及政治效能型认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政治认同建设的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重要命题。

1.2 政治认同角度的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

从政治认同相关主题视角展开研究的学者,主要从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党的自身建设等领域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者们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近现代以来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博弈中成为执政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得到人民群众广泛的政治认同。具体而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任务服务、意识形态工作系统建设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认同的基本经验。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政治建设历程中积累了包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营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等在内的丰富经验。此外,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形成了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与时俱进、创新引领等经济建设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启示。

1.3 文献评价与问题提出

除了上面两种主要研究视角之外,个别学者还从政治认同主体的视角展开研究。比如,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政治认同教育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制度的调控等角度分析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总之,理论界从阶段史或政治认同具体内容这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较多,而从整体上、系统上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政治认同建设的还较少,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政治认同建设基本经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历程和基本经验,审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面临的现实境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维护党的执政合法性,巩固党的长期执政,需要重视对党的百年政治认同建设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的研究。

2 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百年历程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国家、政党、政治思想在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的形成,需要执政者有效整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认同活动的一切因素与力量,形成政治认同基础。理论界一般认为,政绩、制度和理念构成了社会民众政治认同的三个主要基础。基于此,政治认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建立在经济发展层面上的政治绩效型认同,建立在公平正义和政治参与层面上的制度规则型认同,以及建立在价值共识层面上的意识形态型认同。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演变进程也可以从政治认同类型的发展变化上进行分析。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国家再造的方式建构政治认同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深刻地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是求亡图存的唯一选择,唯有“革命”中国才有希望和出路,中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与实践,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充分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拥护革命、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日益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通过对“革命”的宣传和实践,为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大民众勾勒出国家再造的蓝图,赢得了民心、获得了认同。

第一,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宣传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在纲领中提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要完成党的使命,就必须对包括工人、农民、士兵在内的人组织起来并对他们进行理论教育,塑造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国家再造意识。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革命路线、政策等,提升广大干部和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二是对民族主义的宣传,从国民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到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解放帝国主义羁绊,推翻国民党的资产阶级与地主政权及建立工农专政与组织苏维埃”,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停止内战,一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为中国共产党凝聚了人心,塑造了民族国家的意识。三是统一战线的宣传与实践,从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到工农联盟统一战线,再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极大满足了广大社会民众对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的渴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获得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

第二,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民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政党的合法性,民心也直接联通着政党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注重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特别是在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政策措施,提升了广大民众对党的认同以及对新世界、新生活的向往。一是通过土地革命、实施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发展农业生产等方式,解决了广大军民的最大民生问题,获得了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支持。二是在根据地、解放区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减租减息、推进卫生健康等爱民、护民、保民的政策,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三是发展文化教育,提升广大干部和民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第三,加强自身建设,塑造优良作风形象。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论述党的作风问题,强调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建立新社会的新型政党登上了历史舞台,自身的新作为、新形象是民众对其产生信任的直接来源。从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到延安时期“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和党的七大总结的“三大优良作风”,再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共产党人以崇高人格和革命风范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因此,“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意识形态工作建构民众的革命精神,还是解决民生问题,或者塑造自身优良作风形象,中国共产党都在积极传播并践行“建立新社会”的理念,为广大民众勾勒出新世界、新国家的蓝图。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认同,进而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无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2.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意识形态建设为主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如何使全国各阶级、各阶层接受新生政权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问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并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主要以意识形态为主导,且以此实现了意识形态的革新与发展。

第一,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领导,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舆论环境。“每个党员要把党的主张、党的政策向人们作解释、作宣传,宣传我们党的基本观点,以马列主义的观点反对一切错误观点。每个党员都要这样做。”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使得在每一个运动中、在每一处地方,都有宣传人员向群众进行宣传活动。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宣传教育,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化。“各地关于宣传员报告员工作的经验,证明中央关于这一工作的决定是正确的,是受到群众欢迎的。”

第二,开展群众性运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一时期有数十起规模较大的运动,主要包括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通过开展群众性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实践,调动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建设新社会的热情。

第三,针对不同阶层的社会民众采取差异化的意识形态改造策略。针对知识分子,主要开展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的“洗澡”运动,使知识分子完成由“身归”到“心归”新生政权的过程;对于工人,赋予领导阶级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变化,由此强化他们对新生政权的政治向心力和认同感;对于农民,则通过“诉苦”和“土地改革”等中介机制,让广大农民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旧社会旧制度,进而建构对中国共产党和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

除了通过意识形态主导推进政治认同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这对该时期社会民众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政治认同建设以意识形态型认同为主导,虽然存在一些错误和失败,但更多的正确和成功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努力和不懈探索,从而在凝聚价值共识上形成和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2.3 改革开放新时期:注重政治绩效与制度建设增进政治共识

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成为人民群众内心的真实呼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凝聚共识,成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问题。在转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政治认同决定性作用方式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以下方面的措施。

第一,推动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了中国单一的经济发展形式,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有步骤、渐进地实现了利益共享。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与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普遍共识。“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人民群众追求经济利益的诉求与党中央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高度吻合,建立在经济发展层面上的政治绩效型认同获得极大成功。政治绩效成为这一时期政治认同的主要资源。

第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增长只意味着经济总量增加和物质产品的丰富,并不必然带来分配的公平、利益的共享。“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党中央着眼于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以及有效性,从法律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立党宗旨。

 第三,强调人民参与,重视人民利益的表达。党的十六大强调了人民参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完善使得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较大程度的实现。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度得到较大提升,呈现出个体参与和群体参与、传统参与和网络参与相融的状况。

经济绩效是获得政治认同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政治稳定需要调节各种利益关系。这一时期,人民群众关心的不仅是利益分配本身,还关心利益分配机制等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绩效和制度建设构筑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意识形态认同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增强。

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全面发展协同推进政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坐标”是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价值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认同的构建,坚持全面发展协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设,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第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筑牢政治绩效型认同根基。以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新发展。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是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深化改革的方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有序发展的坚实保障,依靠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支撑,通过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根基。

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制度规则型认同根基。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户籍制度、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司法体制等关涉民生建设的多项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使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日益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空间进一步扩展。

第三,推进理论创新,注重思想牵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意识形态型认同根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主题,提出了“中国梦”的新理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战略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实施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政治绩效、制度规则、意识形态等多种类型全面发展协同推进政治认同建设,为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奠定了坚实的政绩、制度和理念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更加认识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并更加自觉地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3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政治认同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政治经济生活主题的变迁。尽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政治认同建设,牢牢掌握建设主动权,政治认同建设能力不断提升,沉积了丰富的政治认同建设基本经验,这些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今后进一步推进政治认同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重要启示。

3.1 坚持党的领导以掌握政治认同建设主导权

政治认同问题涉及执政的合法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政治认同建设搞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领导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政治认同建设,始终牢牢掌握政治认同建设的主导权,为夺取全国政权以及巩固全国执政、长期执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心理基础。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政治认同建设的主导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力量之源。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政治认同建设,把握政治认同建设的主动性、主导权。比如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元化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重要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成立宣传机构负责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党的六大以后设立中央宣传部作为干部群众意识形态教育的最高指导机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把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更加强调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使人民群众逐渐建立起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主人”的认知和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向往,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同时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政治认同也在这种宣传和教育中逐渐确立。之后,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都始终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

另一方面,政治认同建设紧紧围绕着党的领导而展开。政党领导具体体现为政党在不同时期所制定的战略,而政治认同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社会民众对该战略的认同和支持。1951年5月23日,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宣传工作是不能离开当前的中心工作的,并且是为了保证各项中心工作的完成的……宣传工作必须与各级党委所定下来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离开了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工作就会失败”。作为政治认同建设重要手段的政治宣传绝不能偏离党的实际中心工作,否则政治宣传不仅不会增强认同,反而会削弱政党领导的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构筑经济绩效资源,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社会化大生产、各级生产合作社等多种形式使社会资源集中于国家,再由国家通过计划统筹的手段进行调控、分配,试图实现经济利益的共享。虽然这种方式产生了较多弊端,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仍然取得了一些明显进步,一方面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党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积累了经验。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党迅速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政治认同建设步入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等多个层面推进政治认同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实践表明,政治认同建设必须围绕党领导的中心工作而展开。

3.2 明确历史方位以把好政治认同建设方向盘

能否清醒认知和把握自身所处历史方位,事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得失成败。百年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党在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并把政治认同建设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始终把好政治认同建设方向盘,创造性推进政治认同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革命党地位,革命党强调的是通过阶级斗争以夺取政权,推翻旧世界。为此,中国共产党围绕“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推进政治认同建设,获得广泛认同,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自身的政治合法性也在革命的过程中形成和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执政的地位。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心工作、领导方式不同,执政的任务重点主要在于经济社会建设以巩固政权。对此,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主导,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政治绩效主导逐渐转向制度规则主导,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绩效、制度规则、意识形态等多种类型全面发展协同推进政治认同建设的历史转换过程。

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百年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之所以在某一时期取得重大成效,无不与党能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紧紧把好政治认同建设方向盘有关。从历史教训来看,对历史方位判断有误或不当,不重视经济建设,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促进生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功能,政治认同建设成效也会弱化。因此,只有明确历史方位,深刻认识不同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政治认同建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政治认同建设方能取得实效。

3.3 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政治认同建设引领力

世界各国政党的建立和存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某一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价值追求。在价值取向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旨归。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从毛泽东“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到邓小平“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到江泽民“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胡锦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再到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和追求,人民性也是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认同建设的灵魂。

“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决策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坚持“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作为政治认同建设的逻辑起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面发展协同推进政治绩效型认同、制度规则型认同、意识形态型认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利益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民生即人民的生存、生活、生计,是政治认同获得的永恒命题,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域。”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夺取政权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认同建设、实现长期执政的“永恒密码”。

3.4 注重统筹兼顾以提升政治认同建设针对性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的一个科学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政治认同建设中形成和坚持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终领导人民建立了新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更是把统筹兼顾作为政治认同建设的重要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政治认同建设针对性,形成最大的社会合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一方面,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注重对不同政治认同类型的统筹兼顾。面对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中国共产党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综合运用经济发展层面上的政治绩效型认同、公平正义和政治参与层面上的制度规则型认同、价值共识层面上的意识形态型认同三种主要政治认同类型共同推进政治认同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同推进,丰富和完善政治认同的利益资源、制度资源和价值资源。

另一方面,在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上,注重对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统筹兼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江泽民强调“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胡锦涛提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思想,强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统筹协调作为一种重要方法来强调和坚持,制定和贯彻方针政策时,坚持以“统筹兼顾”的思想原则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兼顾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极大提升。正是因为注重对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统筹兼顾,认真考虑和妥善处理不同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利益矛盾,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

4 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政治认同建设的建议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趋势、顺应时代潮流、破解时代难题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需要进一步推进政治认同建设,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激励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1 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

“任何一种政治系统,如果它不抓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群众(对它所持有的)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方位推进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变化。

第一,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政治认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使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量”上,更是体现在“质”上。“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恩格斯深刻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因此,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新要求,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第二,我国正经历“发展起来以后”的矛盾凸显期、发展深水区、改革攻坚期,政治认同建设的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比如:民生保障体系不健全,还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能力不足,还有弱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等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多元化日趋明显,加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还不够,给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功能带来挑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的现象仍在一些领域存在,损害了党的形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出现,对党的政治认同建设带来了挑战。

第三,当前我国政治认同主体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首先,人民群众从对权力本位的诉求逐渐转向对权利本位的诉求,由利益的诉求逐渐转向对尊严的诉求,特别是在人民群众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升温的态势下,政治认同的主客体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单向线性服从而是处于螺旋式的双向互动进路中。其次,政治认同主体更具自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政治认同阶层化、个体化、多元性的趋势明显,达成政治共识的难度系数增大。再次,政治认同主体自身的政治身份、民族身份、文化身份、性别身份、年龄身份、职业身份等基本特质及其变化是政治认同的发生学前提,但在当前政治认同建设的过程中,主体异质性被忽略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个认同主体“多维化”的特点是新时代党的政治认同建设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着力点

基于现代政治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政治认同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在现阶段和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和提升。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做法,把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作为政治认同建设的逻辑起点,形成政治认同建设的系统性。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还是使命型政党,其执政的政治认同基础就在于是否实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部署,紧紧抓住“谁来治国、为谁治国、何以治国”等执政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整体上、系统上扎好扎牢政治绩效型认同、制度规则型认同、意识形态型认同的根基。

第二,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关切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凸显政治认同建设的人民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作为政治认同建设中的主体力量的人民群众不能“缺场”,政治体系既靠“政治输出”又要拓宽“政治输入”路径来扩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基本诉求,把保障公民权利特别是政治权利、有序政治参与作为政治认同建设的重要基点,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将社会公平正义基本价值理念贯穿到利益共享、制度规则和价值共识等各方面,不断推进政治认同建设。

第三,采取综合评价的策略,依据不同政治认同主体的认同状况采取分类(分内容、分步骤)治理,提升政治认同建设的科学性。政治认同作为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认知,是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具体的个人的体认。不同的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规范、政治程序、政治绩效、政治文化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政治认同主体对政治认同对象的认知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政治认同是动态的、流变的。因此,要以社会分众为视角,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维护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政治输入”,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确保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而化解当前我国多元认同主体的认同困境,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

往期回顾


刘子平|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


杜鹏|农民政治认同的土地秩序基础与集体实践脉络——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思考


何克祥|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