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空山异客与日常对话
除了《好极了》,今年柏林电影节上还有哪些华语片值得关注?
本期微信,我们的博主陈韵华为你带来对于三部华语电影的独家解析:
入围新生代单元的《石头》,
以及入围了全景单元的《空山异客》与《日常对话》。
准备好了么?
寻找一颗可以替代的足球,等待着无可替代的父亲:《石头》
© 3C Films Co., Ltd.
在柏林电影节的新生代单元中,一颗簇新的足球承载的是广西省一个小村庄里留守儿童的希望、期盼和无奈。
赵祥的首部剧情长片《石头》是一趟由童年通往成人世界的成长之旅,这场儿童奥德赛漂流记比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的经典之作《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蕴含了更多残酷。电影由小名叫做石头的十岁孩童视角出发,使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描绘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他们的父母为了能够替家人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移居到大城市工作,也不得不将孩子留在村里让祖父母照顾,一年也难得回去跟孩子见上一面。
© 3C Films Co., Ltd.
我们不知道影片中有多少是石头和他的同学自己真实的故事,他们的表演这么自然,眼神清澈里透着早熟的理解、一言难尽的辛酸、超龄的坚韧。片中的亲子深情一言难尽,即使千里之遥也血浓于水。作品温润感人,向那些留守并勇敢守护的人致敬。
酣醉的出神之境:《空山异客》
© Berlinale
出外打工多年的老六返回家乡,这里凄凉得只剩下残破的建筑和冷清的街道,感觉不像久违的故乡,倒像是荒城鬼镇。
杨恒的《空山异客》视觉上美得令人屏息,叙事引人入胜,是场修行冥想之旅。电影的背景设定在深不可测的神秘山区,有时万里无云,有时云雾氤氲。在大城市里打工了一二十年的老六突然返回这个只剩下老人和青少年的村里,和老朋友一起烟不离手、不醉不归,去早逝朋友的坟上祭拜,和儿时的女友相约,曾经的青梅竹马如今即将嫁给南方一名年长的富翁。这里空间设置的感觉充满写实风格,同时又超然物外。跟着老六返乡的行程,我们造访断瓦残垣里的碎石,踏上风景如画的湖畔,也步入深山中隐士离群索居的洞穴里,以及当地堆满空啤酒瓶的餐馆和酒吧。影片拍摄时大部分用的是中长景,避开拍摄对象的脸部和特写近景,而偏好剧场舞台般的取景,让所有角色都在相应的位置。摄影机的镜头沉稳地转动,缓缓揭示画外的空间,有时也展开三百六十度的全景。虽然很多影片对犯罪、暴力、死亡等主题都倾向于使用较快速的步伐拍摄,可是《空山异客》却不急不缓,让每帧画面如诗如画,让观者静坐冥想。
© Berlinale
循环而平行式的叙事方式也增强了《空山异客》的冥想体验,老六和他的朋友们看起来像是村里年轻小混混的未来,这些青少年则是老六他们的过去,或者是肉体再现、投胎转世?电影不给我们答案,只是刻意留下含糊流动的意象,好各释其意。
我尤其喜欢一些充满禅意的瞬间,例如两张椅子面对面放在只剩枯枝的树前,或者当两个人站在多重几何线条交叉刻画的阳台上。这部电影精心策划、藴意深厚,完美诠释了中国人说的“举重若轻”。“重”的是处处可见各地区间悬殊的贫富差距,犯罪常常始乎无端,而之所以“轻”是因为荒谬的瞬间也可以诙谐,颓垣败井里可以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
不日常的日常对话:
《日常对话》与生命中不可承受的沉默
© Small Talk Productions
黄惠侦的《日常对话》揭露导演最私密的经历,既是个人与童年自我的和解,也是社会通往性别和性取向平等的旅程。
在引起广泛讨论的多元成家立法草案刚刚于台湾立法院一读通过的当下,观看《日常对话》正逢其时。黄惠侦开启的《日常对话》是一封写给母亲的情书,母亲在七零年代的乡下被迫相亲结婚,嫁给暴力的丈夫,性取向不被接受,与两个女儿的情感也十分疏离。通过镜头下的对话,她们终于能够打破沉默,正视共同经历的苦难,诘问艰难的亲情。母女之间最后那场餐桌对话以残酷、真实、赤裸的方式撕开所有伤痕,拍摄时架设了三部摄影机,捕捉两人的特写镜头以及她们面对面坐在桌前的侧面,两人隔得那么远,坐在碰触不到对方的距离。虽然母亲大部分的时间保持绵长的沉默,低垂双眼避开眼神的交集,边手指玩着脚趾,可是她并没有逃离。
© Small Talk Productions
黄惠侦借由拍摄,身体和心理得以接近母亲,站在镜头后方的她终于可以凝视母亲所有细致微小的脸部表情、每一丝皱纹、每一寸皮肤肌理。 黄惠侦问她阿姨是否知道母亲喜欢女人时,阿姨急忙转身回屋内回答道:“我要去洗衣服了。”我们看到这里都笑了。在这个幽默而苦涩的片段以及数次反复来回的问答“你知道吗?”——“我不知道。”里我们看到“日常对话”刻不容缓的迫切,因为只有在对话中,那些停在沉默中太久的人们、被歧视被轻看的人们、该停止为自己感到羞耻的人,才能重拾自己的话语权。
这部电影的配乐极美,是由作曲界传奇人物林强所作,监制则是台湾最重要的电影作者之一,侯孝贤。今年柏林影展也同样入选全景单元的《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取材自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手稿,其中的一段话与该片产生强烈共鸣:“并不是面对了,就能改变所有事情。但是不面对,就什么也改变不了。”
《日常生活》的制作人Diana Chia-wen Lee和导演黄惠侦
版权: 歌德学院(中国)
文字和摄影:陈韵华
本文采用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 “署名-禁止演绎 3.0 德国”协议的授权。
2017年 02月
陈韵华,曾在台北、法国和苏格兰求学,并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获得电影研究的博士学位。她目前 居住在柏林,定期为不同杂志供稿,并在各种国际会议和电影研讨会中发表演讲。她的专题论著《马赛克空间与马赛克导演: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阿托姆·伊戈扬、侯孝贤和迈克尔·哈内克的电影作品》(Mosaic Space and Mosaic Auteurs: On the Cinema of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Atom Egoyan, Hou Hsiao-hsien, Michael Haneke)于2016年12月由Neofelis出版社出版。
2017柏林电影节博客
光影世界将做客柏林:第67届柏林电影节将于2017年2月9日至19日举行。十二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客作家和电影记者将在歌德学院的委托下,作为柏林电影节专栏博主对这一国际电影盛会进行多国视角的报道。
在巴西博客女作家的眼中柏林电影节特殊在哪?意大利人的角度看有何不同?或者:在澳大利亚女博主的眼中,今年入选的德国影片?西班牙记者对电影界的哪些潮流持乐观态度?来自英国的博主对此又怎么看?大家不同的文化印记如何影响各自的专业角度?
2017年的柏林电影节专栏博客作家分别来自埃及、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挪威、波兰、西班牙和英国。电影节期间这只多元团队将奔走于柏林,走进电影院、来到电影节幕后,找寻激动人心的故事。他们的印象和观点将共同反映出作者各自的文化背景。
♡ 预祝周末(日)愉快啦 ♡
小编希望你
不是在看柏林电影节,就是在看柏林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