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和柏林的“墙”,六位设计师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接力创作 | Typo 六 漫画项目
文章下方有赠书福利哦~
TYPO 六
值此北京与柏林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二十五周年之际,TYPO 六借助图像探讨“墙”这个词,通过沟通与互动实践来追寻作品原创性产生的过程。六位艺术家将依照既有的作品接力创作,共同完成他们关于“墙”的想象。
2019年是北京和柏林结为友好城市二十五周年。两个城市的著名城墙已成为历史,然而今天仍存在的可见与不可见的墙,使我们与他人相隔。
值此北京与柏林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二十五周年之际,TYPO 六借助图像探讨“墙”这个词,追寻有关艺术作品原创性的想象。原初的想法来自闲章——中国传统书法与水墨画上的娴雅印章——收藏者与行家在画作上盖上印章,印章中刻有评论,进而改变画作的面貌。评论亦成为作品原创性的组成部分。画作后来的观赏者也共同进行创作,如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在《山寨:中国的解构》一书中所言。
项目步骤
这种“覆盖”式的书写,始于我们为第一位字体艺术家给出 “Mauer”(德语中的“墙”一词)这个词以及“墙”这个字。第一个字体作品诞生后,会传递给第二位字体艺术家继续创作,对这一作品进行数字或模拟的覆盖、评论或改变。由此诞生的,是对原本作品的扩充与背离。而后是四位字体艺术家接连的覆盖式创作。
每一步都会被收录下来,对上一个作品的背离与作品原创诞生的过程都会逐步跟踪。六位中德字体艺术家就收到的上一步完成的作品进行简短评述,并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
概念:思尔闻,小罗,李莉 | © 歌德学院(中国)2019
#1 孙晓曦
我将它们放入当下的空间,形成了历史与现在的视觉转换,是对30年间“墙”的含义的解构。
孙晓曦
收到邀请后,我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由“墙”联想到的材质。于是我开始着手搜集自己周围的墙的不同材质,颜色以及样本。
收到孙晓曦的作品后,我将创作目标确立为结合墙壁的材质展开创作。
创作的过程。材质的塑造。
Carla Weindler
#3 柳静
我根据自己的记忆寻找到 “有感情的、有故事的墙面”,例如,小学教室里的墙面;家楼下花园里的墙面。我希望通过“墙”这个主题去记录自己的记忆,这种记忆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联系。通过对那些墙面的触摸,我会找到某个时刻的记忆。也正是如此,我将墙面的肌理拓到纸张上,强化记录效果,放大视觉与触觉的联系。
柳静在武汉获得哲学本科学位,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于北京Joznvicon担任设计指导,现为wx-design负责人。个人主页:liu-jing.net/
#4 Reni Meyza
Reni Meyza
#5 贺荣凯
我看到一片墙的废墟,一面新墙在这废墟上出现。
我们被邀请做关于墙的海报。但我们能不能说,其实所有的海报都是关于墙的呢?这不光是说海报是装裱在墙上的,每一张海报也都是在摧毁和建造意念的隔阂。每当视觉传达开辟沟通的新路时,它也同时在这条路的两边建起了新墙。
贺荣凯
贺荣凯是位于上海的沟通设计公司大气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和创意指导。荣凯2015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毕业,曾在2016年与没顶公司合作创办突发设计。个人主页:https://www.atmosphereoffice.cn/
#6 Katharina Köhler
Katharina Köhler
~福利时间~
“墙”激起了你怎样的想象?
在不断流动和变化的世界中,
作为边界的“墙”还存在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说出你对“墙”的看法。
点赞数最高者,
我们将送出歌德学院《2048:我们的城市什么样》漫画书精品套装!
更多Typo 6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