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 | © TOP CLEVER
柏林电影节到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年头,电影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千丝万缕地拉扯着,时光在我们观影的日子里流逝,这些陪伴我们一起老去的电影也映照我们当年观影的自己。在柏林电影节七十年时间之流里,我们看到自己随着生物学法则消失的青春韶光,也看到电影导演当初无所畏惧的大胆创新,以及历经岁月淬炼之后在作者风格、类型、技术、媒介、心境上的转变。
纪念七十周年展映的特别单元“On Transmission”就打算刻印时间的传递性,艺术总监卡洛·夏提安(Carlo Chatrian)邀请了七位对柏林电影节影响重大的导演,让他们选择想要对话的对象,也重新放映他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赢得两次金熊奖的李安(1993年《喜宴》和1996年《理性与感性》),将与戛纳电影节嫡系的是枝裕和对谈,是高手过招。1998年以《小武》被青年论坛挖掘的贾樟柯则选择与两年前在平遥国际电影展获奖的新生代导演霍猛(《过昭关》)一起,是世代传承。竞赛单元中唯一华语电影《日子》的导演蔡明亮,也见证了近三十年来柏林电影节的更迭。他初生之犊之作《青少年哪咤》(1992)入选全景单元,去年全景单元四十年回顾时又重温了一次。之后第三部长片《河流》(1997)得了柏林评审团大奖,2005年又以《天边一朵云》拿下银熊奖,而上次来柏林是2014年再次回到全景单元的冥思之旅《西游》。这次的长片《日子》是他的第十一部电影,说的就是他的日子、小康的日子、拍电影的日子、有电影的日子,一种极简主义、更自由更个人、更手艺人的拍片模式,日子越过越恬适静好。继去年华语电影在柏林影展丰收却也临时撤了两部片之后,今年入选的华语电影数量锐减,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入围本届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将在柏林举行全球首映;全景单元里只有《叔·叔》一枝独苗,青年论坛里只有由贾樟柯担任监制、宋方导演的《平静》。新世代单元里有两部短片:孙立军之前在新加坡电影节展映过的《秋实》和廖洁雯的《手足》。《秋实》结合水墨和皮影,用轻快又既白当黑的笔触讲一个蟋蟀的故事,《手足》则是一腔青年热血在街头。 山自山,水自水,时光轻轻催。电影和电影节就是我们的山河故人,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七十年前如是,七十年后亦如是。原标题:《2020年柏林电影节博客:七十年时间之流里的电影,和我们一起老去》作者:陈韵华,电影学者及策展人,影评人及作者,以及Podcast节目Reel Chats的主持人。
来自十四个国家的十六位电影记者相聚在柏林,报道他们对柏林电影节的观察。这些柏林电影节博客的撰稿人找寻故事,大屏幕上的故事和电影节帷幕背后的故事,2020年,柏林电影节正值70华诞。阅读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精选报道请点击goethe.de/berlinale。
吓得小李子“不敢出门”的柏林电影节,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八卦?
除了约翰尼·德普,明天开幕的柏林电影节上你还能见到谁?
关于柏林电影节,你必须知道的七件事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歌德学院柏林电影节博客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