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示集锦 | 应好好修持知母念恩

如意心宝 2021-01-12

应好好修持知母念恩


释迦牟尼佛不会欺骗众生,佛陀曾说:对于我宣说的教法,可以用正量来作观察,看看有没有错误。如果仔细观察之后无欺无误,就可以放心受持。


既然断证功德圆满的佛陀亲口说过,一切众生皆曾做过我们的父母,那就毫无疑问是客观事实。


打比方讲,有人今天帮助了我,另一个人昨天曾帮助我,还有的人在前天或大前天帮助了我。对今天帮助自己的人,当天皆会想着报答恩德,几天过后如果就不想报恩了,显然是不懂道理的做法。同样,如果对昨天、前天、大前天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不想报恩的话,也属于不懂道理。因为从恩德的角度讲,今天和前几天的恩德是一样的。如果对前几天有恩的人进行损害,这种人相当下劣。


好好观察这个例子,容易明白知母、念恩、报恩的道理。现在的父母是父母,过去世的父母也是父母,他们把最好的饮食给我们吃,最好的衣服给我们穿,曾经如此慈悲地养育我们。想一想母鸟养育小鸟的情形:用翅膀孵化、搭窝安居、叼虫喂食……,可谓无微不至。小鸟长大一点,如果吃不饱肚子,便会使劲啄伤母鸟的喉咙。今世的父母亲友与前世的没有任何差别,所以我们不能不报答一切父母众生的恩德。


现在有些没良心的人,对于今世父母的恩德也置之脑后,对父母的温饱、病痛漠不关心。自己外出时身著华丽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别人都以为他们家境富裕,父母的衣食也肯定非常优越。结果到家中一看,可能心脏病都会马上发作了。如果对亲生父母都这个样子,对其他众生可想而知。


作为大乘修行人,应当珍爱父母胜过自己,进而像珍爱父母一样珍爱所有众生。要生起这种心态,就必须先修等舍心。


如前所说,有的人对其他任何人都不考虑,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成天坐在一舒服的垫子上烤火、饮酒、喝茶,父母死了过一天就忘了,这种人最极恶劣。


还有的人父母死了心里无所谓,简单处理一下尸体后,请僧人念一点经,面子上做点过场,四十九天一过便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修持菩提心,应当从培养对今世父母的报恩和珍重心开始,进一步观想所有曾为自己父母的众生,平等地修持慈爱心,这样才是舍无量。否则便是愚舍。


羊羔被杀死后,母羊一连几天都会凄惨地叫唤,还会悲伤落泪,犹如失去独子的母亲一般。人间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也是倍加怜爱,孩子再怎么调皮任性,甚至揪自己的头发,父母也笑嘻嘻地不以为然。有时象征性地准备打一下孩子,手刚举起来就软下去了。而孩子长大后,却很少忆念父母的恩德,更难得真心回报。父母对养育子女过程中的千辛万苦,一点都不会计较,而若对外人做过一点帮助,可能会铭记终生。


这段内容好像对出家人的行为有些生气,但不是真正的生气吧,就像母亲骂孩子一样不会动真格的。看到有些出家人去施主家念经时,骑马、骑牛、吃肉这些不如法的行为,尊者显现上的确不太高兴。施主、福田对众生这样没有慈悲心,对自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利益。作为佛教徒如果肆意伤害众生,就如常言所谓“出卖佛陀的灵魂,吮吸佛教的骨髓”一样可怕!


我们光是随便想想为了众生成佛,并不是真正的发心。必须在内心里坚定地发誓,准备好付诸实践,并决心克服中途的任何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甘休,这才叫做发心。


--节选自龙多仁波切《前行开示录》




推荐阅读

开示集锦 | 皈依的方法

开示集锦 | 坚定誓言修皈依

开示集锦 | 怨亲平等修舍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