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能源经济学》:润物细无声,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的能源经济高端人才
编者按
为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我们将持续推出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聚焦建设动态、特色项目展示等模块。
自2021年10月,教务处公众号已陆续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版块展播的优秀课程以及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从本期开始,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中国人民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课程是应用经济学院郑新业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讲授的《能源经济学》。
基
本
情
况
《能源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能源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本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与应用的学科框架。课程主讲教师为郑新业教授,团队成员包括宋枫教授、魏楚教授与郭伯威讲师。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学生能够对能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有整体了解;能够掌握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福利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及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能够运用基本经济学理论与分析工具来分析我国能源市场的供给、需求、市场均衡以及福利变化;能了解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市场情况;对能源产业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政策的效果做基本评估。课程团队结合当今国内国际能源、气候变化及碳中和等热点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要论述,采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理念的方式,讲授能源经济领域相关内容。2021年,《能源经济学》课程入选“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专业核心课金课建设项目”。
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01
完善思政教学内容,
实现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统一
课程找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将基础知识、典型案例、前沿研究充分融合、有机统一。通过数据与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能源行业的成就,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调研、讲座分享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将思政教育常态化、体系化。通过研读本领域内经典与前沿的文献,结合现实情况对论文中展示问题的一般性与约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邀请政府与企业专家进行讲座,帮助学生在兼具国际视野的同时扎根于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
02
改进教学方法,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立专门的能源经济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深入到能源行业、企业中去,了解能源生产、能源市场和能源管理的实践动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吸收本科生参与“家庭能源调查”“千人百村”“核电接受度调查”“中国脱贫攻坚史”等多项全国性调研,在实践中体会国情、世情,建立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把党的使命教育与能源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能源发展大势、了解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鼓励学生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远大抱负、脚踏实地,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本领。
课程思政“N种打开方式”
01
了解中国国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注重调研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能源基地参观调研和各项课题研究,增强学生对我国能源战略、能源政策的理解,激发他们对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的思考。每学期安排2节专题讲座,邀请政府和业界专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与实际情况。
具体案例:与大唐集团北京分公司合作设立专门的能源经济实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本科生团队连续四年获得南方能源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能源青年行”公益调研活动最佳团队奖。
02
润物细无声,
课程思政贯穿始终
课程将建国七十年能源发展成就融入到专业知识讲授中,涵盖我国在能源结构、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价格方面取得的成就,契合课程讲授专业知识的逻辑线,从而加强学生对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亲切感,增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感。
具体案例:教师团队教研与参编《大家讲党史》《青椒讲党史》两本思政教育教材,在教材中设立专门章节系统阐述我国建国以来能源行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将内容融入“能源经济学”的课堂教学;编写《能源经济学》教材,安排专门章节呈现我国能源行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习近平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
文案 | 教务处本培办
编辑 |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