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朱启臻:乡村体现的所有价值都与旅游密切相关
记者: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也出版了70年了,可人们对乡村价值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深入。乡土文化和乡土知识在当今社会还有很大价值吗?
朱启臻:村落与城市社区有很多不同点。比如都是熟人,大家都是在这个村落里出生、长大的,甚至生老病死都在这里。熟人社会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性质断定为乡土社会,而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单位就是村落,从三家村到几千户的大村都有。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和农耕历史,造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乡土社会,也造就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形态的村落。
《乡土中国》里谈到了熟人社会的一系列特征,比如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很难在熟人社会里生存。再比如是“无讼”社会,人们有了纠纷一般不打官司,而是靠内部的协调机制、靠“礼制”来解决。此外,还有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敬畏自然等习惯或美德。农民一般不会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战天斗地”等想法或做法,因为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明白人类要想生存,不是与自然抗衡而是要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道理。
在此过程中,乡村中产生了很多生产智慧和生活智慧,也叫乡土知识,比如抗旱、防虫、治病的知识等。村里有人生病了,简简单单弄点草药就能治好,诸如此类的知识非常丰富。久而久之,乡村就积累起固有的文化,我们称之为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知识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即使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在特定的条件下,很多乡土知识具有等同甚至超过外来知识的价值。首先是因为人们更能够理解、应用、掌握本土的实践和技术;其次,乡土知识是在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少依赖外部支持,通常需要比外来知识少得多的资金投入便可解决问题。
但即使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并不意味着乡土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同等地位,获得了同样命运。事实上,在现代科学知识面前,乡土知识已处于边缘,就如同在现代社会和都市社会面前,乡土社会被边缘化一样。
我们现在所讲的传承、保护、发扬光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只存在于乡村,城市已经不具备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比如“孝文化”,城里人也孝敬父母,但这种文化是代际衰减的。
我曾经考察过日本的“孝文化”,日本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指望儿女对自己的养老做什么贡献,这样一来社会养老的负担就很重。有些文化、美德一旦丢失,再想恢复,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记者:乡村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密切吗?为什么?
朱启臻: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乡村体现的所有价值,都与旅游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一个旅游项目。农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就是教育,通过农业劳动和农业体验,可以让孩子身心更健康。
农业、包括手工业的生产过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北京延庆柳沟的豆腐宴,最早就是请游客参与制作豆腐,很受游客欢迎。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专业化、社会化不是农业的本质。农业讲究整体观,注重全过程,小而全是一种美丽,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产生成就感、自豪感。这与工业生产完全不同,工业生产中每个人只负责一个工序,所以导致人的异化。
此外,乡村风貌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村落和特色民居形态,对游客非常有吸引力。北京郊区曾有一个所谓的新农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非常出名,参观学习、开会考察都喜欢安排在那里。农民都住别墅,家家都有车库。
有一次我带着一位日本学者去参观,那位日本学者却说,这个地方的价值不大,既无城市的繁华,也无乡村的田园风光。我记住了这句话。现在看来,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许多地方出现的整齐划一的乡村住宅建筑,会吸引游客吗?一定不会的,因为既没有美学价值,也没有文化内涵。乡村的发展是自由的,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现在人们开始去离城市更远的地方寻找更野味的乡村,就说明了乡村的价值所在。
为了保护乡村文化,现在许多古村落建起了乡村博物馆,但对于一般村落而言,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可能是更现实的途径。在经济发展与乡村文化保护这对矛盾中,乡村旅游和传统手工业的振兴,被认为是弥合二者的有效途径。
在发展乡村旅游这一视角下,我们看到传统农业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契机和曙光。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后,游客络绎不绝,其独特的田鱼文化、民俗文化、华侨文化等,有效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经济上直接受益的当地农民,切实感受到继续保持稻田养鱼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背景,以农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为核心对象。为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中的作用,我认为特别需要重视三个问题:一是重视乡村文化开发和旅游规划决策的乡村社区参与;二是要体现当地农民的旅游经营参与,农民的劳动生活过程就是旅游经营与服务过程,只有把两种活动的目标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三是重视游客的参与,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不仅是观光者,还是乡村文化的参与者。
乡村旅游的设计,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设计,更不是单纯的建筑设计,而是集农业、文化、民俗、村落和民居建设、景观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设计,需要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农学、生态学、建筑学、旅游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参与和策划。
记者: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朱启臻:近几年出现了两个口号,“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引领农业”、“用建设城市的思路改造乡村”,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其实乡村建设比城市复杂得多,就像我们说的,乡村有生产、生活、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是一个十分丰富又充满智慧的体系。有人说过,乡村就像一件非常精美的工艺品,动任何一处都有可能动坏。很多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还没有弄明白乡村有什么文化,就把乡村文化消灭了。不要轻言改造乡村,因为很有可能把一件工艺品改造得一钱不值。
现在的乡村正在全面城镇化,未来很麻烦的是乡村也变成城市,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人再从事农业。我们不能一味宣传城市比乡村好。实际上乡村可以建设得比城市更舒适。在东北我考察过一个美丽乡村,每一户都有几百亩地,有的有上千亩,那里的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民已经是典型的现代职业农民,家家户户都住欧式小别墅,没有围墙,只有栏杆,院子里停放着拖拉机和农机具,可以养牛或马,但农村的要素完整保留着,农民过着比都市人更幸福的生活。
农业不适合大规模的雇工生产,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自己给自己干”。只要是雇人干农活儿,就增加成本、增加风险。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往往对土地掠夺性使用,重视眼前的短期效益,而不考虑土地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不是现代农业的方向。
根据乡村农业生产价值的原理,我主张把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经营的基本方式,特别是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一片土地有多大,需要养多少头猪以便施有机肥,这样精确计算并按此去做的,只有农民。美国曾经实行的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我们不要重复。
记者: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乡村的衰落和消失好像是难以避免的。
朱启臻:有些乡村衰落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比如处在生态脆弱地区的、不适合人类生存、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乡村。但有些乡村的消失不是必然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这是需要避免的。
另外非常成问题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在鼓励或变向鼓励人们离开乡村、远离农业,认为从事农业是没出息的,造成人们即使想从事农业生产都不敢。种地和农业不应该被妖魔化。其实中国乡村的自然衰败过程本来没有那么快,但各种力量加在一起形成一种合力,加速了乡村的衰败。
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乡村价值,陆续有人返乡创业,一些走出去的农民工也开始回来。人们发现,家乡生活可能更舒适。这些人的返乡,在为乡村重新注入活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江浙一带,还出现了“新乡贤”组织,一些已经从乡村走出去的官员、学者、媒体工作者、商人等,到了退休年龄或即将退休,在怀旧情怀之下愿意回到乡村,当地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他们回来,也让衰败的乡村重新有了活力。就是说,乡村的活力可以再造出来。
但总的来讲,我们现在的政策在总的方向上还是加速乡村衰败的。我们的政策需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通盘、整体的设计,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乡村有了活力,城市才有活力。
作者简介: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有关“三农”问题研究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和调查报告90余篇。主要论著有《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中国农民教育研究》、《农村社会学》、《农业社会学》、《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生存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及政府责任》、《留住美丽乡村》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并被相关政策采纳。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旅游报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阅:25元/期,全年150元
◎支付宝--账户名:陈明飞;账号:hnnyy@vip.163.com
◎银行汇款--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地址:长沙浏河村巷37号
收款人:陈明飞;邮编:410003;电话:0731-84210181
◎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投稿邮箱:zhgxcfx@163.com
★ 湖湘智库: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
★中国湘学: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湘学学者交流平台、湘学成果共享平台。
★乡村发现:zgxcfx
乡村品牌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