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黄祖辉:我国合作社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关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农民合作社 Author 黄祖辉
黄祖辉教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级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委员
首先,农业家庭经营的必然性及其局限性的克服,需要发展合作社;其次,合作社具有作为主体、制度和平台(网络)等多重属性,其中,合作社的组织制度属性尤为独特和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包容性极强,能兼容合作与竞争、私人产权与公共产权、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于一体的组织制度。
我国合作社发展至今,它的地位与作用在逐渐显现,但从它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来看,还远远不够,甚至社会上还存在不少对合作社存在必要性及其地位作用的否定和负面的认知与观点。主要原因为:一是缺乏对合作社认知的普及;二是中国合作社的曲折历史;三是合作社人才的缺乏;四是政府对合作社赋权不够但干预太多;五是农民分化致使合作组织化困难;六是产业形态多样以及现代与传统并存致使合作社制度跟进滞后。
增进中国合作社的地位与作用,可从六个关键方面着手。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合作社发展的关系。政府对合作社应多赋权少干预。要让合作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不是进一步异化和行为扭曲。二是扭转合作社法律制度滞后局面。加快建立与完善既有包容性又能规制多种类型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三是优化社区合作和专业合作的关系。深化集体经济制度改革,探索这两类合作组织的融合发展路径和制度设计方案。四是深化产业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高度重视合作社的联合发展和“三位一体”农合联的实践探索以及改革创新。五是加强数字化对合作社影响的研究。搞清互联网、信息化对合作经济与产业组织的不同影响、机理和趋势,把握合作社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应对相关挑战。六是重视对各类合作社人才的培育。将其纳入党委政府的乡村人才振兴计划,鼓励各类人才进入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年第6期
卡特简介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大CARD)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育工作。2016年以来,浙大农经相继引进龚斌磊、陈帅、鄢贞、汪笑溪、史新杰、林雯六位“百人计划”研究员和钱振澜、胡伟斌两位博士。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茅锐、梁巧和季晨分别晋升教授、副教授,龚斌磊和陈帅也先后获得浙江大学长聘制教职。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浙大农经学科的持续发展与繁荣提供坚实的保障。浙大农经学科坚决落实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破五唯”专项行动的精神,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突出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性。近年来,在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大大提升了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往期回顾
成果|茅锐教授在《转型经济学》(ECOT)发文讨论老龄化与产业转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