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陈志钢教授应邀到北大做学术报告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2022-07-15


2022年6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未来农业大讲堂暨CCAP国际知名学者讲座邀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讲席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国际院长和浙江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志钢教授在线上做了题为“中国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吗”的报告。讲座由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教授主持,约800人线上参会。



陈志钢教授首先从联合国可持续目标出发,指出食物与营养的重要性是全球的目标和共识,在国内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在我国近几十年来,营养不足问题持续改善,城乡差异不断缩小,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持续下降。但也要看到,中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是膳食因素。根据发表于《柳叶刀》的研究结果,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与不良饮食有关,不健康的膳食是中国居民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陈教授指出,中国需要一场膳食革命。



经过陈教授研究团队测算,我国居民的谷物消费量明显下降,水果、肉类、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等营养食物消费量显著增加,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相似,两者差异不断缩小,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正在经历转型。那么何为健康膳食呢?根据陈教授的讲解,目前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EAT-柳叶刀膳食、地中海膳食、少肉膳食四种主要模式。根据以上“标杆”,我国膳食结构距离健康膳食仍有一定差距,表现在肉类消费过量,而全谷物、水果、坚果和奶类等消费不足。对此,陈教授等研究团队设定了中国健康膳食模拟方案,分析健康膳食对中国营养健康的影响,发现采取健康膳食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降低与膳食有关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陈教授指出,除了直接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健康膳食还将从需求端保障粮食安全。在目前的基准方案下,猪肉、大豆和玉米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但是受到土地等资源的限制,产量增加有限,从而导致进口量显著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会进一步加剧。而在健康膳食方案下,陈教授中国将由猪肉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玉米和大豆进口量将显著下降。因此,为保证粮食安全,要更加重视膳食结构的转变。


健康膳食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何影响呢?陈教授团队研究了不同膳食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模拟结果,发现当膳食结构中肉类消费量减少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显著减少。此外,健康膳食从长远看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中国正处于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也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劳动力的营养健康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是关键。通过以上四方面的分析,陈教授总结,膳食革命可以推动中国实现居民健康、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推动中国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


陈志钢教授接着指出,消费者是膳食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改变消费者饮食行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陈教授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价格、补贴、征税等因素对消费者健康膳食选择的影响,说明经济手段确实可以改变消费者的膳食改变。对于推动膳食革命的政策选择,陈教授认为,需要构建健康膳食的有利政策环境,建立有效协同营养治理体系;在消费端,需要通过提高收入或改变价格促使消费者购买健康膳食;同时,要促进营养导向的农业技术创新,改变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模式。


在讲座的最后,陈教授谈到“农经研究人员如何为健康膳食做出贡献”,认为要加强营养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开展跨学科研究,分析与膳食选择相关的消费者行为,还要对营养干预项目开展效果评估和成本有效性分析。



讲座结束后,针对线上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的踊跃提问,陈志钢教授就发达国家膳食结构的演变和政策、对食物生产和加工端的引导、我国传统饮食习惯和结构等方面发表了深刻见解,听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黄季焜教授代表各位老师和同学对陈教授表达了深挚的感谢。


来源: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媒体聚焦丨陈志钢教授等接受《浙江日报》采访:乡村治理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党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系列访谈之三


观点|黄祖辉 傅琳琳: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探索与模式解析


卡特三农学术论坛之208期暨READ学术午餐会第十六期通告 方恺:各国的可再生能源足迹与SDG 7实现情况


通知|浙江大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海外交流项目暨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劳动教育与实践/专业实习)预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