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人鱼是如何经历“非我-我-无我”的三个阶段?|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读《海的女儿》

徐惠玲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本文字数5900+|阅读预计需要15min 


文|徐惠玲(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但TA们又觉得自己的情绪不如自己希望的那样松弛和健康。


《海的女儿》的开篇渲染了故事的场景,海底深处,幽蓝、清澈、奇异,这是一个遥远、意识达不到的地方。


图/《海的女儿》


出生(非我阶段)

       

生与死,如此重大的人生命题,是这篇童话多次出现的主题。开篇王后的去世,对应了人鱼公主的存活。无法准确判断,王后的去世与最后一个女儿的出生有没有直接的联系。


生理层面,人鱼公主存活了下来,有祖母作为替代养育者。但心理层面上,她身上似乎伴随着丧失和创伤的印记,感受不到这个女孩儿的生命活力,她对周遭事物从未有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她的一部分像死了一样,又或者像没有出生一样。


这时候的她是混沌的,未成形的。


/《海的女儿

一开始,她只因与姐姐们的不同,而呈现出自己。她不像姐姐们一样非常认同自己在海底生活环境的身份,都说“她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什么东西。”


这些描述或许表现出了她的内倾情感特质。可以想象,她是个有丰富内心世界但有些孤独的孩子。


海底色彩斑斓,不缺乏视觉的刺激,但听不到鸟的叫声,闻不到花的香气,或许隐喻了海的女儿出生后缺失了很多现实的感官体验。


/《海的女儿

海水清亮透明,又漫无边际,她犹如在海水般致密又透明的玻璃罩子中长大,似乎看到、知道,但又触不到,人鱼公主与世隔离,虽然有尊贵的地位,丰厚的物质条件,却少了一些存在的真切感。


她喜欢听老祖母讲人类的世界的故事。海底的世界在其他人看来那么丰富迷人,但奇怪的是她并不被自己所生活的场景所吸引,反而对体验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


15岁之前的漫长等待让她对于人类世界更加充满憧憬,填满了理想化的期待。


外部世界的美好是一种想象,内在的情感推动力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量,或许起初人鱼公主并没有在她原本生活的海底获得依恋、亲密感受,她缺失了与她原有生活的真切连接,或许这与母亲的早逝和父亲丧偶的抑郁有关。


图/《海的女儿》


这种情感的缺失,可能正是她在海底空虚生活的来源,是她弥散的身份认同困难的来源。她关于生活的满腔热情无处抛洒。


她的沉默寡言也让她的内心世界不为周围人所知。她看起来很好,但她的感受不好,可身边并没有人能主动感知到她的感受不好,这又反过来使得她更加没有办法打开自己内心。


她与自己、与世界似乎隔着些什么。


终于到了15岁,当她第一次探寻人类世界时,她看到了王子和热闹的船。


爱上王子,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命中注定,王子是内倾的人鱼公主对外部世界萌生兴趣时出现的人。


图/《海的女儿》


16岁生日宴的王子,光彩夺目,是人类世界万众瞩目的人。那或许是人鱼公主想要的被对待的方式。


一个情感长期被忽视的人会被所谓的焦点人物吸引,这也是生活中常有的组合。


很难说人鱼公主爱上的是王子这个人,还是对陌生的、新鲜的人类世界的美好想象,也很难清晰,人鱼公主往王子身上寄予了什么她想补偿的特质。


无论如何,王子对于她就是个特别的人。当海上风暴来临的时候,小人鱼从自身感觉有趣的心情中获得了一种不同的感受,它第一次引发了小人鱼理解他人的体验,她知道对她而言的游戏般的暴风雨对于王子可能是致命的威胁。


这一次是王子面对生死的关卡。


/《海的女儿


生与死,似乎每一次涉及只有触及到如此重大的问题,人鱼公主才有机会真正触动到她冰封般的又如海底一般的深远的内心。


她看见了他,这一次的看见,她生发出了对别人需要的感同身受,她的世界像被凿开了一道缝隙,她第一次有机会设身处地的共情他人。


这股力量推动她去搭救王子。原本童话里重复的英雄救美的桥段,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反转:公主救王子。


这个拯救的愿望,或许来源于儿时面临母亲的离世,想要去拯救母亲的生命;又或者是母亲去世以后,面对丧偶的父亲,她曾试图去拯救父亲的抑郁;更或者是,她一直没有机会实施的但从来也没有忘记过的拯救自己的孤独灵魂。


图/《海的女儿》


这一次拯救王子,她能够成功,也基于公主所处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具备和能够灵活应用适应性的能力(在水中自由穿行)。


但这些特质,在她与王子相遇之前丝毫不起眼,并不特别,因为她的族人无一例外都是个中高手。


但在这一刻,她和王子有了因生死一线而产生的连接,这是一种确定无疑的深刻连接。这一次拯救,她独特的生命价值得以呈现。


在王子落水遇险的那一刻,她被需要了,她被命运召唤了,她在生命长河中有了自己存在的一席之地,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存在印记,那一刻她不再是六个公主中的一个,而是被命运高光照亮的人。


她爱的人因为她得以生存,她在他的生命里有了场不可或缺、难以替代的参与,她拥有了主体。


图/《海的女儿》


这使她的生命也在沉睡中被唤醒和激活。这一次拯救,表面上看,是人鱼公主救了王子,深层次是她救了自己。


她或许从来没有意识到,她是很有力量的,她是可以被需要的,她可以有参与、有贡献。


她不再是那个整日浑浑噩噩、度日如年、被人安排、泯然众人没有存在感,没有意义的群体中的一员,那一刻她似乎从群体里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独特的形象,自己的秘密。


她让他活了下来,她犹如母亲,给了他生命。她也让自己活了下来,她犹如自己的母亲,重新赋予了自己生命的活力。


这种深刻和汹涌的感觉让她靠近和打通了自己的内心。她与自己的情感世界有了毋庸置疑的紧密的连接。


图/《海的女儿》


那一刻,她看见了自己,她感觉到了自己,她能够指认自己,这或许是第一次她与自己的内心相遇。


王子像一面她奢望已久、等待已久的镜子,反射了她爱的目光和澎湃的情感,而她被自己的目光和情感照亮。


当她把王子送到沙滩上的时候,她躲了起来。虽然对人类世界充满向往,但这时候的她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进入新的生活。


在他离开的时候,她在意和难过的是“他一点也不知道救他的人就是她”。


她多么渴望被人看见,被人知道,不是看见她的外表,她的身份,而是看见这些之下的她,就像那一刻她拖着王子亲吻他那样的真情实感的鲜活女子。


偏偏矛盾的是,那么渴望被看见、知道的她又是那个主动躲起来,很难让人发现、很难被人看到的人。


图/《海的女儿》


因为这股内在强烈情感的推动,她难以忍受对王子的思念,开始向周边的人讲述她的秘密。


她不再是那个守着大理石雕像对话的孤独的孩子,她向她的姐妹们部分的袒露自己,她发起了信号向别人打开了一扇心门。


王子像一颗掉进她心海里的钥匙,打破了她内在世界原有的封闭。


表面上看着,她的眼光指向了王子所在的方向,但在她所处的环境中,她也以不自觉地方式吸引了姐姐们的注意,增加了与姐姐们的深入互动。


这个时候的她,人际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爱她的人开始明显传递出对她友爱的方式,但是困于她与王子的白日梦里,这一且细微的变化她还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


和祖母的谈话让她了解到她距离人类世界的遥远不可及,但是海底的一切,再热闹、再华丽,已经无法吸引她、留住她,反而迫使她更加急迫的想要离开。


图/《海的女儿》


之前的她,不喜欢用贝壳装饰头发,不喜欢像姐姐们那样打理花园,她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愿意什么,但是对于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并不那么清晰。


王子的出现,让她萌发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她想:“我爱他胜过我的爸爸和妈妈;我时时刻刻在想念他;我把我一生的幸福放在他的手里。”


王子,此刻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着生命的意义,代表新生活,代表她想要追寻的一切。


这使她获得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改变的动力。对王子的爱和渴望,让她的生命力量慢慢凝聚和成型,让她的独特性慢慢彰显。


/《海的女儿


第一次选择:舍与得(“我”阶段)


如果说在狂风暴雨中拯救王子,是命运给与人鱼公主的机会,她只是在被动接受命运安排中激活了内心的生命力,那么她此后辗转反侧想念王子,并想要变成人类与王子相爱,就是她内在生命力的主动推动。


前一个阶段“我”尚待命运的机会,被动等待遴选和呈现。在这一个阶段,“我”已经初具规模,并带着强烈的渴望、意愿和勇气积极地、主动的参与到生命进程之中。


她想要去寻找海的巫婆。巫婆的世界,不同于她生活的世界,那里充满着死亡的气息。这是她第一次在现实层面靠近让她恐惧的死亡。


/《海的女儿

关于死亡的无意识是第一次集中在她面前呈现。她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和厌恶,惊慌的来到巫婆的住处。


曾经,她是身份尊贵的公主,她从没有到达过如此破败丑恶的地方,这一次她想要与王子在一起,因此获得机会从原本尊贵位置上离开,她进入自己的阴影世界之中。


这时她想起了那个王子和她要获得一个不灭灵魂的志愿。人鱼公主用颤抖的声音接受了和巫婆的交易。


图/《海的女儿》


以新面貌在王子身边的她,无法再发出声音,无法再歌唱。这像小人鱼的又一次出生。


第一次出生她是以公主的身份被动出生在海底,她可以说话,但她没有意愿对她的家人主动诉说自己,她的情感世界与她的家人是隔离的。


而这一次出生,是她的主动选择,她选择了出生的地点、环境、亲密的对象,她有意愿表达自己,她的情感世界渴望向王子开启,却无法被听到。


大音希声,越是深切的情感越是无法表达。她的无法言说,始终是她在亲密关系中面对的困境。


王子把她叫做他的“孤儿”。她被许可睡在他门外的一个天鹅绒的垫子上面。她跟他一同骑马,体验她曾经梦想的生活。


图/《海的女儿》


这原本是她曾经梦想的新生活的华彩乐章,但在整个童话讲述中它们被一笔带过,远不如她曾经海底生活那样细致的描述,反而显得她的新生活显得有些暗淡。


反而这时,她开始在深夜想念她的家人。当她生活在海底的时候,她拼了命想要离开;当她变成了人,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终究是海的女儿。


故事正是这样讽刺又精妙,离开家,失去家人,反而能够有心理空间承认家重要,连接到家人的情感。


失去公主的身份,以“孤儿”的身份与王子相处,反而帮助她澄清,她是谁,她从哪里来。当她与她的家人们分别后,物理距离变远了,心理距离反而拉近了。


图/《海的女儿》


她原本向外部世界追寻她以为的爱情,在过程中却出乎意料感受到对家人、故乡的眷恋。


在与王子朝夕的相处中,生活的残忍被慢慢揭露,她深爱的人,并不了解她是谁,并且误以为另一个神庙的女子才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她一面不得不接受了王子退而求其次才与她朝夕相伴,一面珍视这份亲密,同时开始怀疑这究竟是不是她所认为的那份亲密,这份亲密又能保持多久。


理想化的期待在现实中终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逐步的或突然的破碎。


/《海的女儿

王子将要结婚,他发现未来的妻子正是神庙见过的女子——他误以为的救命恩人时,王子“背弃”了人鱼公主。


但这背弃,仍然是人鱼公主心里的感受。王子的世界,真的存在对她的背弃吗?王子忠诚与热爱的不正是那个救他的女子吗?


她的情感、她的经历、因为不能言说,始终只藏在她的内心世界,从来没有机会被王子所了解。


第二次选择:生与死(“无我”阶段)


新娘和新郎沉浸在幸福之中,当幻想被现实撕碎,人鱼公主又一次回到了自身,她回望自己做过的一切,王子不知道,只有她知道。


她曾经以为那些付出和失去会交换爱情,自己会幸福的生活。可现实就在眼前,幻想犹如泡沫般粉碎。


图/《海的女儿》


如果早知道过程中付出一切但终将在结束时获得自我满足,那么选择将不再是那么艰难和冒险。


真正的选择是,是否可以不顾后果,是否愿意付出一切,是否可以不计代价,是否坚信无论如何,这是我的初衷,无论命运回报什么,都坚守自己的选择?


人鱼公主又一次面对命运的选择,又一次面临生死考验。第一次的选择的动力,支撑和推动她离开家人、与王子生活,有她对新生活的幻想,理想化的期待。


那时的她有美妙的声音和高贵的身份做赌注,她甚至没有想过自己失败的后果。


图/《海的女儿》


她有一份几乎盲目的自信,相信王子会爱上她。那是年轻的她做出第一次选择,热血而冲动,是激情推动下的冒险,是少女的一厢情愿。


第二次选择,严格意义上是她的姐姐们为她换取的。她看到了她们为自己剪掉了头发换来巫婆改变命运的匕首,她看到她们犹如她一般的苍白和痛苦。


相似的感受让她们连接,她已然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虽然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但在情感世界,她能与更多人连接了。


她的王子不懂她经历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但她的家人懂,她也终于感受到家人的疼惜。那么又该如何抉择?


她亲吻了王子,她听到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他的新嫁娘名字。她知道,他脑海中只有她存在。


/《海的女儿


人鱼公主握住刀的手在发抖,最后她把这刀子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她再一次把迷糊的视线投向王子,然后就从船上跳到海里,她觉得自己的身躯在融化成为泡沫。


这一次,她清晰地知道,她和王子只有一个能活下来。


她对于自己选择的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晰明确,她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回避选择之后承担的责任。


这一次,面对生与死,她的选择是谨慎和理智的。在对王子的爱与恨,存活与死亡中,她选择让王子活下去。


这一次不再是少女的选择,而是成熟女人的选择。


图/《海的女儿》


王子活下去,保留了她对自己初心的坚守,她曾是那个在海浪里挽救王子于危难,给王子又一次生命的女子,她再一次忠诚于自己,再一次让王子活下去。


而王子活下去,也代表着那个有爱的、美好的自己被现在的她自己所看见、在意、尊重、承认和肯定。


王子爱不爱她,这是她无法左右的事。她是否依然忠于最初的自己,爱当初的自己,是她能为自己做主的事。


最后的选择中,她升华成了一个“母亲”,她冥冥中她吻着新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她是带着对王子和新娘的祝福离去,带着对自己这一世命运的释然离去。


无怨无悔,她放过了王子,也放过了自己。


在这一刻,她或许与她早逝的母亲达成了心灵的沟通,她能够放手接受母亲的去世,同时也感应到离世时母亲的艰难与不舍,感应到了母亲为她留下来的永不消逝的爱和祝福。


图/《海的女儿》


由此,她也成为了她自己。作为命运的嘉奖,她成了天空的女儿,也将拥有不灭的灵魂。而这不灭的灵魂,正是她,不是任何其他人,为自己赠与的礼物。


人鱼公主的结局,究竟是失去了爱,还是获得了爱?


我想,她没有失去王子的爱,因为王子的爱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获得过,更无所谓失去。


她获得了家人的爱,她获得了感知他人爱她的能力,她获得了设身处地真诚理解他人的能力。


她最大的获得,是自爱。真正的爱,不是来自于任何人的给与和认可,而是对自己本心的坚守和忠诚。


真正的爱不仅仅是爱自己,还有对世界的深情。因为自己和世界,原本就是一体。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不发朋友圈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态?| 谈谈自恋

“亲爱的,你不是一个人” |  如何面对丧失与哀伤?

为什么有人会成为“万人嫌”?| 7个迹象判断你是不是“有毒”的朋友

来访者的痛苦,可能是来源于其未曾意识到的童年不良经历|创伤治疗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好好爱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