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发朋友圈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态?| 谈谈自恋

曹凯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本文字数3000+|阅读预计需要9min


文|曹凯(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自恋的起源

朋友圈在我们生活中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


是否在朋友圈发布状态和发布状态时选择的表现方式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和微博、QQ相比,朋友圈可能更具私密性。


尽管朋友圈也是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宣传阵地,但微信里的朋友大致限于熟人及生活中出现过的人。


简单地说,他们都多少知道“你是谁”,哪怕你也许是很平凡的路人甲。


图/Unsplash


因此,在朋友圈发状态和在其他平台上匿名发言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在朋友圈会唤起更强烈的“被看到”的感觉,你将以你自己的身份被别人看到。


而推动我们不断在朋友圈发状态的一个重要动力,也许就是这种“被看到”的感觉。当然,除了被看到,也包括被点赞、被评论、被回应。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对这种“被看到”的感觉作过系统的研究论述,因为“被看到”的感觉和人的自恋发展密切相关。


在科胡特创立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中,自恋是人格的核心部分(这里“自恋”这个词具中性定义,不含褒贬)。


科胡特说:
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图/《自恋刑警》


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


只有当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许的范围才是不健康的。


自恋幻想发展的3个阶段

自体心理学假设,个体心理发展是自恋从古老形态向成熟形态转化的结果。


在良性的个体心理发展中,婴儿与母亲原本处于一种原始的、想象中的融合状态。


随着时间,婴儿的意识逐渐从这种状态中觉醒。当原来的融合状态消失后,代之以原始的自恋幻想,作为挽救或补偿。


图/Unsplash


 1.自恋幻想发展的第一阶段 


幼儿自然发展的第一个自恋幻想是夸大表现的自我意象,即“我是无所不能的,我是完美的”。
比如,漫威电影里的人物X战警、蜘蛛侠、金刚狼、美国队长、钢铁侠、绿巨人等等都体现了这种无所不能的感觉。
我们常常看见,幼儿穿着披风装扮成超人飞行,青少年也喜欢通过COSPLAY体验无所不能的动漫或游戏角色。

图/《蜘蛛侠:英雄归来》


 2.自恋幻想发展的第二阶段 


幼儿发展的第二个自恋幻想是理想化的父母意象,即“你们是完美的,而我是你们的一部分”。


当孩子遭遇现实的挫折,发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就将这种夸大幻想寄予自己的父母。


如果父母无所不能,孩子就可以通过依附和崇拜强者而体验到安全与力量。我们常常听到男孩向同伴吹嘘:“我爸爸什么都会。”


 粉丝对明星的极度崇拜,也是理想化需要满足的突出表现。在宗教文化中,表现为对神灵人物的认同和崇拜。



图/Unsplash


 3.自恋幻想发展的第三阶段 


然而,孩子总有一天会失望地发现,父母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这时,他们就自然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的夸大自体意象转化为自我实现的雄心,第二阶段的理想化意象转化为完美理想的目标。


心理能量在雄心的驱使和完美理想的引领下,促发个体更具适应性的行为,塑造成熟的自体结构,包括健康的自恋、自信心、抱负心、高自尊和现实感。



图/《自恋刑警》

自恋创伤


原始自恋发展成健康的自体结构的过程,需要一种外在的辅助工具,这就是抚养者的回应。


幼儿一开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法将抚养者体验为独立于自己的另一个人,而将抚养者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体验为满足自己发展需要的一个工具。


抚养者所执行的一个重要功能叫做“镜映”,其字面意思就是像镜子那样映照,指给予个体一种理解的、赞赏的回应。


这种回应会帮助幼儿确认和塑造对自己的感觉。比如,孩子在哼唱歌曲的时候,父母在一旁随着歌曲节奏摆动身体。


英国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曾说过:“婴儿仰望他的母亲,在母亲眼中看见他自己。”


图/Unsplash


抚养者必须用适当的镜映来回应孩子夸大的表现和言行,满足自体成长的需要。对孩子来说,这就是“被看到”的感觉。


在正常的发展途径中,父母偶尔会出现镜映失误,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或者没有及时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回应。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挫折,但是不具有创伤性,被称作“恰到好处的挫折”。


恰到好处的挫折为孩子提供了学习镜映自己的机会,把抚养者的镜映功能转化为自身的心理结构,通过内化过程获得自尊感。


比较糟糕的情况是,抚养者无法给孩子提供适当的镜映。


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不在身边,或者母亲因为某些原因而自顾不暇,孩子的夸大表达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孩子的理想化意象资源又被切断。


图/Unsplash


换句话说,孩子没有“被看见”。


“不被看见”引发了一个心理发展创伤,被称做“自恋创伤”。


这种创伤并非由单一事件引起,而是日复一日的累积性创伤。


一再被阻断的沟通经历令孩子无法发展出清晰有力的自我感觉。


孩子内化过程被关闭,心理发展固着在夸大幻想阶段,成年以后仍然绝望地依附于自大愿望,却不能借由现实中获得的成功来体验愉悦和活力。


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都会渴求被外界看见和回应,而现实世界再多的赞美和鼓励也可能无法修复曾经受损的自恋部分。


图/Unsplash


芬妮的神经过敏、敏希豪生的自吹自擂、萨尔瓦多的旁若无人和凯勒的恐惧评价可能都来源于此。


除了自夸和羞怯,发育不良的自恋还有很多表现形式。


比如疑病、焦虑、抑郁、恐惧、对轻蔑态度敏感、缺乏热情、不能专注于工作、易激惹、失眠、物质成瘾等,或者瘫痪、麻木、感觉异常等种种身体状态,也包括强迫思考与强迫行为。


自恋受损者的四种个体体验


 1.低刺激体验 


因为长期缺乏刺激性回应,导致个体处于低刺激的自体体验,缺乏活力,觉得自己很乏味。


为了回避没有生命力的感觉,个体利用任何刺激制造假性兴奋。


图/Unsplash


比如学步孩子的摇头晃脑、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大胆妄为、滥用酒精毒品。


甚至跑步之类的健身活动也可能变成对身体感觉刺激的病理性追求。


 2.破碎体验 


因为缺乏整合性的回应,个体无法体会到自我的完整感和连续性,也无法流畅地实现自我功能。


个体在身体姿势、步态和说话时焦虑、担忧而笨拙。


 3.高刺激体验 


因为接受了过度或不恰当的回应,个体害怕关于自我或他人的夸大幻想带来的紧张感,结果变得羞怯或者缺乏热情追求目标的正常能力。


因为接受了过度或不恰当的回应,个体害怕关于自我或他人的夸大幻想带来的紧张感,结果变得羞怯或者缺乏热情追求目标的正常能力。


图/Unsplash


 4.负担过重体验 


因为缺乏与万能的理想化意象稳定融合的经验,个体不具备自我抚慰能力,以让自己免受情绪泛滥引起的创伤。
即使是温和的刺激也会导致痛苦的紧张感。外部世界看起来充满敌意而又危险。

如果我们感受到以上描述的体验,则需要耐心而持久的体察,并学习一些调节自我体验的方式。


如果问题严重,需要通过学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来获得专业的帮助。


图/Unsplash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成年人追求镜映不一定是病理性行为。科胡特认为,人类终其一生都需要滋养性的镜映,犹如生物无法离开氧气。


回看人们在朋友圈发状态的行为,很类似于寻求镜映的感觉,即“我能否在你的眼中看到我自己?”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心理咨询中「推介」与「转介」的伦理议题有哪些?

“你居然凶我?你离我远点……”|3个沟通技巧解读ta的话外之音

如何从来访者的攻击中“活下来”|从金庸武侠剧和周星驰《功夫》的高手过招中解读

我总是把自己骂的一无是处|8个方法停止“自我批评”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学会适度自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