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与千寻 • 异怪志

刘燕婷 印客美学 2023-04-22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6月21日千与千寻就要上映了!这几天片商释出由周深翻唱的主题曲《亲爱的旅人啊》,歌词内容写出了成长与离别的伤感,熟悉的旋律配上温柔的声线,特别有味道。

 

这部片不仅是宫崎骏问鼎奥斯卡之作,也是日本妖怪动画的经典。从平安时代的百鬼夜行传说,到今日的鬼太郎、千与千寻、阴阳师、百鬼小当家、犬夜叉、夏目友人帐,妖怪文化就像风檐之下的一管竹灯,虽历经岁月吹拂,却始终在日本的历史长夜中明灭。


 

 

穿梭人妖两界的角色扮演

 

    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爷爷设定了许多妖怪化为人身的情节,例如身为河神的赈早见琥珀主,原型便是一条龙。

 

化为龙形的赈早见琥珀主

 

    宫崎爷爷原本甚至构想:玲是白狐的化身,而汤屋中的男女员工则分别是由青蛙、蛞蝓化身而成;最后虽没有采纳,但从他们在剧中的形象来看,还是留下了些痕迹。



 

汤屋中的男职员们

 

汤屋中的女职员们

 

    其实如果由日本的传说系统来分析,妖怪大约可分为五大种:人类、动物、植物、物体或自然现象,但不论是哪种属性,偶尔都能以人形出现,原因在于:妖怪想象源于人类的情绪投射。

 

    首先,妖怪就是先民们对于超自然现象的解释,其中必然夹杂敬畏、欢喜、厌恶等情绪,例如因为河水不定时泛滥,所以人们便幻想是"八歧大蛇"这种生物在作祟;走路无法前进,便怀疑是"涂壁"在捣乱。而这些故事都需要情节,也就是要有人类与这些"现象"互动,那么最容易的便是将其生物化,也就是想成人类或动物。

 

从森林失踪案件幻想而出的天狗,由歌川国芳所绘

 

  而故事被传得越久,就越容易被加油添醋;而情节一多,妖怪的形象便越立体、丰富,久而久之自然会被想成有血有肉的人。因此江户幕府以来,许多妖怪都以人形的样貌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但为强调人妖之别,所以便要加上些非人的特色,使其虽有人形,却又不像一般人。

 

长得像蜘蛛的锅炉爷爷

 

河锅晓斋笔下章鱼大战土豆的作品

 

象征战死将士冤魂的骷髅


 

 

日本妖怪里竟有中国进口货?

 

    在千寻第一次进到汤屋时,锅炉爷爷请玲帮忙,带她到顶楼找汤婆婆签约;途中有赖一只长得像白萝卜的妖怪协助掩护,千寻才能顺利抵达。而这只妖怪就是日本东北的民间信仰之神-御白样(お白様)。

 

片中的御白样造型

 

  御白样信仰遍布茨城县、青森县、岩手县等地,属于山神崇拜的一种,其更身兼蚕神、马神、农神、妇孺守护神等角色,也被猎人视为好运的象征。但其真正的源头,其实是中国的蚕马神。

 

中国的蚕马神形象

 

蚕马神的传说在《太古蚕马记》、《搜神记》、《神女记》、《太平广记》等书都有记载,虽然在细节处稍有出入,但情节大抵相同:

 

有位小姑娘因思念远征的父亲,便向家里的马随口戏言:

 

"马儿啊,你若能将父亲带回,我便嫁你为妻!"

 

  没想到马儿听完竟奔驰而去,几日后真把父亲带回来了。但人畜有别,父亲听完女儿的誓言便把马杀了,并把马皮剥下放在庭院里晒。没想到,有日女儿独自在庭院中走动,忽来一阵怪风把整张马皮吹到她身上,连人带皮刮得无影无踪。几日后父亲在一棵桑树上发现一种怪虫,有像马的头、白长的身躯,还会吐丝把自己包起来,就像马皮包裹着女儿,父亲便知这是女儿的化身,于是将其取名为"蚕"。

 

  蚕马神的传说大约在唐朝时传入日本,随后转化为御白样信仰的雏型,流传至今。而除了御白样外,日本大约有超过60%的妖怪形象来自中国本土,例如火影忍者中的九尾狐,其实源于山海经的《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

 

九尾狐

 

 

火影忍者中的九尾狐

 

取自葛饰北斋的《三国妖狐伝》

 

  还有风神镰鼬(就是阴阳师中据传可以帮队伍拉条加速度的),其实源自中国的凶兽"穷奇"。

 

阴阳师里的镰鼬造型

 


取自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

 

但中国的穷奇本来长这样…..

 

  以及犬夜叉中的雷兽,也是源于山海经的夔,"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为夔。"


犬夜叉里的雷兽

 

竹原春泉所绘《絵本百物语》里的雷兽


 

山海经里的雷兽

 

    其实中国的山海经不仅在平安时代传入日本,也影响了周围的越南、朝鲜等汉字文化圈成员,因而成就了今日的东亚妖怪共享平台。

 

 

妖怪也能是神明?

 

    千寻刚到汤屋时,刚好撞见众神前来泡汤的场面,这是宫崎爷爷借鉴自百鬼夜行传说的手笔。日本号称八百万神,但神明与妖怪又往往是一体两面,神明偶尔会因落难成为妖怪,妖怪被供奉久了也能成为神明,两者没有明显区别,都是由人们恐惧敬畏的心情幻化而来的产物。

 

"神明"过桥泡汤的画面


 

鸟山石燕所绘的《百鬼夜行绘卷》,以人形化的付丧神为

 

  首先,片中下船的第一列神明便是春日神,其脸戴面具、身穿明朝的深红朝服。日本大约有超过1000个春日神社,里面供奉经津主命、天屋儿根命等神祉,每年都举办多次祭典,并表演雅乐乐舞,其中有首叫苏利古的曲目,由四位舞者共舞,每人都戴上特殊面具,宫崎骏便是由此取材,设计了春日神的造型。

 

春日神


跳苏利古的雅乐舞者

 

 接着过桥时,千寻与白龙还遇上了身穿叶子蓑衣、头生双角、手持庖刀的生剥鬼(おなま様)。

 

前来泡汤的生剥鬼

 

现实生活中的生剥鬼形象

 

  生剥鬼起源于秋田县的农村传说。农村生活讲求集体劳动,但秋田县一入冬便十分寒冷,想偷懒的村民于是装病躲在围炉里一旁的被窝中取暖,结果因耍懒太久,导致身体长出了低温烫伤的红斑。于是其他村民便把长了红斑的皮肤"生剥掉",作为偷懒的惩罚,久而久之这种惩罚行为便被传成了鬼怪传说,成了懒惰的克星。至今秋田县仍有生剥鬼的游行祭典。

 

传统的围炉里(日语:いろり:囲炉里)

 

  接着汤屋里的客人还有牛首、如蜘蛛般多脚的牛鬼。


牛鬼造型一

 

牛鬼造型二

 

  牛鬼原本是只是以牛的外表出现,后却与土蜘蛛相结合,成了牛首蛛身的形象。


鸟山石燕《画図百鬼夜行》里的牛鬼



佐胁嵩之《百怪図巻》里的牛鬼

 

阴阳师里的土蜘蛛造型

 

  但牛鬼看似可怕,有些神社却将其奉为祭祀对象,认为祂能以毒攻毒、守护参拜者,例如东京的牛岛神社。

 

牛岛神社里的牛鬼


  其实除此之外,日本还有许多与妖怪文化有关的祭典,例如带有原始生殖力崇拜色彩的金山神社男根祭、告慰八头大龟亡灵的山鹿灯笼祭等。而座敷童子更是许多日本长者至今琅琅上口的家庭传说。

 

金山神社男根祭


山鹿灯笼祭

 

鬼灯的冷澈里的座敷童子

 

    妖怪在日本人的心灵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多数妖怪形象都来自中国,但中国素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因此没能形成系统化的妖怪学问;而日本不只在生活中大谈妖怪与巫术,更将其升华至艺术的层次,经历千年的积累,这才有了今日我们所见的千与千寻。

 

    每只妖怪,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是人类与历史的不断对话。漫漫长夜,点滴星河,对话永不止歇。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

 商务合作 微信号   shaohe01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