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发展新格局,夯实文明城市之基!沈阳要做这些事!
五年时间能干什么?
沈阳告诉你——
以文旅规划赋能城市发展
强化文旅规划的刚性约束和联动实施
注重与土地利用、城市空间、产业发展
现代化都市圈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打造“东山西水、北美南秀”
城市文旅发展新格局
坚持核心价值引领,铸就文明城市之魂。
2018年以来,组织主题教育实践、公益惠民演出、文化讲堂论坛等各类活动近万场,开展“践行价值观,文明润盛京”、学雷锋志愿服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诚信建设万里行等系列主题活动11万场,参与人数500余万人次。
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依托116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乡风、美在我家”“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等实践教育活动5300余场。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沈阳人等典型1526名,开展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教育活动3500余场,建设“道德模范长廊”“好人长廊”230个。
坚持提升城市品质,彰显文明城市之美。
完善基础设施。仅2020年就投入52亿元,完成2111个小区封闭管理、3072个小区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和消防设施配备、735个小区破损路面恢复;完成236条背街小巷路面维修、设施维护,补齐市内9区街巷路果皮箱2159个;完成92个农贸(集贸)市场的硬件设施提升;完成通往31个乡镇的48条街路及沿线环境的集中整治。
打造优美环境。加强日常扫保垃圾清运管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整治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和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充分利用空闲地段、街角绿地,持续推进1000个“口袋公园”建设,让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建立优良秩序。集中整治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机非混行、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违法行为,有效改善了交通路口秩序;开展网格化监管、动态错时巡查,有效解决占道经营问题;采取强化运维、加强监管、宣传引导等措施,有效治理共享单车无序摆放、乱停乱放等问题。
坚持为民创建情怀,夯实文明城市之基。
打造沈阳市文明城市建设“民生品牌”。今年年初面向全市征集“理想信念培育”“文明新风倡树”“志愿服务奉献”“文化建设惠民”“城市建管升级”“窗口服务提质”“未成年人关爱”“乡村振兴发展”8类50件文明城市建设民生实事并持续跟进。
疫情防控期间,发动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协助做好疫情疾病防控、环境卫生治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疏导干预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00万人(次)开展以“清洁沈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实现疫情防控与文明创建同步推进。今年4月,全市组建成立“盛京使者”志愿服务总队和45支“盛京使者”志愿服务支队,23万名盛京使者身着“盛京红”,广泛开展慈善捐助、文明交通、邻里互助、高考助考等志愿服务。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讲堂、文明窗口创建、小手拉大手、社区邻居节、最美家庭评选等实践活动。
坚持常态长效创建,坚定文明城市之志。
沈阳建立了市领导统筹抓总、各地区各部门各负其责、市创城办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媒体和市民的监督作用,组织媒体巡查组、市民巡访团及时查找问题并对典型问题曝光,推动创建工作提升水平。
颁布实施《沈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体等各类法人和自然人的文明建设责任提出明确规定,并针对志愿服务、无偿献血、器官捐献、见义勇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专项立法,以法治的刚性力量塑造现代城市文明。
十一大专项整治行动;
五项文明提升行动;
十个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活动;
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
沈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关蓉晖作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了34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沈阳题材主旋律舞台艺术精品,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多角度再现了沈阳历史、传递了沈阳精神、展现了沈阳魅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创排的京剧《将军道》获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评剧《黄显声》获辽宁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杂技《炫彩车技》获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金奖
原创话剧《国徽》、文旅融合剧目《沈阳印记》、交响乐《盛京故事》
沈阳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出台了《沈阳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盛京大剧院、区县艺术中心等一批地标性文化设施建成并开放,正在建设的沈阳博物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也即将对外开放,新建改建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广场等一批基础性文化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达到了52.6万平方米,较“十八大”前增长了44.68%,初步形成布局均衡、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围绕市民需求,持续打造“人民幸福城•我的沈阳美”品牌文旅惠民活动,沈阳艺术节、合唱节成为市民的节日,每年常态开展“种文化”“送文化”“流动文化”等各类惠民活动万余场。
创新推出了“国有土地开发建设考古勘探前置改革”举措,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好评。
实施了沈阳故宫太庙等42项文物保护修缮项目、中心里遗址等34项考古发掘项目。
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7年编辑出版了100万字的《沈阳文物志》,创新推出的“沈阳抗战联线” 成功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传承,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运用新媒体进行体验式传播、开发设计非遗旅游路线,将非遗融入市民生活,截至目前,我市公布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21个,代表性传承人209名。
突出“传奇盛京 福运沈阳”旅游品牌的引领作用,围绕讲好沈阳故事、传播沈阳好声音,组织赴旅游客源城市宣传推介,编辑出版《传奇盛京》《福运沈阳》系列丛书和《沈阳文化旅游》专刊,利用今日头条等开展新媒体营销,推出了“盛京好贺”旅游商品千余款,打造了以“故宫”为代表的品牌文创产品1500余种,策划举办了沈阳四季游、沈阳冰雪节等活动,每年常态化推出冰雪节、美食节、啤酒节、采摘节等不同主题的活动400余场。深入推进京沈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沈阳都市圈文化旅游一体化战略。2020年沈阳获得新晋文旅热门城市、新晋夜间旅游热门城市称号,今年沈阳跻身“2021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三甲。
深化“放管服”改革,“十八大”以来,累计下发审批事项25项,缩短审批时限70%以上。加强文旅市场监管,2018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文化市场“同城一支队伍”执法改革,依托平安文化市场建设、“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旅游市场专项整治等行动,确保了我市文旅市场和谐有序。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从2020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文旅产业服务质量提质升级工程,系统地推进了7大方面、27项、136个具体任务,A级旅游景区、旅游片区和街区、星级饭店、旅行社软硬件得到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工作扎实开展。推进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持续开展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境外卫星专项整治等工作,确保了多年来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
沈阳市文旅广电局局长作新闻发布
一是以更大力度用足用好文化资源。在挖掘、展示、利用、弘扬上下功夫,不断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围绕历史文化主线,挖掘梳理沈阳悠久的人类活动史、建城史、都城史、建市史,实施沈阳历史文脉研究工程,实施“考古沈阳”项目,适时开展石佛寺城址、叶茂台北山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推出“探索未知”考古研学游等系列产品,加强文物保护,持续推进文物保护修缮利用工程。
围绕红色文化主线,统筹做好我市革命文物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公布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加快实施“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布展、北大营遗址陈列馆等红色文化项目,策划一批红色精品陈列展览,推广红色旅游主题线路和城市红色文化地图。
围绕工业文化主线,以沈阳工业博物馆为龙头, 以大东路片区、卫工街片区为代表,利用工业遗存、老旧厂房打造文化创意聚集区、文旅综合体。
二是用足用好山、水、城三类资源。充分利用浑河、蒲河、辽河“三条河”和棋盘山、七星山、马耳山“三座山”沿线,以及周边自然和文化资源,做足山水文化、冰雪文化。为浑河植入文化元素符号,促进两岸景观提升,讲好、传播好浑河和城市的故事。大力支持棋盘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促进辽河国家公园建设,举办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棋盘山冰雪节等特色活动。充分利用城市街区片区文化资源,打造“盛京皇城”中华文化地标,建设“北市记忆”文旅休闲综合体,提升中山路文商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卫工街、大东路、北陵片区文化旅游新内涵。
三是发挥文化专项规划的引领作用。推进实施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发布的《沈阳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沈阳“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沈阳市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行动方案》等9个规划和文件。着眼以文旅规划赋能城市发展,促进全市各类规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实文化要素、体现文化内涵。强化文旅规划的刚性约束和联动实施,注重与土地利用、城市空间、产业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打造“东山西水、北美南秀”城市文旅发展新格局。
四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拓展“山、水、城”文化空间,丰富文商旅、文体娱、文科创业态。推进“一区一街一片区”特色旅游街区巷建设,实施百家景区提质升级工程。打造文旅产业链,重点抓好创意设计、数字文化、传媒影视产业链,力争到2023年,续建、新建文创产业项目超过100个,市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超过80个,逐步形成国内重要的文化创意内容生产中心、文化产业融合中心、文化创意休闲体验中心。
五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进博物馆“百馆”工程,全市三年内要初步形成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博物馆约100处。促进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建设,年底前每个区、县(市)将至少建设完成1-2个城市书房,每个街道将建成1个城市书屋。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开展丰富多彩文旅活动。以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主线,创作演出杂技《忆•华年》等主题舞台艺术作品;举办“讴歌百年光辉历程,激发沈阳振兴力量”群众文化晚会,开展“红色文化巡礼”百年百场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共庆百年华诞的浓厚氛围。
六是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围绕“传奇盛京 品位沈阳”文旅主品牌和“清史春秋 民国往事”“时尚之都 开心沈阳”等文旅子品牌开展营销宣传,做亮“一宫两陵”品牌,扩大“沈阳新十景”“盛京礼物”等品牌知名度,办好东北亚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
同时,沈阳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项目、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配置,推动文化旅游改革创新。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按照《沈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意见》,构建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运营机制,推进“一团一策”分类改革,激发院团发展动力与活力。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立以公益目标为导向的现代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建设和服务,推动形成建设文化强市合力。
进一步优化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围绕“文化旅游高品质服务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百馆’之城”三条主线,高质量推进沈阳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8大文旅建设项目,实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等高标准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实施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博物馆“百馆”建设工程,实施百家景区提质升级工程,创新举办沈阳艺术节,以深化国有艺术院团改革为契机,实施“一团一场”专业艺术演出场馆建设工程。力争到2025年,新建城市书房30个以上、城市书屋实现街道全覆盖,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新建、改扩建一批专业艺术演出场馆,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覆盖率达98%以上,着力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特色、便捷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沈阳模式”。
市体育局局长张晓权发布——“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沈阳体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体育强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市政府大力实施体育民生实事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建设各类全民健身路径和场地设施(其中,市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14个、健身场馆1003个、健身公园广场99个、室外篮球场1145个、室外足球场244个、健身步道421条、各类健身器材6.5万余件),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面建立,全市共有各类单项体育协会184个、健身俱乐部1100个、健身站点2500个、体育社会指导员36283名,每年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1.2万人次。全市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增长,每年举办群众性健身活动1000余场,参与市民达到520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市民总数的52.3%。我市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并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试点地区”。
“十三五”期间,沈阳籍运动员有13人次获得世界冠军;2018年第十三届省运会沈阳代表团蝉联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运会沈阳籍运动员荣获12枚金牌、9枚银牌、15枚铜牌,其中冰雪项目夺得6金2银3铜,实现了沈阳冰雪竞技运动历史性突破。沈阳现有3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0个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13个市级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基地,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滑冰、滑雪等29个项目在职教练员254人,业余竞训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达3000余人。特别是辽篮回归沈阳主场并首次摘取2017-2018赛季CBA联赛总冠军,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勇夺2019中乙联赛总冠军成功跻身中甲,先后承办2018世界杯亚洲区中国VS伊朗预选赛、2019全国田径锦标赛暨世界田径锦标赛选拔赛,促进了体育赛事举办与城市振兴发展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沈阳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沈阳市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沈阳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促进了我市体育产业发展速度稳步提升、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5%,体育产业产出规模和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体育市场主体彰显旺盛发展活力。2020年沈阳入选国家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浑南区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实现了沈阳体育产业“国字号”零的突破。
沈阳马拉松、国际赛艇公开赛、国际徒步节、武术文化节、国际冬泳邀请赛、国际冰龙舟大赛和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等自主品牌赛事活动,向世人展现了生机勃发的城市魅力和发展品质。众多辽沈籍世界冠军、体育明星、辽篮球星积极参与体育公益和志愿服务,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共同唱响沈阳体育好声音,激发了广大市民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同时,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北亚友好城市体育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U12冰球国际邀请赛、U系列国际青少年滑雪邀请赛、中国-中东欧青少年国际象棋团体赛等国际青少年赛事,助力打造沈阳对外开放新前沿,进一步彰显了我市开放形象和发展活力。
第一,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建设运动健康的全民健身活力之城。
一是广泛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深入实施体育办实事工程,因地制宜打造多样化的健身休闲空间,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优化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让市民参与体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二是积极倡导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市民健身意识,普及健身知识,提高公众对科学健身的知晓率、参与率,提升运动健身效果,让体育成为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提升市民科学健身素养。建成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全覆盖的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类人群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体育公共服务,促进全民体育素养提升,让体育活动成为人人参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时尚。
第二,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建设东北亚知名的体育赛事之城。
一是每年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内外单项运动协会沟通联系,积极引进品牌影响力大、市场价值高、与城市文化特征和自然禀赋相匹配的高级别体育赛事,以赛“名”城扩大沈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培育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坚持开放办体育,创新优秀运动员培养和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运动员选拔制度,充分调动学校、区县(市)以及社会体育俱乐部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
三是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制定实施我市“三大球”振兴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沈阳特色、体教协同育人的“三大球”振兴发展之路。
第三,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建设引领时尚潮流的体育消费之城。
一是促进体育资源有效汇聚。围绕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推进体育人才、体育场馆、体育机构、体育会展等各类资源的吸纳集聚,着力建立健全体育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吸引高水平体育人才来沈创新创业。
二是推动体育消费优化升级。努力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育消费空间,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体育消费环境,开发更多舒适、融合、智慧的消费场景上实现创新突破,进一步激发市民体育消费潜力、拓展体育消费体验、引领体育消费前沿,加快培育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三是实施都市圈体育协同发展。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主体,推动成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体育创新发展联盟和沈阳体育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产业协同、赛事联办、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协同推进都市圈城市和地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提升沈阳都市圈体育国际竞争力。
第四,挖掘体育文化资源,建设彰显城市品质的体育文化之城。
一是讲好沈阳体育故事。围绕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沈阳五里河中国足球“福地”地域文化、辽宁男篮“永不言弃”团队文化、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项目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沈阳体育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是发挥体育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组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体育明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和慈善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强城市凝聚力。
三是扩大体育国际交流合作。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沈阳友城为主渠道的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积极推进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体育赛事互动合作,推动体育文化传播,进一步扩大沈阳体育国际影响力。
围绕实施“十四五”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和精细化管理,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今年体育民生办实事的任务是投入资金1200万元,为全市公园、广场、社区和村屯安装配置健身器材1920件。目前,已完成1152件健身器材安装,占全年任务总量的60%。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聊天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1.回复【核酸】查看最新沈阳市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名单2.回复【疫苗】查看沈阳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名单3.回复【离沈】查看最新离沈疫情防控要求4.回复【中风险】查看沈阳最新中风险地区5.回复【发热】查看沈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名单及联系电话6.回复【消费券】查看沈阳文体消费券领取攻略7.回复【美图】看看沈阳春夏秋冬有多惊艳
END
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摄影:孙壮、刘磊、吴易泽
美术设计:夏爽
编辑:刘莹
运维支持: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