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大盘点 |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吧!
年,是时间与文化的交汇点。
年俗,蕴蓄与传承着中华文化,
承载着辞旧迎新的难忘记忆。
知年俗承传统,忆年俗寻年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
浙外学子的家乡年俗活动,
感受满满烟火气的中国年。
浙江
吃爆米花寓意着新的一年暴富和锦上添花。人们拿出自家的米,油和糖,让师傅爆一锅香喷喷的米花。听得“嘭”的一声,伴随着团团白烟,爆米花落入布袋中,香甜的味道也随风四散。
出城门,是金乡卫城的一项传统习俗,包含演出、游城等多种活动的年俗活动。大家会在除夕夜"过城门",一起赏烟花,还可以领取小红包、年糕和汤圆,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节节高升,圆圆满满。
福建
在泉州春节前几天会制作红团。红团是一种圆形的蒸食,其红色象征喜庆,圆形则代表家庭的团圆和完整。红团上的“福”字或类似吉祥图案,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红团的甜味也象征着来年的生活甜蜜蜜。红团不仅是美食,也是一种吉祥的文化符号。
每逢过年,各家各户就会“蒸碗糕”。碗糕是通过将大米打成细腻的米浆并发酵后,蒸成的闽南特色糕点。因碗糕的制作过程经过发酵,意味着越“发”越好,发财、发达。蒸煮时其顶部裂开,被称为“笑口常开”,碗糕还预示欢乐和谐、幸福安康。
据说最初抗元的泉州将领以除夕夜放火为号战胜了元军,自此这个习俗也就一直流传下来。除夕夜跳过了火群,意味着洗去旧年,迎接新年的红火。而且据说火越旺跳过去来年财越多哦!
辽宁
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河北
石家庄的年俗比较丰富,有剪纸、拉花、官伞、赏宫灯、常山战鼓等民俗活动。邯郸除夕扔愁帽,承德贴春条(也叫炕条),张家口打树花,邢台初五爆竹破五不串门,衡水家家户户贴年画等等。
山西
山西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日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以图旺气冲天。
河南
每逢过年一定要在大年三十的正午前贴好对联。对联不仅贴在门框和房门上,还有其他地方,在水泵处会张贴“川流不息”,在厨房处会张贴“小心灯火”,在庭院里会张贴“满面春光”等,在交通工具上会张贴“日行千里路,人车保平安”。
广东
广州风俗行花街,粤语“花“与“发”同音,寓意来年身体健康,“身体有闭翳”;学业进步,“科科考最威”;工作有成,“今年梗上位”;万事顺遂,“开心足一世”。行过花街才是年,年味“返晒来”。
青海
在青海,大年初五俗称“破五”,之前诸多的禁忌过了初五这天就可以打破。青海民间也把这天称为“五福日”,在这天,一些人家会吃搅团或麦仁饭,商家会重新开业,寓意“五福临门”。
年俗正盛,年味正浓
春节萦绕着浓浓的烟火气
不同地域人文塑造的民俗下
是相同的企盼与希冀
各地的传统民俗
也让新年更具风味
你的家乡又有哪些
独特的过年习俗呢
欢迎大家和我们交流分享哦
推荐阅读
文案:贺雅轩、陆冰南、柯婕、安欣欣、孙维珍、吴矾琦、夏姗姗、梁丞韬、吴希颖
图片:陆冰南、柯婕、安欣欣、孙维珍、吴矾琦、夏姗姗、梁丞韬
排版:吴倩
校对:梁健宇
编辑:姚祥燕
审核:张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