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来听听党代表的心声(三)
编者按:4月23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大会期间,代表们听报告、话心声、说期盼、提干劲,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共绘浙外美好蓝图。外语名校、学科建设、浙外能力、新型国际关系……党代会报告中频频出现的热词成为学校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报告中描绘的美好蓝图更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一起倾听党代表们的心声。
党代会报告在部署今后五年重大任务时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新提升。这句话引发了应外学院教师刘懿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思考。她说:“作为老师,我们要着力培养服务国家和浙江战略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还应具备较高的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她表示,要在教学实践中凸显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通过演讲、辩论等活动,使学生思考解决国际问题的思路和怎样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寻找共识,引导学生立足新型国际关系,为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我会以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努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成为语言和文化的传播者”。
“我非常关注报告反复提到的‘人才培养’,我对艺术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深刻体会”,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晨坚信“美育”将在人才培养中展现更大作为。他认为,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和学校确立“服务新型国际关系”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应将美育理念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助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文化自信。艺术学院也将在区域国别学、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彰显价值,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艺术工作者。他表示:“作为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积极助力学校转型升级,确保教育质量能够满足时代需求。依仁游艺才能博雅通达。”
人才培养需要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团委书记陈超信心十足地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作用,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贡献青春力量。”她表示,团委将筑牢忠诚之魂,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国之大者”,把家国情怀融入追梦征程,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练就敏锐之功,在学校转型升级新征程上,帮助青年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格调气质,增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使命自觉;永葆活泼之质,倾听青年呼声、回应青年期待,用好平台、组织好活动,把浙外青年奋勇争先的干劲、奋发向上的风貌展现出来;大兴实干之风,引导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学校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挺膺担当。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有着58年党龄、已经退休10年的老教师朱仁宝依旧关心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她激动地说:“学校这五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新征程催人奋进,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学校建设‘外语名校’都离不开每个浙外人的砥砺奋进。”她表示,将做到终身修炼自我,履行关心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担当,修好为师之德;保持满腔热情的工作状态、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继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贡献,为学校培训品牌尽一份绵薄之力。“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要努力、要奋斗,一片丹心永向党”,她深情地说。
学生党代表作为党代会中最年轻的一个群体,也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感悟。东语学院2020级日语专业王晨璐兴奋地说,“作为学生和一名亲历者,我见证了浙外一步步地变化,校园设施和学习生活保障越来越好,我们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也越来越强。宣书记在报告最后对学校青年工作、青年成才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也深切感受到学校对青年的悉心培养和关心关爱。”她表示,十分欣喜地目睹了学校推动与北大合作、推动申硕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希望浙外会越来越好,“作为浙外青年学子,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努力‘走’出去,让浙外的进步被更多人看见”。
“这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五年学校师生取得的亮眼成绩,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深切感受到学校立足当下、创造未来的信心与决心,深感振奋与激动”,商学院、创业学院2020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郭远扬在参加完党代会后备受鼓舞,对青年发展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她表示,党代会报告关于“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跨越”“促进学术资本有效转化”的表述为浙外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面向未来,我们也应自觉担当学校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新使命,利用专业知识勇于在丝路电商领域实践创新,展现浙外青年奋勇争先的干劲,为学校服务新型国际关系贡献青春力量”,郭远扬坚定地说。
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的永恒主题。未来,我们将立足“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新使命,紧抓与北大合作契机,全力打造具有浙外辨识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党代会精神也必然将激励广大师生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推荐阅读
来源:宣传部
排版、校对:胡雅萍
编辑:张志华、郑周璇
终审:张佩丽